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京内社会学讲座沙龙

人大社会学系田野调查资料分析会第二期•法律社会学专场

2020-12-02 作者: 社会学视野

 

民间纠纷和基层警务实践是转型期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在博士生的学术成长过程中,他们时常感到:面对错综复杂的田野资料与形态各异的案例事实,从“故事”到“理论”的凝练过程难以准确把控,最终成文较为苍白,囿于调查资料本身而缺乏广度与深度。有鉴于此,社会学系召开田野资料分析会法律社会学专场,邀请老师面对面地指点学生论文写作。欢迎老师、同学前来参加。

 

报告主题:

1、郑丁华:实践中的警察——警务处理的权变理论

2、董倞乔:命名权与解释范式——对一起民间纠纷的个案分析

时间:2020122日(星期三)下午4:00-6:00

地点:人大崇德西楼412会议室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

 

主讲人郑丁华简介

郑丁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法社会学家郭星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法社会学、警务社会学。

报告简介:

《人民警察法》等相关法律为警察明确规定了执法规范,此为处警正式规范,实践中民警面对繁杂警情,往往采用多种非正式规范进行警务工作。正式规范是民警处警的守则,但非正式规范才是实践工作的核心,亦是民警于实战工作中总结的智慧。国内对于警察警务处理过程中的非正式规则的实践机理及其作用的探究尚付阙如,警务处理过程的实质是警察结合内外部因素对于警情的权变过程。

 

主讲人董倞乔简介:

董倞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陆益龙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法社会学。

报告简介:

对于拆迁补偿所引发的纠纷,既往研究多集中在拆迁方与拆迁对象之间的矛盾,甚少讨论拆迁安置主体内部的冲突。基于J村的调查,发现地方政府的拆迁安置补偿政策的变化导致被拆迁对象家族内部纠纷。经验研究表明,家族成员在面临亲密关系与经济利益的冲突时,基于多元化的规则,持有各自的话语逻辑与解释范式,并积极援引不同的价值资源为自身的利益诉求寻求支持。纠纷主体对多元解释范式的工具性选择与使用体现了转型变迁时期基层秩序的复杂性,并成为民间纠纷解决中礼治机制和法治机制的双失灵现象的缩影,亟需建立有效的纠纷治理机制。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