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动态>> 基金会信息>>

基金会信息

刘小峰 理论自觉与学术自觉

2013-11-03 作者:

理论自觉与学术自觉

参加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2013年度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感想

长江大学法学院 刘小峰

    能够获得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的资助参加2013年度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既令我感受到荣幸,因为这是青年学者难得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同时,又让我感觉到意外,我一直觉察自己的学术论文有所局限,需“补课”。

    社会学学科自重建以来对于如何发展中国风格的社会学以及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郑老师多年来一直在社会各界大力呼吁“理论自觉”,并率先垂范开创了中国重要的本土社会学流派—社会运行学派,以此享有当代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和诸多赞誉。郑老师提出“理论自觉”,是把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具体化,主张中国社会学不仅要反对“全盘西化”,不断争取更多的“本土话语权”;而且要有自主创新实践,通过创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和丰富中国理论学派,实现中国社会学对中国社会转型的自主认识能力和现实价值的不断提高。这种学术自觉来源于对时代的敏锐把握和强烈的现实关怀,正是基于中国主体经验基础,我们可以在借鉴、批评、否定西方理论方法资源的同时不失主体性的建构创新,这既是学术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此次论坛上,我们后生学者有幸现场聆听了郑老师对“理论自觉”思想的进一步阐释,那就是词句精炼而又质感丰满的九个字:“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这既是在当代全球化场域中如何处理中西、古今以及理实三重关系的一个重要社会学反思面向,也是对我们青年学人就新时期如何学习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一个有力启示和指引。以自觉精神处理中西、古今、理实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学术场域根据中国社会学百多年发展的轨迹和中国社会学前辈艰辛探索学科本土化的启示,要辩证的反思“借鉴国外,跳出国外”,努力的尝试“开发传统,超越传统”,不断的探索“立足现实,提炼现实”;总之,正确总结“中国理念”,科学概括“中国经验”。

    正如论坛闭幕式上狄金华总结发言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社会学界有良好的风气与传统,这个风气与传统是社会学的前辈提携与推荐年轻后生,帮助后生迅速成长。狄金华作为青年学者代表表达了我们青年学人内心深处一致的心声和由衷感慨。诚然,这一方面是社会学前辈对我们后生的学术指引、精神激励;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学前辈对我们青年学人的学术期望和责任寄怀。今后,我们青年学人要努力以郑老师期许的“脚踏实地、勤奋好学、身体健康、思想端正”行为和学术准则严于律己、奋发向上。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