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相与,共同行动,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系师生诚挚推出“乐与·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新锐讲坛”,邀人类学新锐,发人类学新声,扬青年之热风,建共同体平台。新锐讲坛第二期我们邀请到美国华盛顿大学许晶、浙江大学吴迪、中国农业大学刘晓茜三位老师分享他们的代表性研究,欢迎各位师友关注!
第五讲
民族志与中赞研究——兼谈“情境分析法”
主讲人:吴迪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浙江大学新百人一类研究员
与谈人:麻博洋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讲师
主持人:廖越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讲师
时间:11月12日18:30-20:3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512
讲座摘要
近些年来,关于中非关系的学术研究在国内外都如火如荼。大部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非双方的政治经济关系等宏观问题上,而关于中非民间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的论著相比之下却很少。基于对中国对非外交政策的发展与转变的总结,本次讲座将阐明人类学民族志在揭示和理解当下中非关系实质等问题上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几篇中赞关系民族志的分析,本次讲座还将对“情境分析法”(situational analysis)进行浅释,并指出在研究中非民间日常交往时,中国语境下的“情境分析法”可以对现有的西方研究方法论进行理论性补足。
演讲人简介
吴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新百人计划一类研究员。曾就职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东亚研究系(2016-2020)和牛津大学人类学学院(2020-2024)。博士期间研究项目为中国驻赞比亚移民群体的日常生活状态。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道德人类学,情动人类学,符号与互动,移民与全球流动,以及中赞日常交往。主要著作包括专著Affective Encounters,获首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专著系列丛书一等奖;译著《以德为体》(与邱昱合译)。编著China as Context也将于2025年5月由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