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定位、边界与模式

刘蔚 高秀文[]


摘要:应急救护培训是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组织的强项,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的普及也是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在我国社会转型以及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红十字会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中应当发挥主体性作用,为此,需要加强联动管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在构建及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需确立自身的技术边界与社会边界,根据应急救护培训的资金支持与授权以及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行动提供这两条标准,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可确立若干不同的联动管理模式。

关键词: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开放性生态系统;边界;联动管理模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不确定的环境以及缺乏稳定的生活都令人感到紧张与焦虑。伴随着全球化的风险浪潮,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危机、不可预料的生活风险对于个体安全的威胁也是公众最直接的经验感受。个人生活中的安全是每一位社会成员普遍面对、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减少意外伤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应急救护不仅是专业医疗急救机构部门的工作,更是全社会每一位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法律规定[],普及群众性的自救互救知识是我国红十字会的传统工作和法定职责。

多年来,我国红十字会的救护培训模式基本上可归纳为三种:一是政府购买服务,通过财政拨款,让红会开展救护培训;二是行业委托,如交通、公安与红会联合发文规定驾驶员取得驾照前必须经过红十字会的救护培训;三是市场化的培训,企业、个人主动自愿报名参加。政府购买服务,保障性虽说相对较高,但效率较低,仅限于富裕地区。行业委托,在部分地区执行过程中成了强制性培训,效率虽然较高,但与《行政许可法》有所抵触,常遭诟病,而且也经常出现“人在政策在,人走政策变”的现象。市场化的培训,需要自主招生,自负盈亏,保障性差,而且对红十字会开展救护培训的要求也较高。

因而,在风险嵌入与不确定的当今中国,面对当前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模式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面对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出了新问题,即如何定位当前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明确定位后,如何处理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边界问题?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中又将形成怎样的具体模式?这都是我们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定位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是指全社会与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具有直接或间接相关性的部门、单位、行业及个人,通过良好的沟通与有效的信息交流、联系互动、资源整合、协作推进的参训、受训与组训的规律性运作机制。在某种意义上亦可将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称之为应急救护培训联动机制。对于管理模式及机制,从其现实表现来看,两者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或是政策等显性的相关内容体现出来,成为社会表象的一部分;但就其内在来讲,二者都是显性表象背后隐性的运作逻辑和规则,属于抽象层次。

一个运行良好的组织离不开与外界环境的沟通与交流,也必定会受到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环境的影响。在当今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红十字会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结合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发展,适时地调整自身的战略规划。历史早已充分的证明,任何自治、封闭、与外部隔绝的组织必定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抛弃,都不可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红十字会来讲,同样如此,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与交流是红十字会维系自身能力、体现自身组织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源泉,这不仅意味着红十字会自身组织内部的运行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而且对其承担责任的具体管理也需要具备相应的开放程度。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组织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在不可预期、不确定的风险嵌入社会各领域的今天,作为社会救助团体,“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参与的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在防范各类风险、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开展应急救护工作中红十字会就必须要统筹考虑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及社会参与,充分整合各类设施和关键资源。

所以,无论是从红十字会自身性质、宗旨方面,抑或是从应急救护培训所要求的广度方面,还是从适应社会变迁、应对和预防当今社会现实风险等方面来讲,都要求红十字会这一组织团体必须是开放型组织,红十字会应急培训联动管理在整体上也需要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来进行整合构建,封闭、自治无法实现应急培训联动管理的可持续性,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是开放系统运转的必要前提[]

二、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技术边界与社会边界

作为开放性的生态系统,红十字会应急培训联动管理在当前存在联动基础、尚无联动机制的阶段,还处于形态的形成期,需要面对变动的社会环境、满足不断变化的应急培训需求。在应急培训联动管理形态形成和成熟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当前早期阶段,应尤其注意应急培训联动管理的边界问题,这不仅包括应急培训联动管理的技术边界,也包括应急培训联动管理的社会边界。开放性生态系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边界,而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一个系统是不是开放系统实际上取决于系统的边界是如何定义的[],开放性生态系统也需要花费力量来维持、收缩或是扩展自身边界。那么,应急培训联动管理的边界该如何确定?

从技术边界来讲,应急救护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核心业务之一,主要通过心肺复苏、创伤救护、防灾避险等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公众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最终的关键内核还是在于应急救护培训的相关内容。作为开放性生态系统,只有在核心内核上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满足受训者的需求才能够推动应急救护培训的普及推广,联动管理才具有可持续性。因而,应急救护培训管理的技术边界,主要在于关注应急救护培训的相关内容,而非联动管理的技术或方式。此外,也只有通过核心内核才能够区分出与其他联动管理模式的不同,体现红十字会应急培训联动管理的特色之处。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技术边界的确定,应掌握好三个原则:一是相关性,不属于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相应内容的培训无需涉及,主要应将精力集中于应急救护培训本身;二是非营利性,应急救护培训相关的收费最终还是应当用于推进应急救护培训事业;三是公益理念性,以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宗旨,把应急救护培训作为保护公众生命健康的利民工程,把培训过程作为传播红十字理念的途径。

根据上述三原则,具体说来,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技术边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应急救护培训师资与督导,只有充分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才能推动应急救护培训的长远发展,而应急救护培训督导着重于应急救护培训质量的提升,这也是应急救护培训吸引力的关键之一;二是应急救护培训的内容,根据现有应急救护培训的基础,可以主要涉及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常见意外、常见急症、突发事件五大部分,围绕相应的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年龄、行业的群体以及群体需求进行培训;三是应急救护培训的层次,主要可包括应急救护培训讲座、初级救护员培训、应急救护急救员培训、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四个层次。当然,作为开放性生态系统,应急培训联动管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还可适时地调整技术边界的范围,但始终不能脱离应急救护本质性的内容,不能脱离红十字会实际工作,不能脱离“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之本。

因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核心内核的相关内容并不是在红十字会这一正式组织的内部完全实现的,加之其本身就是开放性生态系统,所以有必要确定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社会边界,以助于明确联动管理的核心任务、集中实施相关计划以及目标的达成。但是,确定应急培训联动管理的社会边界并非易事。

从社会边界来讲,应急救护培训作为红十字会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的职责之一,在本质上属于一项社会公益性活动,因而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确定社会边界需从整体角度着眼于应急救护培训联动各有机要素的关系、互动与活动。作为开放性生态系统,不能将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边界当成一个静态的硬壳,而应将其视为一张动态的筛网,根据环境的变化过滤对该生态系统有害的要素,纳入维持该生态系统平衡的良性要素。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舍弃之间,就格外需要把握好原则,以维持该联动管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社会边界的确定,应掌握好几个原则:一是以技术边界核心内核为前提,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的相关关系、互动与活动都依赖于其核心内核,这也是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立足的根基所在;二是把握各要素的有益性,一方面是要做好纳入联动管理要素的评估,不能吸收不利于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要素,各要素需对联动管理的各环节和长远发展有益,另一方面是说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本身对于所纳入的要素是有益的,有益性是双向体现;三是自我调节性,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要根据社会环境变化和实际培训的需求,适时地拓展、收缩自己的社会边界,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这也体现了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自我维系能力。

根据上述三原则,在当前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形态的形成阶段,联动管理的社会边界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中培训提供方,主要是指有资质的应急救护培训专业机构;二是应急救护培训中所需材料及设备的企业提供方,主要是指有关的出版机构和生产厂家;三是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中的具体受训方,主要指具有组织性的个人和团体,如各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家政服务机构、养老机构等;四是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补充力量,如蓝天救援队等专业志愿者团队;五是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宣传力量,这不仅包括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指导中心和指导委员会的宣传,也包括重要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平面和立体媒体的宣传。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重点在于联动管理,实际上就是在技术边界与社会边界的基础上将这一开放性生态系统的各要素进行整合协调、互动交流的模式和过程,这其中既包含了横向整合,也包含了纵向延伸,将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以此来提升联动管理的效率。从前文对应急救护培训联动要素、技术及社会边界的具体分析,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的主体不仅包括了不同领域的行政机关和团体,也包括了相关的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应急救护培训也是实现“国家—市场—社会”三方联动的新型关系的过程,是社会治理的一项侧面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与政府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管理是具有差异性的,不能以政府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管理思维来引导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模式。首先,从在各自联动管理模式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主体本身来讲,政府作为执行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机关,联动管理内涵了政府权力的强制性;而红十字会在我国的政治生态中的定位并不是政府,它是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是法定的救援机构,因而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红十字会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联动管理中的各有机要素进行管理。其次,在联动管理的面向上,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最终的着眼点在于应急救护培训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预防性,具有面向群众的这一基础作为支撑;政府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管理,着眼点在于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危机响应,各类资源的调配与整合,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可视为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管理的一个预防环节。再次,从公信力上,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某种程度上受到红十字会事业发展的影响,依赖于红十字会本身的公信力建设,这既包括红十字会的自信力建设,也包括红十字会的他信力建设;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管理所依托的主要是政府的权威,就其应急联动管理的各有机要素来讲,大部分都是政府的各行政部门,仅囊括极少的非政府组织。因而,作为社会治理的一方面,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既要在明确自身定位上注意自身的边界和原则性问题,更要根据自身情况,在联动管理思维模式上进行转化。

在基本确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技术边界和社会边界的基础上,作为开放性生态系统,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具体可以分为哪些模式,这是需要继续讨论的。

三、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具体模式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把一个社会中的政治互动视为一个行为系统,一个政治系统通过这些互动为一个社会权威性地分配资源,它处于一个环境之中,本身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又对这种环境产生反作用。一个行政系统随时受着各式各样的环境影响,这种影响通过输入和输出两种变量与行政系统产生互动联系,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动,被看作是系统之间以输入、输出关系的形式出现的一种联系。伊斯顿把对重要的环境影响的考察集中到两种主要的输入上,那就是社会的要求和支持。[]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作为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在初期阶段形态形成的过程中,基于当前应急救护培训的大环境,必须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的主体性作用,可以说,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也具有某种政治互动的意涵,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国家—市场—社会”三方力量的共同推动。

SHAPE \* MERGEFORMAT

联动协作


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指导工作中心

应急救护培训市场力量

应急救护培训社会力量


信息交换

评估督导

责任追究

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

反馈

1.社会环境要求

2.群众性需求

3.其他外部支持

输入

输出

转化

文本框: 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


1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整体系统模型

根据前文所述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技术边界与社会边界,在戴维伊斯顿的政治行为系统上构建起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整体系统模型。正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四大组成部分,即联动管理输入、转化、输出、反馈。虚线代表了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社会边界,也即联动管理系统的界限,虚线以内代表了核心要素与各有机要素所构成的内部系统,虚线以外代表了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外部环境,即包含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的外部力量,也包含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的最终目标。这个过程并非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不断完善的循环过程。根据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效果的反馈情况,结合外部环境适时、适地的调整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社会边界,完善内部系统的联动管理模式,进而逐步实现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的目标。这样的循环往复,是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这一开放性生态系统有序联动、有效提升的螺旋式上升进步过程。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于转化过程,在社会边界内形成的内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动关系是实现整体系统模型联动性、有效性的重中之重。内部系统中各有机要素之间的职责分工、信息交换、评估督导、责任追究是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生命力之所在。这就进一步地要求我们考虑,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整体系统模型中,涉及到应急救护培训具体的“国家—市场—社会”三方力量时应该采取怎样的一种联动管理模式。

不过,作为开放性生态系统,这并不是说应急救护培训联动各有机要素联合在一起就等于联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需要在应急救护培训战略的指导下,在明确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开展进行。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这一生态群落里,重要的不是聚集,不是规模的声势与力度,不是应急救护培训联动量的表现,重要的是在于生态群落中各有机要素功能的衔接,在于生态群落中各有机要素关系的构建与发展,在于具体应急救护培训的行动中生态群落要素的配合,在于应急救护培训联动质的提升。这些内容其实涉及到了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具体模式。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实际上着重解决的就是作为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红十字会与联动网络中的各有机要素应当建立与发展什么样的关系问题。

当前西方跨部门理论或部门互动理论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具有五种:一是罗伯特伍斯努(Robert Wuthnow)提出的政府、市场和非营利部门的相互依存理论;二是吉德伦(Gidron)、克莱默(Kramer)和萨拉蒙(Salamon)等人提出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类型学理论;三是考斯通(Coston)提出的国家层面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模型;四是纳吉姆(Najam)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4C模型;五是丹尼斯杨(Dennis R. Young)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模型。[]

以上五种理论对于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模式都极具启发意义。有所不同的是,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红十字会并非政府,同时它也不等同于其他群团组织。作为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法定的救援机构,红十字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没有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红十字组织难以有所作为。而且针对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其所涉及到的是“国家—市场—社会”三方的关系,而非简单的“国家—社会”的二元预设。然而,我们认为,吉德伦(Gidron)、克莱默(Kramer)和萨拉蒙(Salamon)等人提出的组织关系的类型学理论的内核是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由此来探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具体模式。

萨拉蒙等人的组织关系类型学理论认为,所有的福利服务都有两方面的重要活动:一是服务的融资和授权(financing and authorizing of services);二是服务的实际配送(actual delivery),他们以此两要素为核心维度,确立了四种组织关系模式,即政府支配模式、第三部门支配模式、双重模式、合作模式四种组织关系模型[⑨](如表1所示)。

1 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

变量

类型

资金筹集

授权

服务实际配送

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

——

政府

第三部门支配模式

志愿组织

政府

志愿组织

双重模式

政府/志愿组织

政府

政府/志愿组织

合作模式

政府

政府

志愿组织

就应急救护培训本身来讲,其实也是在现代社会保障个人生命健康权的一种福利服务,亦可借鉴上述组织关系类型学理论的内核,对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模式进行划分。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工作的开展若无资金的支持、人力保障、应急救护技能的培训传递便会失去工作的实质性意义。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红十字会不是政府,也与其他群团组织有所不同,我们在上文已清楚表明,红十字会是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是有法保障、有法可依组织,在应急救护培训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因而,在确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模式中应格外注意红十字会自身的组织性质。

作为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模式亦可根据两项核心内容来确定自己的联动管理模式,一是应急救护培训的资金支持和授权,二是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实际提供。其中,应急救护培训的资金支持主要是指应急救护培训实际工作开展的资金提供;授权包含内部授权和外部授权两方面,指应急救护培训的相应工作是交由红十字会内部相关机构处理,还是将部分工作授权给红十字会组织之外的行业部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实际开展是指应急救护的技能培训由谁提供。根据这两项核心内容,考虑到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所涉及的“国家—市场—社会”三方力量,可大致将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划分为六类模式(如表2所示)。

2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具体模式

变量

具体模式

资金支持

授权

服务实际配送

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

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主导模式

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⑩]

红十字会

社会力量支配模式

社会筹集

红十字会

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机构

市场力量支配模式

市场筹集

红十字会

营利性专业市场机构

多重补充模式

红十字会/社会组织/市场组织

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机构/营利性市场机构

协调合作模式

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机构/营利性市场机构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政府主导模式,亦可称之为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即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中,是在政府规划及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具体由红十字会来进行内部授权,由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指导中心来向特定行业、特定人群提供免费的应急救护培训。应当说在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意识有待提升的环境下,当前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相关企业、社区居民、在校学生等群体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是可选之策。但以长远的眼光看,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应当主要由红会做出战略规划,并负责具体执行,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中,政府可对红十字会予以软硬件等资源的具体支持,而在具体的职责定位上,政府与红十字会在今后应当逐渐厘清。当然,这也不排除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同时采取其他模式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红十字会主导模式,亦可将其称为红十字会一元管理模式,即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网络的管理中,无论是针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提供方、应急救护培训设备材料的企业提供方、应急救护培训具体受训方,还是对于应急救护培训的宣传力量和补充力量而言,红十字会都占据绝对的权威领导地位,这实际上是一种依托权威的强制性垂直管理,联动管理方式单线化,管理手段简单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根本无联动可言,因为在红十字会一元化管理中,其他有机要素全部由红十字会来确定职责分工,缺乏主体性、自主性。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今后的发展看,这种红十字会主导的一元化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模式对于联动管理的整体系统是行不通的,但若仅是针对红十字会内部来讲,这种一元主导模式对于内部培训的效力、执行力具有显著的提升。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社会力量支配模式,主要是指红十字会将应急救护培训的相关工作通过外部授权,授权给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机构,这些组织机构具有应急救护培训的专业资质,由红十字会和社会力量共同提供资金支持,以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红十字会只负责应急救护培训整体的监督工作。社会力量支配模式是在红十字会监督下的一种委托式管理,在这种联动管理中,社会力量对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具有处置权和发言权,这需要具有强大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机构来承担。但是,从当前社会环境、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的需求以及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看,社会力量支配模式并不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及协调能力,以社会力量实现联动管理无法实现应急救护培训的整体性、联动性及有效性,一定程度上,非营利社会组织机构的公信力还有待提升,这也会进而影响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的普及覆盖面,不能够保障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市场力量支配模式,主要是指红十字会将应急救护培训的相关工作以外部授权的形式,让具有应急救护培训专业资质的营利性市场组织机构来负责,在资金来源上少部分资金由红十字会提供,其余由市场企业来筹集,并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手段来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红十字会负责对所委托的营利性市场组织机构进行监管。与社会力量支配模式一样,在市场力量支配模式中,营利性社会组织的社会动员及协调能力也是有所欠缺,而且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能够发挥市场力量多大的空间也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其公信力更需要逐步培养,而且是否能够长远地进行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也是值得质疑的,单一的市场支配力量面对应急救护培训无法支撑起整体性的联动管理工作。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多重补充模式,主要是指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依托红十字会、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共同提供资金支持,通过红十字会的内部授权与外部授权,让红十字会的相关机构、有资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机构和营利性市场机构,分工明确、协调一致地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一方面,多重补充模式在发挥红十字会的主体性作用的同时,通过委托或是建立合作伙伴的关系,让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机构和营利性市场机构在应急救护培训中拥有一定的处置权和发言权。这既发挥了红十字会整体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协调各政府部门、重点行业和特殊行业开展培训,也能够在红十字会所提供的应急救护培训之外,由市场机构和社会组织机构根据不同地域群体的需求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护培训。另一方面,多重补充模式也需要红十字会对于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监管,根据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的战略目标,细化应急救护培训中各有机要素的职能相互补充。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当前应急救护培训的市场化培训和委托培训开展的并不乐观,这一方面说明社会公众对于应急救护培训重要性的意识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社会转型阶段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营利性市场机构的社会公信力亟待提升,同时也说明某种程度上当前应急救护培训的市场还发展不成熟。

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协调合作模式与多重补充模式有相似之处,但在关键的资金支持上,协调合作模式的资金主要由红十字会予以支持。我们认为,在当前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形态形成过程中,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网络中的主体性核心要素与基础性要素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完全一元主导或是由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加以支配的,在应急救护培训市场有待完善、应急救护培训组织公信力还有待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救护培训意识还有待加强的大社会背景下,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网络管理中的各有机要素必定是协调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联动管理模式应是协调合作的模式,红十字会的主体性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资金的支持,这既是一种公益性的体现,也是逐步培养社会公众应急救护培训意识的努力前提,更有助于红十字会作为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加强与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的紧密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在不断提升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水平,传播红十字理念的同时,满足群众性的应急救护培训需求。

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协调合作模式中,建立协调合作的关系是红十字会和各有机要素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应急救护培训联动作为开放性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实现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良性互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实际的应急救护培训服务配送开展的过程中,通过授权、订立合同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委托和合作方式,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能够发挥各自长处,及红十字会所不能及,弥补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不足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整体系统模型中所指出的,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职责分工、信息交换、评估督导和责任追究四个方面,同时注意内外交流与反馈,根据外部环境适时、适地调整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边界,调整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具体模式。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模式最终落实在执行上才能够真正体现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的价值所在,才能够落实好组织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这一重要职责。

四、小结

对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定位、原则与具体模式的探讨,并非是讲什么样的联动管理模式对于红十字会来讲是最好的,而是说何种应急救护培训管理联动模式对于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事业是最合适的。

作为开放性生态系统,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是一个整体性的生态群落系统,涉及到输入、转化、输出、反馈四个方面。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整体系统中,特别需要注意转化过程中的各要素的联动,可以说,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协调合作模式在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模式建立初期,在应急救护培训形态形成过程中,而且应急救护培训作为面向群众性的工作本身也需要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等等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否则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难以有所作为。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说,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具体模式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当今中国社会,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一定需要观照外部大环境以及群众性的反馈,要适时地加以改进调整,同时保留一定的模糊性。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广大的群众性需求,在突出公益性、注重实效性,坚持整体联动和群众性原则的基础上,只有保持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模式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平衡,才能实现应急救护培训联动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应急救护培训事业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宗旨,把应急救护培训作为保护市民生命健康的利民工程,打造底线安全网以及更好地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直接体现。



The Orientation, Boundary and Model of the Emergency Rescue Training Linkage Management of the Red Cross

LIU Wei GAOXiu-wen


Abstract: Emergency rescue training is the Red Cross organization’s strength in all countries. Popularizing mass participation’s rescue training is the statutory duty of the Red Cross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risk society in our country, the Red Cross Society should play a principle role in the emergency rescue training linkage management. For this,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linkage management. As an open ecosystem, the emergency rescue training linkage management ought to establish its own technical boundary and social boundary in the process of contraction and resource conformity. According to the financing, authorizing and the actual delivery of the emergency rescue training, the Red Cross Society can establish different linkage management models.

Key words: emergency rescue training of the Red Cross Society; linkage management; open ecosystem; boundary; model of linkage management


责任编辑:时立荣



]作者简介:刘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北京,100872)高秀文,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社会学。(北京,100083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第13页。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1/content_18932.htm2005-08-0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198881.htm2012-07-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198881.htm2012-07-10

]W理查德斯科特、杰拉尔德F戴维斯:《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109页。

]W理查德斯科特、杰拉尔德F戴维斯:《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109页。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第37页。

]詹少青、胡介埙:《西方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理论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9)。

]Gidron B, Kramer R M and Salamon L M,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llies or adversaries [A]. In Gidron B, Kramer R, Salamon L M (eds),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emerging relationships in welfare states[C].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2, pp:1-14.

[]需要注意,此处的“授权”主要是指内部授权,即红十字会将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授权给红十字系统内的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指导中心,由指导中心全权负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