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9日,“人类学视域中的新青年力量”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人类学论坛暨新书发布仪式是中国人民大学“自信·自觉·自主—纪念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40周年暨郑杭生先生逝世10周年学术研讨会”分论坛之一。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40周年之际,本次论坛邀请人类学社会学界老中青学者20余人齐聚一堂,针对中国当代青年现象展开研讨。
11月9日下午一点半,“人类学视域中的新青年力量”论坛正式开始。首先是《再造青年:人类学社会学论集》新书发布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富晓星主持。富晓星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出版研究生专题论文集的良好反响,以及《再造青年:人类学社会学论集》的出版背景和必要性。当前,年轻人呈现出勇于展示自我,自我言说自我的倾向,厘清青年作为研究母题的不同面向和路径方法,以及通过老中青学者和出版方的共同讨论,明确青年研究在人类学和社会学坐标系中的学术位置十分重要。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景军发表了《青年研究的重要性》的主题发言。景军教授梳理了目前主流期刊青年研究的四个类型,分别是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个案经验研究、理论和学科史研究、政策研究,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以田野调查为方法的经验研究只有两成,反映出青年自我不在研究现场的遗憾。《再造青年》是一个可贵的尝试,有助于弥补当前青年研究缺少实证经验的不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首先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郑杭生教授表达了深切的缅怀,并发表了对《再造青年:人类学社会学论集》出版的祝贺。当前,青年现象呈现出四个特点,青年群体的重塑、青年群体内部的分化、青年现象的社会学和人类学书写和青年自我意识的兴起。以“喜剧之王单口季”引发的社会讨论为例,青年群体逐渐意识到自身力量和自身意识,也呈现出观众之间的分化。丰富的现象说明这个时代已经赋予青年成长和表达的机会,为社会科学阐释和呈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希望能够和社会学、人类学学界一道为青年研究提供更多支持。
《再造青年》新书发布仪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人类学系系主任富晓星共同启动新书发布仪式。
《再造青年:人类学社会学论集》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富晓星、闻翔、庄皓琰主编,庄皓琰执行副主编,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论文集集合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8篇以青年为研究主题的优秀论文,内容涵盖青年的职业认同、就业规划、情感世界、消费身份、精英符号、志愿服务、心理咨询及动物保护等多元主题,展现了青年学者从主位视角出发理解和阐释青年的尝试,为学界和公众揭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青年画像。论文集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兼职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教授阎云翔撰写前言,阎教授以“扩展青春”为核心概念,讨论了当下中国青年呈现的复杂特点。同时由社会学院讲师庄皓琰做序言,介绍了当下塑造青年的力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并从身份认同、阶层再生产与个体自主性三个方面对本书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引介。
上半场
论坛上半场主要是青年学者进行展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讲师庄皓琰与社会学院两名优秀毕业生陈疏影和许冠文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并由《民族研究》《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资深编辑进行评议,上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闻翔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讲师庄皓琰首先发表题为《本真青年:中国人类学青年研究的新路径》的主旨演讲。他提出面对当前新时代青年群体中出现的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人类学应该通过自己的研究创造新思想、提出新视角。已有的青年研究主要采用阶级、文化两种视角,但二者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国语境下的青年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政治性、集体性,拥有变革社会的力量,并以群体面貌发挥作用。“本真青年”的视角包括青年本体论、适应性和主体能动性三种内涵,对应着青年的真实体验、真实变化与真实影响。人类学应采取主位视角,发挥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的优势,进行行动民族志取向的青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研究》编辑刘海涛进行了评议,他认为概念的创新需要经验材料的积累与证明,质疑了“路径”一词的使用,并提出了青年是否需要依托于明确的地域、是否具有族群性特点、如何划分年龄标准等青年群体界定的相关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陈疏影分享了自己的《人类学、“做”田野与新精英的诞生——对留学行业的观察》研究,她从自己在田野营的经历出发,结合在其它学术夏令营中进行的参与观察,运用“跨国流动的基础设施”的理论框架,对商业、非政府组织、社会三者及其交叉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留学行业从“制造流动”到“制造精英”的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许冠文分享了自己关于嗑“CP”现象的研究,探讨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女粉丝深度情感投入和交互状态从何而来、到哪里去。他提出情动为个人提供情感能量支持,推动她们去探索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同时,情动勾连着粉丝自身的情感经历与角色的亲密互动,并且为她们自身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表达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肯定,以及持久的动力。粉丝对于亲密关系的多元解读展示了情动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创造性,不再趋同于固有的社会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青年研究》副主编徐宗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青年研究》编辑陈晨分别对两项研究进行了评议。他们从期刊的角度提出了当前青年研究中存在的误区,如田野调查的缺失、研究深度和高度不足等,肯定了以上两项研究的价值,并为青年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
下半场
论坛下半场主要是中青年学者围绕高校青年、少数民族青年及消费青年展开,来自南开大学的朱健刚教授、云南师范大学的杨洪林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的徐珊珊编辑以及山东大学的舒萍副教授进行了分享,下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刘谦主持。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朱健刚发表了题为《体制嵌入与扩散约束:对N大学服务学习教学改革的行动民族志研究》的报告,以服务学习作为个案,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为什么改革内部做得热火朝天,但是改革外部更广阔的师生群体却比较漠然?投身人类学催生了教育领域的反身思考,朱健刚区分和回顾了服务学习的发展历程,梳理服务学习和一般性志愿性服务的差异,介绍了N大学创新服务学习的体制嵌入的设计和现实张力,反思了服务学习创新动力学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了妨碍以服务学习为代表的扩大教育创新扩散范围的外部张力和内部张力,指出整体推动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云南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洪林发表了《彝区中小学教育与仪式节奏的年轻化》的报告。人类学研究某种意义上正是建立在青年研究之上的,成年礼、女性主义、萨满仪式等都把年轻人作为中心。杨洪林把仪式和青年研究建立了关联,讨论了彝区仪式在中小学教育节奏影响下的学期化现象,指出生活世界是仪式的模具,仪式是一种“圈地”的技术,学期制(星期制)有可能成为一种探讨民族地区现代性提供了线索和路径,年轻人的需求和“为年轻人而活”的心态正在改变彝区的社会结构。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的副编审、编辑徐姗姗以“村BA”“村超”为例,展现了农村青年通过创业行动加入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首先,她认为“村BA”“村超”掌握了国民运动、民俗传统、民族风情流量密码,凭借民族与世界、业余与职业、公益与市场三类反差感,造成了独特的化学反应,引发了互联网的广泛关注。之后,她通过呈现非遗市集、群众健身广场等景观,介绍了当地青年的创业盛况。最后,她以青年力量为主题,介绍了当地青年在文旅资源整合中的文化实践,认为当地农村青年立足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投身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建设中,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舒萍以日常生活中与青年关于韩餐的交谈为引子,呈现了90后济南韩餐消费的女性化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脉络。首先,由于共同的儒家思想文化根基,中国青年更易接受韩国电视剧中传递的价值观,认可了女性是食物提供者这一性别印象。其次,韩国餐厅在设计上营造了萌、小清新的装修风格。最后,在消费者上,女性通常是用餐的主体和发起者, 大学周围的韩式餐厅老板和消费者一起营造了一个浪漫化的消费空间。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围绕“青年”这一概念及其多样性和深度的内涵展开讨论,由麻国庆教授、周大鸣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群学分社社长谢蕊芬社长领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青年教师林丹、廖越、麻博洋参与发言,圆桌讨论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刘谦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麻国庆从青年的文化概念切入,指出青年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被赋予了向上的文化意义,蕴含着改革力量。例如,《新青年》的刊名便有着类似的意味;改革开放之后,在苏南地区便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青年企业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青年在认识中国、改造中国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者可以以青年丰厚的文化内涵为基础,进一步去思考该如何对青年与中国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
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大鸣认为,青年既是一个生物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从文化层面入手,青年的概念是在不断流动的,人类学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讨论青年是值得进一步发掘的问题。他进一步引用“革命者永远年轻”这一名言,强调心态在定义青年的重要性,并表示,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对青年的认识和态度也会有所不同。此外,在田野过程中,研究者也要保持对青年共性与个性问题的开放性思考。例如,当研究者本身为青年时,该如何处理青年研究中的主客观视角。
谢蕊芬社长在讨论中介绍了《再造青年》一书的出版历程,分享了书中选材的背景及与青年相关的研究议题。她指出,书籍的出版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展示,也是学科建设的体现,展现
林丹老师则从文化路径的角度探讨了青年的研究。她提到,研究青年和青春期是人类学的传统,而青年这一群体的划分并非仅仅基于年龄,更应考虑青年的状态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她还特别提到,中国与西方在青年研究上的差异,指出新青年的形成背后存在着许多政治因素,强调应从青年角度研究社会机制、文化和政治环境。
廖越老师从文化互鉴的角度分析了青年文化的内涵,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独特性。他认为,人类学不仅要关注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还应结合文明交流与跨文化对话,从中揭示中国文化的本质及其与其他社会文化的不同。
麻博洋老师则提出,从人类学的视角看待青年问题时,应思考青年是否是一种自我认同,或者仅仅是一种社会身份。他强调,在讨论青年问题时,必须放眼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探讨青年群体在不同文化和历史场景下的特质与适应性。
此次论坛圆满举行,老中青三代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国青年的生存现状以及青年研究应当采用的视角和方法进行了交流,也从更高层次的角度对于中国人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发展进行了探讨。本次论坛为青年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