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在西北地区的困境与出路

——以甘肃七校社会工作院系为例

张霖 刘芳[①]

摘要: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东西地域的差距,这种差距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层面亦有所表现。伴随着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社会工作教育必然要开展本土化改革。目前东部高校已经有所行动,而西北地区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改革在现有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下还有较多阻力。本文总结了现阶段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改革的现状,并从教育工作者角度分析了实践教学质量较低,教学资料匮乏、教学方法单一、科研滞后、教学困境突出、社会认可度低、地缘劣势等本土化教育改革面临的重重阻力,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育  本土化 西北地区 困境 出路


社会工作本土化对于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而言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这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制度体系) ,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其中必然涉及到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从社会大众层面而言有助于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质量提高,专业地位提升等;从学生个体层面而言,有助于其专业认同的建立,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观念的转变。因此适应地区具体情况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教育改革有其研究的必要性。而以往的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研究,总体数量较少,多是以介绍东部教育的经验为主,忽视了西部的专业教育。发展进程证实东西部之间的基于地区发展方面的差异也体现在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社会开支的差异,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运作经费和服务机构的生存条件及毕业生就业待遇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二、社会政治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民主和法治意识的差异,在社会工作从业者所面对的工作处境和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具体服务的参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三、地方政府对社会所持的治理方式和手段的差异导致社会工作在东部大有作为而在西部举步维艰。这些差异性的表现又造就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造成西部社会工作自身发展的恶性循环,这都是专业教育需要认识和反思的问题。因此,本文以甘肃省社工高校的专业教育发展现状为例,探讨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发展在西北地区的困境与出路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一、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源于1999年陕西省西北大学创办的社会工作专业。而甘肃省最早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是西北师范大学,于2000年开办。但是初期甘肃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并不顺利,只有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三所院校陆续开办,面临招生数量不高,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直到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大决定“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大背景下甘肃社会工作教育事业才有所发展,当年兰州城市学院开设社会工作专业,随后2008年,西北民族大学开设社会工作本科。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成为甘肃首所全国首批33所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研究生培养单位。2011年,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层次性和紧迫性,在此背景下,甘肃的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培养院校进一步充实;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成为第二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3年,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开设社会工作本科;2015年,甘肃政法学院成为第四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总体来讲,西北5省(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的社会工作本科、硕士学位点的省平均数量相比中国大陆其他地区均为最低(平均每省4个本科点,2个硕士点,详见图1: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本科、硕士学位点区域分布平均值,以及附录1:中国大陆31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工作本科、硕士学位点数量分布情况)。


1 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本科、硕士学位点区域分布平均值


注:中国大陆各区域包含具体的省份:华东地区(7省: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上海);华南地区(3省:广东、广西、海南);华中地区(3省:湖北、湖南、河南);华北地区(5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北地区(5省: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西南地区(5省: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东北地区(3省:辽宁、吉林、黑龙江)。


就发展现状而言,西北地区共有21所高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甘肃省共有七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其中六所高校(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四所高校(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学院)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具体情况见表1(见末页)

根据调查数据发现,从学校性质来看,只有兰州大学一所“985”、“211”大学。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学校中,除西北民族大学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外,其余均为甘肃省属的院校。

从社会工作专业办学历史看,西北师范大学于2000年最先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后陆续有学校开设,最晚的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从教师方面来看,甘肃省七所社会工作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人数共计73人。其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当。从职称结构来看,助教为9位(占12%),讲师为28位(占38%),副教授为22位(占30%),教授为14位(占20%)。

从学生数量来看,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共有1187人,MSW学生为139人。其中兰州大学(1:6),西北师范大学(1:8)和甘肃民族学院(1:13)的师生比相对较低。其他四所高校师生均比较高,超过1:20,其中兰州城市学院的师生比最高,为1:36

从培养方式来看,七所学校的培养方式均采取课程、实习、论文三个过程相结合的过程,基本符合社会工作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注重实践的理念,重视实务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促使学生在价值理念和专业技能方面逐渐内化,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也关注到实践教学的比重。

从实习环节来看,七所学校在培养过程中都设有专业实习这一具体要求,但是在实际执行环节还是要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七所社会工作本科院校都有省内签约的实习机构,专业实习主要集中于惠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慧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欣雨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几家专业性相对较强的社会服务机构。[]各学校都希望专业实习尽可能的贴近社会工作专业,进入社会工作机构实习,但考虑到甘肃省内社会工作机构数量有限,接纳能力有限等客观原因,实习效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这也是社会工作发展过程的存在的现实问题。

从教学硬件条件来看,目前只有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大,兰州城市学院以及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四所学校建有社会工作实验室,主要起到承担实验教学课程、开放实验项目及教师科研和学生第二课堂实践相关实验任务等具体工作。

由此可知,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存在师资队伍专业能力不强、实务能力专业训练不充分、教学经费不充足、硬件设施更新不及时等个方面的问题。


二、西北地区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改革的困境

社会工作本土化必然会遇到会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伦理与当地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的适应方面的冲突,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具有一定普适性特点,而其针对具体情境而言的应变性相对较低。因此,当社会工作普适的价值观与西北地区的社会特点相结合时,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必然会产生碰撞,但现实情况却是在西北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这两者之间的碰撞表现的并不突出。这只能说明,西北地区的社会工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是专业教育本土化缺失的产物,是专业教育和研究水平低的具体表现,是实务能力的本地化总结不足的必然结果。

西北地区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进程相对东部地区更为缓慢,目前仍处在引进阶段,引进东部高校培养的师资,借鉴东部高校成熟的培养模式,学习东部高校教师创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方法,采用东部高校校地合作的机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东西部之间因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是不可忽视的,申请不到项目,养不活机构,留不住人才的现象确实存在,这也是西北地区社会工作本土化必经的路程。但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而言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北地区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各高校实力受地域限制明显,在以实践创新为特点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面,则表现的更为明显。师资紧缺,办学经费有限,学校重视程度不高、专业社会组织匮乏,以及本地社工专业对口岗位很少[]等原因,造成了社会工作教育缺乏专业性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质量较低,教学资料不丰富、教学方法单一、科研滞后、专业教育的社会环境支持度较低突出、地缘劣势明显等现状,迟滞了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改革。

(一)教学资料不够丰富且与当地实务联系不紧密

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资料多来源于网络,内容充实完整的教学资料较少;图书馆、资料室等官方机构提供的参考资料数量有限,例如笔者分别进入西北民族大学与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通过题名为社会工作查询馆藏纸质图书所得结果为西北民族大学检索到图书46种,西北师范大学检索到图书108种,其中外文2种。此外,因为目前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重要集中在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因此,教学资料大部分也是与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机构、社区、社会工作现状相关,与西北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关联并不紧密,导致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脱轨。特别在社会工作行政、社区社会工作等课程的案例教学时,因教学资料的限制,教师需要编写或改变现有案例,以求提高教学资料与现实的紧密性。

(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专业实习教学不够规范

尽管通过引进青年教师、改革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学方法得以更新,但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相对成熟的东部高校相比,差距还是存在的。例如,相较与东部高校而言案例教学开展较少,现有的公开的案例教学资料多为中东部地区的,即使撇开资料等客观因素,但由于开展部分案例教学课程的教师年纪较轻,社会经验和实务经验的积累都不丰富,使得案例教学处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再有,少数学校的社会工作实验课程硬件设施缺乏,或实验室利用率不充分。有针对甘肃6所社会工作本科院校学生的调查显示,71.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实验室使用频率较低,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偶尔使用68人;在204人中仅有58人认为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验室使用频率较高,所占百分比为28.4%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实验教学的模拟和讨论停留于一般课程的水平,差别只在于上课地点从教室搬到了实验室。

就实习过程而言,尽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学时总数、实践内容、实践记录等有一个比较严格的规定,但实践、实习规范性方面仍旧较差。在学生实习督导方面监督管理较松懈,教师督导学生实践和实习仍旧采取隔一段时间实地查看的方式,并没有每天联络沟通;有些通过纸质的实践、实习手册去进行督导,但由于此种方式的滞后性,导致沟通不畅,日志和周志的质量仅仅作为最后评分的依据,所以周日志就像期末的考卷一样,学生都是到实习结束时才上交。另外,由于缺乏专业的社工机构,较多的学生被安排在专业性并不高的政府单位和其它类型的NGO中实习。但这种现象随着“欣雨星”、“惠群”等一批本地的社工机构的成立有所改观。

(三)科研基础薄弱,成果相对较少,督导能力有待提高

社会工作研究是一门社会工作的专业课程,其研究成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向前发展的一大动力。但青年教师在这方面的成果相对较少。仅从发表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文章数量来看,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系统用各个大学名字(考虑到有些学校社工专业所处的院系名称有变更,本次搜索以大学为单位)加“社会工作”进行全文搜索发现(如:单位=“兰州大学”+ 全文=“社会工作”),20112015年五年内,以兰州大学为单位的作者发表社会工作相关的文章最多,为251 篇,其次为西北师范大学,而新设立专业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近五年内则仅有4篇社会工作相关的文章发表(详见表2)。一方面,由于国家、省级、市级等的相关课题申请门槛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师本身参与社会服务少的结果。有学者提出,在社会工作教育中,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有效结合,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科研的水平以及督导的素质。[]由此可见,教师科研能力差,成果少对实践教学的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督导的水平。

2 知网检索甘肃7校社工专业教师发表文章数(2011-2015

学校名称

所在院系

发表文章数量

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251

西北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原政法学院)

208

西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75

甘肃政法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57

兰州商学院

法学院

37

兰州城市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18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经济与社会发展系

4

(四)社会工作与西北民族地区的本地文化存在价值矛盾

社会工作是一个舶来的专业,无论是哪个地区的教师,都面临着专业本土化这一个艰巨的任务,无论是价值观、或者是技巧和方法。而且,由于西北地处多民族地区,伊斯兰宗教及文化对当地影响深远,根据2010111日零时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甘肃省常住人口为25,575,254人。其中,汉族人口为23,164,756人,占90.5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10,498人,占9.43%[]包括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在内的回民合计1,836,583人,所占百分比7.18%[]此外,国内民族社会工作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可供学习的经验有限。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都集中体现在社会工作所基于的基督教的价值观与西北当地穆斯林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认同矛盾,造成了社会工作在民族地区开展的认同度底,社会工作实务的有效性问题等挑战。例如,回、藏宗教信仰和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关系、回族寺坊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工作服务功能的重合,少族民族文化习俗与社会工作实务技巧的冲突等问题。这些困惑的解决与本土化教育改革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五)社会工作专业在西北地区社会大众的认可度较低,导致学生实践机会有限

据调查显示,由于社会工作在西北地区还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因此,当地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数量较少,截至20153月,甘肃省已注册成立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有14家。[]可甘肃省范围内每年有超过300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需要开展实习,对于学生来说僧多粥少,很难保证高质量的实习环节。此外,缺乏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真实条件和机会,社会工作教育很难将本地的实际服务项目作为案例引入课堂。即便有案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于教师来说也缺乏信心,原因在于老师自身专业实践的机会也不多,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少,不足以激发其本土化教育的灵感,加之社会工作专业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较为缓慢,专业价值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间的冲突缺乏有效的梳理和分析,使得社会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畏首畏尾,无法让社会大众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优势。

(六)地缘劣势阻碍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视角

社会工作教育改革的是一个先引进后改变的发展过程,但是西北地区的地缘劣势却阻碍了引进的过程。由于地缘劣势,很少有东部的高校的高水平老师来甘肃进行讲座,更不要谈国际性的学者了,2015325日,兰州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社会工作:教学研究实践》培训课程可谓甘肃地区数十年来少有的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可惜因为培训人数的限制有很多省内专业教师并未获得培训的机会。同时,学生能够走出去拓展视野的机会也很少,近年来,只有极个别的甘肃学生通过“约翰·凯瑟克爵士社会工作奖励”获得赴香港参观学习的机会,绝大数的只能在省内学习和实践。缺乏国际性视野,缺乏对东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先进理论和理念,却无法落地,无法扎根。


三、西北地区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出路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同其相互影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这是一个地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舶来与本土之间发生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适应性变化。而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改革可以将本地的真实服务项目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中,开阔视野、激发创新,培养学生的专业敏感性,促使学生通过接触真实案例,来认识和理解职业环境,消除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过度理想化和美化的期待。但是要在西北地区实现教育本土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探索,寻找出路。

(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打造“双师型”教育队伍

“双师型”社会工作师资队伍主要是指专业教师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和教学科研领域都具有一定的能力,实现实务能力和教学能力相结合的要求,这对传统意义上的高校老师的身份造成了一定的挑战。一方面,在思想上教师更倾向于脑力劳动者的定位;另一方面,在形象上教师更倾向学者或研究者的社会身份。因此实务能力的好坏并不受认可和重视。但是,在具体的专业教育过程中却要求教师教学、实务二者得兼。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是专业教师遇到的第一个挑战,也是能够促使教师成功转型的先决条件。因此,只有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双师型”能力为目标,打造一支精于教学,长于实务的师资队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社会工作教育缺乏专业性的困境。

(二)参考香港经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比较有效的是“实践为先”的香港经验。先做社会工作专业的具体服务,然后梳理和分析大量的实务案例,提出观点,最后分析总结利弊为我所用。但就目前国内的社会工作发展来说,已经是教育为先。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的实务经验都是外来的,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社会工作职业本土化,书本和现实的差距太大。因此专业教育改革进程中引入服务学习的理念,通过实务过程积累一定数量的案例用于教学,会促进老师、学生等对具体工作过程和所学知识的反思,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可度,也更有利于本土化建设。

(三)高校互帮互助,社工协同发展

随着全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深入,以及西北地区各兄弟院校会议交流机会的增加,促使各校之间协同发展,共谋出路。例如2011年底召开了西北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自)评估暨教学改革研讨会,2012年底召开了西北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使命国际研讨会,2015年初成立了甘肃社会学会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2015年底成立了甘肃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这一系列的活动和事件都促进了甘肃地区社会工作教育高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使甘肃的高校不断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的革新,而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改革成为重点。一方面,这实现了教学方法的更新。为了改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特点,高校引进了一批学历层次高、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年轻教师,积极鼓励年轻教师承担专业实践课程,这为打破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奠定了基础,同时,高校并赋予个别专业青年教师系所中心的管理任务,增加其在专业发展中的影响。另一方面,逐步形成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各个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纷纷增开实务综合性课程,并进一步规范专业实习的流程等。通过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方法和技巧等的课程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务理论,教学过程关注具体技能技巧的讲授及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等,有利于尽快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走向专业岗位。同时,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和实习提升了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择业和就业等职业规划。

(四)“走出去”学习,拓展专业视野

通过在东部地区建设一定数量的高校间的共享实习基地,促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走出去”参观、学习,开拓专业视野,了解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高校专业教育和成熟社会工作机构间的互动,借鉴东部社工机构成熟模式,激发教师开办社工机构的动力,改变学生对社工机构的认识,促进七从业意愿,进而带动西部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五)加强政府合作,开展形象宣传

社会工作教育改革除了教育者自身的努力外,还应考虑外部环境的作用,如面对专业地位和社会大众认知度较低等问题,社会工作教育界应该怎么办。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基本上呈政府主导下专业弱自主嵌入状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深,新的社会管理格局的逐步形成,社会工作将走向政府与专业合作下的深度嵌入。[11]因此,需要各高校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主动走出去宣传自己,进而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再持续开展针对具有认可和支持的外部环境行的本土化教育改革,必将更为有效的推动社会工作教育在西北地区的发展。这既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理念,也是社会工作教育者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责任编辑:吴世友)



1 甘肃社会工作专业开设院校情况汇总表(2016

学校名称

所在院系

本科始于

本科生人数

MSW始于

MSW学生人数

专任教师数

学生总数

师生比

副教授职称以下数

实习机构数

学校性质

学校隶属

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2011

63

11

63

1:6

0

学生自主联系

211/985

教育部

西北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0

100

2010

16

15

116

1:8

4

6

省部共建大学

甘肃省

西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08

241

2011

48

13

289

1:22

6

10

委属院校

国家民委

甘肃政法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2002

200

2015

12

10

212

1:21

6

30

省属本科

甘肃省

兰州财经大学

法学院

2002

250

13

250

1:20

8

3

省属本科

甘肃省

兰州城市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6

216

6

216

1:36

6

6

省属本科

甘肃省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经济与社会发展系

2013

180

13

180

1:13

7

5

省属本科

甘肃省

注:此表格所载资料中学生人数来源自访问相关学生或教师,其他资料均来源自各学校学院网页介绍,根据网络公开资料统计而得。







附录1 中国大陆31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工作本科、硕士学位点数量分布情况


本科

BSW (2013)

硕士

MSW(2014)


本科

BSW (2013)

硕士

MSW(2014)

华中地区(3



华北地区(5



湖北

15

8

天津

4

2

湖南

6

3

河北

10

1

河南

19

2

北京

19

15

总和

40

13

山西

3

2

平均值

13

4

内蒙古

7

2

华东地区(7



总和

43

22

山东

20

2

平均值

9

4

江苏

23

9

西南地区(5



浙江

9

3

四川

14

5

安徽

11

2

重庆

6

2

福建

7

3

云南

10

2

上海

11

6

贵州

10

1

江西

9

3

西藏

1

0

总和

90

28

总和

41

10

平均值

13

4

平均值

8

2

华南地区(3



西北地区(5



广东

24

5

陕西

10

4

海南

2

0

甘肃

6

4

广西

11

2

宁夏

0

0

总和

37

7

新疆

3

2

平均值

12

2

青海

2

1

东北地区(3



总和

21

11

黑龙江

13

3

平均值

4

2

吉林

10

6

【大陆31省自治区直辖市】

辽宁

8

4

总和

31

13

总和

303

104

平均值

10

4

平均值

10

3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内部统计数据(感谢社中国会工作教育协会秦晓峰主任提供数据)



[]作者简介:张霖,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服务管理,(兰州,730000刘芳,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本土化,失独家庭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中国社会导刊》,200712

[]张星施金昌:《甘肃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金田》,20164

[]安秋玲,吴世友:《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基于就业招聘信息的分析》,《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142)。

[]张星施金昌:《甘肃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金田》,20164

[]孙莹:《理念与策略—社会工作教育中的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甘肃全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xwfbh/gssxwfbh/xwfbh/gansu/Document/908447/908447.htm201159日。

[] 第六次人口普查甘肃省各市州回民人口数据》,中穆网,http://www.2musli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2925&page=120121124日。

[]兰州晨报:《甘肃省社工专业人才数量已突破3万人》,每日甘肃网,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15/03/27/015453286.shtml2015327日。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中国社会导刊》,200712

[11]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112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