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第三届):“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召开

2016年10月15日,“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第三届):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首农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吉林大学、贵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全国30余家高校、科研单位学者,以及来自国家民委民族政策理论研究室科研处、《民族研究》、《世界民族》、《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媒体及各界同仁,共计一百余人参与会议。

围绕“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这一主题,与会学者从微信民族志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微信、网络、自媒体研究的新进展;“写文化”与微信民族志;自媒体传播中的热点话题与文化研究;自媒体与民族志传播方式的新变化;微信民族志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扶贫与自媒体发展;自媒体、微信民族志与田野工作等议题切入,探讨自媒体时代下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以及人类学在此背景下的学科发展问题。

讲坛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刘谦副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所所长赵旭东教授在开坛致辞中提出,如今田野资料来源多样化,如何把材料拼成崭新的人类学图景,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刘少杰教授指出,人类学同社会学相比更注重的是文化与田野;此次会议彰显了人类学敢于接触前沿问题的胆识与魄力。庄孔韶教授则回忆了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成立之初的情景,也是与网络、通信现代化息息相关,并对现阶段网络研究从哲学到技术层面的的探讨进路提出建议。最后,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张慧老师受本次大会主办单位之一《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委托宣读致辞表示:自媒体在微信时代产生了爆发性的增长,对传统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和知识生产方式提出了挑战;这样的热点问题,也为《探索与争鸣》杂志所关注,并成为支持本次会议的初衷.

接下来的主题演讲由庄孔韶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正爱评议。演讲中,刘少杰教授围绕“网络社会主观空间的现实性与演化趋势展开”铺陈自己的观点。他直言网络空间立足于生活,具备实践的品质,是一簇簇现实的社会现象而非“虚拟”交往,并且这种实践性使网络空间形成了灵活多样的群体形式。此外,他认为针对微博、微信等展开的网络空间研究,存在一个如何同传统学术话语、传统学术观点联系、对接的问题。此类研究同传统社会学、传统人类学的各种话语、各种思想观点联系起来,既能面向现实,又是推动学科、推动传统的一个关键。

朱晓阳教授则以“线上线下的民族志:以昆明的城中村改造为例”为题,从自身在滇池附近多年的田野经历出发,对人类学方法论展开探讨。在他看来自媒体传播工具使民族志的田野调查深度有所增强,并且促成这样一种转变:从原本重视最后的结果呈现转变成现在更为重视知识生成的过程。当然,他最后提醒道,不管是线上、线下,民族志最后仍有赖于民族志学者的编织和讲述。线上田野的分析以线下的调查研究为前提,线下的调查为线上的田野提供实质性的知识。

方李莉研究员发言的题目为“人类在彼岸的世界中注视自己”。她认为当今的人类学研究面临从“向后看”到参与未来创新的转型,从对群体的研究转向对个体的关注。有关微信民族志的讨论,是一场从对人的物理空间的研究迈向虚拟空间研究的讨论。这包含从对社会组织和象征符号等文化体系的研究,迈向对人的精神结构和人格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它也是一场从对人的外部世界的关注转向内部空间的关注的讨论。在此意义上,人类学需要思考新作为、新定义,并由此产生人类学研究的新突破。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研究员首先展示了一段视频,世外桃源般自然素朴的花树凹美景令人向往。郭馆长正式通过微信朋友圈的方式,将艺术之美、自然之美进行传播,并引起人们对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关注。在他看来,“文”是代表历史、过去以及曾经的辉煌,而“化”则代表着一种物质变成另外一种物质的过程。“文”是过去时,“化”是正在进行时,“文”“化”合在一起,就是传承与创新,就是过去与现在。“微信民族志”正是以“化”的方式进行创造性活动。花树凹的实践,也是以微信为平台, 采用艺术扶贫的方式打造美丽乡村的有益实践。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姬广绪副研究员的演讲主要讨论网红及网红经济与中国现在经济生态之间的新关系。他特别关注女性网络消费中的服饰消费问题。在传统购买行为中,服饰消费有个重要特点,即购买者通常需要通过试穿等体验性经验,来为是否达成购买决定提供重要参考。而网络消费中,试穿体验环节是缺失的,人们又是怎样形成购买决定的呢?网红的影响不容忽视,而网红所呈现出来的图景,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消费的背后体现出来什么样的实践逻辑?在他看来,对于粉丝来说,消费不再是展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简单体现,而是被视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系统,一种被置于互联网图景之下的区分和会聚过程,通过内部成员分享同样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不同的外界成员廓清群体的边界。

腾讯研究院社科组高级研究员彭宏洁的发言则基于此思考:人类学针对微信民族志的研究究竟是现有的线下民族志研究,只不过通过微信、互联网工具做传播;还是直接将微信或互联网作为本体进行研究?在他谈论互联网为什么会关注人类学研究时,他说:最初我们的社科类研究都是来源于非常具体的问题,例如我们会考虑谣言怎么回事,在谣言里面传播有什么特色,包括造谣者、传谣者、受害者扮演什么角色,有没有什么方法净化网络? 现在,我们不仅关注互联网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也关注一些终极问题,比如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网络实践和人们在传统社会的实践模式有什么联?比如,网络游戏的沉迷机制与以往人们对传统文化产品的痴迷有没有类似之处等。

下午的三个分论坛议题分别为“人类学与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微信民族志与文化实践”。在更为深入的讨论、交流中,涌现出更多新的思想与议题。赵旭东教授基于对文化转型的觉悟,从群学的角度来看朋友圈、微信群体的凝聚,认为微信群上的点击互动、分享鼓励成为了一种团体性生活的基本模式,转而成为一种日常的需要,新的社会互动团结的新范式也因此形成,作为人类共同体的世界共同体的场景想象,在今天的微信时代变得更为突出和真实。此外,西南大学年轻教师付来友对微信红包的研究、硕士研究生陆烨对追星族中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较量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张倩怡将“梗”作为当代民间文学题材的解释,则代表了成长于微信时代的年轻学者的新锐研究。

讲坛闭幕式在各分会场的讨论与评议结束后进行。赵旭东教授主持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对本次会议的赠书仪式,并作总结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罗士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