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论坛信息
1、开幕论坛:3月13日14:00-17:00
2、讲座嘉宾:
迟立安,铁笔山房创始人之一
梁琛,建筑师、艺术家
于渺,策展人、艺术史学者
3、对话嘉宾:
富晓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人类学家
金秋野,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建筑师
岳永逸,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民俗学家
4、线下参与论坛报名:扫码关注“屿庐”公众号,在对话框中回复“报名” ,填写相关信息,报名成功
5、线上观看开幕论坛直播:开幕论坛将全程在Bilibili直播,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bilibili “十点睡觉大企业” 直播间
二、论坛内容
1、迟立安
铁笔山房:田野—现场
“铁笔山房”是由一群地方史专家和爱好者组成的团队。他们行走在乡野旧巷和故纸堆里,挖掘光阴深处的安东往事,留住城市记忆。
打开“安东历史影像志”公众号,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简介:讲老安东故事绘新丹东画卷。翻阅文章,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一张张老照片一页页残卷故纸都散发着岁月的幽香。这些文字均由“铁笔山房”成员原创,他们当中,有人痴迷安东旧事数十年,笔耕不辍;有人走谝丹东地区探访老建筑,留下影像;也有人自费搜集各种安东文献和物品、器具……
迟立安作为“铁笔山房”小组的核心成员之一,为大家讲述他们的近期工作,分享在丹东的田野现场。
2、梁琛
以丹东为例:从研究式策展到艺术设计实践
丰富的历史文脉使得丹东不仅成为进入东北大地纵横交织的时空的切口,也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多文化交流与冲突的边界要塞。受到这些历史脉络的启发,梁琛开始从聚焦于个人家庭空间记忆的研究,走向了对丹东大历史时空的探索。
在本次分享中,本次展览策展人梁琛将首先分享自己对丹东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其基于不同尺度的时空坐标对特定地理区域进行考掘的过程,以及其中不断涌现的公共历史和个人情感记忆的张力。基于此,梁琛将分享《从安东到丹东》展览的策展背景和过程,以及期待通过这一展览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提出的问题与思考。
作为一名建筑师和艺术家,梁琛还将分享自己在包括丹东、内蒙古额尔古纳、新疆可可托海等地进行的边境研究(“边界计划”)和建筑、艺术创作实践。在此,他将丹东研究中的经验扩展成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介入地方文化场域进行设计和创作的思维工具,不断尝试扩展地理、媒介、学科,乃至时空的边界。
3、于渺
从后殖民魅影到人类世幽灵:“大连”出发的策展问题
近年来,一些基于重访大连近现代历史的当代艺术创作不时涌现。通过挖掘被遮蔽的日俄战争历史、民间传说和大连作为殖民城市的个体经验,艺术家提供了异质于主流历史的另类叙事空间和视角。
然而,这些创作也缠绕着复杂的欲望和暧昧不清的后殖民想像--这与近年来第三世界艺术家所热衷的去殖和解殖的议题有着很大的差异。
于渺认为,洞悉这种差异的根源是获得新的问题意识的契机。通过委任艺术家创作、组织艺术家行走和策展等实践,于渺试图将 “大连”乃至“东北”发展为一个新的问题场域。这一探索不乏曲折,既折射出西方学界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普遍错位和不适,同时也带来对于策展反身性的新的思考。
三、嘉宾简介
迟立安,丹东市档案局副研究馆员。从事地方历史档案研究,主持编撰《安东旧影》七卷,参与探摸致远舰沉舰,收集甲午战争历史文献资料;参与策划安东老街文旅项目,编写大鹿岛村史,创立《安东历史影像志》公号等。
梁琛,建筑师,艺术家。1987年生于辽宁丹东,2011年毕业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获建筑学学士。2011—2015年工作于直向建筑,任理事;作为项目建筑师完成阿那亚三联海边图书馆(“孤独图书馆”)。2017年开始独立建筑与艺术实践,成立工作室阿莱夫时空研究所,开始独立建筑与艺术实践,建筑代表作品:众方纪;曾在A4美术馆,外交公寓12号举办个展;曾在上海OCAT策划展览《空间规训》。在建筑和艺术的双重实践中,梁琛关注一个确定集合(具体概念、物体、空间等)在时间上长时段、多时段、大尺度的流变与时空积累。自2013年开始,梁琛在对家乡辽宁丹东长时段、多时段的观察研究与自我分析中层层推进,构建起他创作的起点和源泉。基于近年来在丹东、额尔古纳、新疆等地丰富的地方文化研究和建筑实践,梁琛亦发起了以艺术、建筑、人类学等跨学科研究为基础的“边界计划”。聚焦于知识生成与交换之前沿的边境地带,他试图以跨学科的视角管窥更为广阔复杂的文化、历史、语言和社会心理的边界。
于渺,艺术史研究者和策展人。致力于跨国展览史、亚洲地缘和生态问题的研究、写作和策展工作。近期策划的展览包括“三个争议的场域——漫长的九十年代及其寓言”(时代艺术中心柏林,与蔡影茜联合策展,2022)、 “百物之息”(OCAT双年展,2021)、“从海参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2020)、“写真伦理:中非影集”(2020)、“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偏峰新艺术中心,2019)等。于渺曾获得第十四届AAC艺术中国年度策展人提名奖、 2018年YISHU当代艺术批评奖、2017年泰特美术馆亚洲研究奖和2015年CCAA当代艺术批评奖。她参与写作的英文专著《Uncooperative Contemporaries: Shanghai Art Exhibitions in 2000》于2020年由伦敦艺术大学Afterall展览史中心出版。她创作的散文录像曾在德国Kunstmuseum Wolfsburg、时代艺术中心柏林、广东时代美术馆、巴黎Villa Vassilieff、香港亚洲协会、江苏省美术馆和深圳博物馆等艺术机构展出。于渺曾担任现代汽车Hyundai Blue Prize、Art021x保时捷青年艺术奖、青年艺术100的评委,曾应邀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加州艺术学院、上海纽约大学、卡尔顿大学、泰特美术馆亚太研究中心、意大利Pirelli HangarBicocca美术馆、香港亚洲协会、香港Art Basel等机构进行讲座和授课。2021年,于渺发起了“北方x人类世:从边缘出发的生态感知”研究策展项目,关注东北的现代性、技术与生态问题的缠绕。
富晓星,人类学博士,副教授,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人类学研究所。研究方向:影视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男同研究、青年志愿服务等。曾在《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人口研究》、《开放时代》、《青年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内外项目十余项。兼任“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学术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秘书长。专著《空间、文化、表演:东北A市男同性恋群体的人类学观察》于2012年6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发行。译著《性: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那些你应该知道的事》于2014年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行。人类学纪录片《生活的咖啡线》、《余生无余之沈叔》分别入围2017年第二届和2021年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并获中国民族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水果”的故事》2020年获中国民族学学会优秀影片奖。
金秋野,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建筑师,学者和建筑评论家,“金秋野建筑工作室”创始人。研究领域包括居室与生活空间设计;园林与传统设计语言的现代转译;当代建筑师及作品;复杂城市系统及其活力等。著有《花园里的花园》、《异物感》等学术著作,主持《当代中国建筑思想评论丛书》、《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读本》等系列出版物,也是《光辉城市》、《透明性》等理论专著的译者。与王欣联合主编《乌有园》系列丛书。
岳永逸,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兼任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土著“之学:辅仁札记》《朝山》《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和《忧郁的民俗学》等。曾获“腾讯·商报华文好书”2015年度社科类好书奖、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