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宗教社会——韦伯与世纪末德国路德教神学的趋向
主讲人:张巍卓,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
主持人:谢桂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时间:2019年10月23日 周三中午11:40-13:4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412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
沙龙摘要
面对韦伯宗教社会学的思想遗产,历来的解释主要聚焦两方面:其一是他的入世禁欲主义的新教人格所反映出的现代个体命运,由此演绎出生存主义、虚无主义等现代哲学母题;其二是从他的“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的比较研究视野里,全盘地思考现代理性化的动力及其机制,战后主流的社会学理论范式,包括沟通行动理论、社会系统理论等等,都可视作这方面的代表,它们共享了一种理念:即韦伯的比较宗教学研究旨在理清西方理性化的独特进路,但更重要地,经理性祛魅的历史演进历程,新教为现代社会提供的合理性注定要被克服。
从表面上看,哲学的解读着力凸显现代人格的尊严与困境,社会学的解读强调系统的形式与规范,两者自成一体,但在“世俗化”等关乎现代性特征的判断上,它们彼此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这多少可以追溯到韦伯宗教社会学里的宗教文明与社会间的矛盾。受天主教传统的影响,涂尔干代表的法国宗教社会学,通过回溯原始宗教找到了社会的神圣性;但新教精神促使韦伯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保留宗教、文明与社会之间的张力,一方面,由宗教教义与心态而来的文明结构,需要社会诸因素解释,但另一方面,由新教激发的对文明之意义的不竭追问,同社会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关系。因此,我们尝试思考这样的问题:由韦伯奠定的德国宗教社会学里的“社会”是什么?社会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同宗教文明或伦理协调?
本讲座试图将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置于十九世纪末德国路德教神学运动的语境,考察他怎样发现“宗教社会”,怎样呈现它的图景和伦理意涵。首先,我们将从德意志帝国成立前后的路德教神学形态、路德教和政治的关系、路德教的社会观三个方面探讨德国宗教社会学的源起和基础,尤其考察恩斯特·特洛尔奇的宗教社会的建构方案,以此作为理解韦伯的宗教社会观的参照;接下来,我们将从韦伯的神义论反思,从他的世界宗教视野审视他对于基督教价值的总体判断;再之后,我们将考察由基督教的神义论而来的实践立场和生活态度问题,揭示基督教伦理背后的诸社会要素及其关系;最后,我们将立足于韦伯对“教权制支配”的论述,对比特洛尔奇关于基督教社会史的讨论,从早期教会、中世纪和新教改革以来的近代,考察韦伯笔下每个时期基督教社会的性质、社会与文明的矛盾以及社会逻辑的限度。辨明社会与文明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我们反思后来的政治神学、世俗社会等思潮的标尺,也是宗教社会学的永恒生命力所在。
主讲人简介
张巍卓,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德国费迪南·滕尼斯学会(Ferdinand-Tönnies-Gesellschaft)成员,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是社会理论、欧洲思想史、宗教社会学。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学海》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已出版译著一部。
代表论文:
1. 张巍卓,“桑巴特的奢侈研究——一个理解现代社会的视角”,《学海》,2019年第4期
2. 张巍卓,“滕尼斯与齐美尔——社会伦理与文化伦理的分流”,《社会》,2019年第2期
3. 张巍卓,“人造社会与伦理社会——滕尼斯对近代自然法学说的解读及其社会理论的奠基”,《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4期
4. 张巍卓,“教化与自由——精神科学视域中的洪堡教育思想及其人性论基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年第3期
5. 张巍卓,“习俗的本质与共同体的重生”,《学术交流》,2017年第1期
6. 张巍卓,“滕尼斯的‘新科学’——‘1880/81年手稿’及其基本问题”,《社会》,2016年第2期
7. 张巍卓,“耶拿浪漫派的理论‘重构’与‘解码’——《文学的绝对》与德国浪漫派研究传统”,《社会理论学报》,2016年春季号
8. 张巍卓,“《共同体与社会》与滕尼斯的社会学——以著述史为线索的思想考证”,《社会理论学报》,2015年秋季号
9. 张巍卓,“‘人性宗教’的起源与经过——一个塑造现代社会的过程”,《社会》,2012年第6期
译著:
1.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张巍卓 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2月
2. 斐迪南·滕尼斯,《论哲学术语》,张巍卓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