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相与,共同行动,“乐与·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新锐讲坛”是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系师生诚挚推出的学术系列讲座,旨在邀人类学新锐,发人类学新声,扬青年之热风,建共同体平台。第二期三次讲座圆满结束,三位主讲人许晶助理教授、吴迪研究员和刘晓茜讲师分别分享了各自的代表性研究,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类学新锐的前沿主题和方向。
第四讲于2024年10月26日由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许晶老师通过线上讲座方式,分享民族志力作《好孩子》和《任性的儿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李荷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讲师庄皓琰与谈。
许老师通过儿童视角洞察人类学中人类道德观念的起源与发展问题。许老师具有人类学博士背景,博士后在心理学发展实验室研究进行婴儿研究。许老师吸收汉学与中国研究养分,关注心智的文化与认知关系,推崇方法论多元主义。她聚焦于认知人类学与心理人类学领域,关心 “人之为人” 问题,以儿童发展视角研究道德起源,此视角在多学科有新发现,但在人类学被忽视。许老师以跨学科视野研究儿童,融合了人类学、心理学及数据科学等多种方法,探讨从儿童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及总结展望。
许老师梳理了人类学历史中的儿童研究脉络,20世纪文化与人格学派重视儿童社会化,但后来人类学理论对儿童认知有所忽视,存在“行为主义”和 “白纸” 误解。近十年认知与文化研究中的儿童十分关键,但文化人类学参与很少。许老师旨在加入跨学科对话,从社会认知情境视角研究儿童,其研究揭示了儿童早期社会认知具有丰富内涵、环境塑造力及意义建构等潜能。
接下来许老师以两本民族志为例讲解儿童认知与文化的关系。《好孩子》民族志研究中,许老师以在上海私立幼儿园的田野研究为基础,结合多种方法,研究过程融入了个人育儿体验,展现了中国教育现状下儿童道德发展情况。在《任性的儿童》案例研究中,许老师从田野笔记本质、道德学习特性及阐释行为意义三方面剖析。发现打架行为高频出现,打破了传统育儿框架下儿童的被动形象,确证了儿童道德学习的主动特质。基于海量观察资料的精细编码与统计建模,许老师揭示了儿童打架普遍性及个体差异影响因素,凸显了同伴互动关键作用,有力地挑战了传统汉人家庭育儿范式。另外,许老师在研究中引入自然语言处理与大语言模型辅助分析儿童行为文本,揭示了其与人工智能学习差异,凸显了儿童智能特质及民族志阐释优势,深化了对儿童社会认知理解,拓展了智能研究新境。
许老师认为,从《好孩子》到《任性的儿童》的民族志研究,能够处理道德习得与民族志书写的问题,借儿童社会认知拓展至认识论,强调民族志应重视儿童研究及反思知识生产。因此,许老师进一步呼吁重视儿童研究以回答核心人文社科问题,推动方法论、认识论反思,倡导跨学科合作。
在交流互动环节,庄皓琰老师赞誉许晶老师研究方法前沿创新、方向独辟蹊径,聚焦儿童主体性,并针对三大关键论题深度研讨:儿童主体性对成人观念与行为潜在重塑力、家庭生育政策变迁下儿童认知发展动态、代际道德差异在儿童成长中的交互影响。许晶老师以亲身经历、新书规划及家庭案例实证回应,生动诠释儿童主体性持续影响力、家庭结构变化对儿童认知研究新方向、代际道德张力下儿童成长情境复杂性,为相关研究提供实践智慧与理论增长点。李荷老师提出疑问:道德发展是先天还是后天。许晶老师认为这是一个经典争议,多学科探索未解,但是新工具带来了新视角,人类学从跨学科切入研究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之后,北师大张玉问和人类学专业博士生杨雪婷分别对大语言模型分类逻辑对研究认知的影响方面、身体特殊儿童研究等方面提出疑问,许老师一一做了解答。
此次讲座的圆满举行,为儿童人类学的跨学科指明了方向。
2024年11月12日晚,“乐与·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新锐讲坛”第二期第五讲在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512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新百人一类研究员吴迪老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讲师廖越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讲师麻博洋评议。
讲座伊始,吴迪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位于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东部郊区的田野点,指出了自身在田野中对于日常生活、劳工交往与主体间性生成过程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吴迪老师回顾和梳理了中西方学者在中非关系问题上研究成果异同,指出中西双方在中非民间日常交流和沟通等微观层面鲜有论述,也缺少对中非研究的系统化梳理和理论提倡。吴迪老师以数篇中非劳动关系民族志研究为切入口,介绍了中国对非洲研究的四个阶段和三个特点,强调人类学民族志作为研究方法,其对微观世界技术层面的关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记录、中非人民之间日常交流的捕捉,以及基于长时段田野研究后个人政治倾向的摒除和个人个体性的彰显,这些视角都是对于宏观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方法的有力补足,也是中非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着,吴迪老师将叙述重点转移到了中非民族志分析方法上的二元对立,认为尽管学界已经开始提倡草根研究视角和不断应用田野方法来完成研究,但是就现有的中非日常劳工关系民族志而言,分析框架往往局限于政治经济学和文化意义阐释两条路径。前者彰显了历史张力,但缺少参与性观察材料,容易混淆应然性数据和实然性数据,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审视中非劳工关系,也忽视了劳工个体的喜怒哀乐和动态相互关系,走向了先验性和工具理性。而后者虽然全面性地展示了活动主体间的社会关系,但也固化了中非各民族的形象,忽视了阶级在中非接触中的塑造性作用,可能产生文化本质主义倾向。
而后,吴迪老师指出了中非民族志分析方法中的第三条路径——情境分析法。情境分析法源于马克斯·格拉克曼(Max Gluckman)及其所创建的曼彻斯特学派,该方法的产生是英国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方法论的改良,要求研究者从日常社会时间出发,通过对具体实践的详细描述以及对一系列实践的记录来总结所研究社会中影响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的因素,进而借由自下而上的分析方式,规避分析过程中的目的论倾向。吴迪老师强调,情境分析法作为动态方法论,强调事件生成发展过程,兼具时空属性,并包含历史轴线,蕴含时间的延展,同时,情境分析法也注重主体间的交流过程,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因此,情境分析法补益了政治经济结构分析法和文化诠释分析法的不足,更适应于当下的中非研究发展状况。
接下来,吴迪老师将问题延伸至中国文史哲传统对情境分析法有何种补足,使其得以超越民族狭隘性,成为完善的、普世的学科方法论。为此,吴迪老师先是厘清了西方“情境”的两层含义,即严重的冲突性实践和特定事件与事件具体交往主体,这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对社会限制力的理解。吴迪老师进而指出,汉语语境中的“情境”,除了上述两层含义,还包括了情的部分——主体间的情感及孕育在情中的事和意域,这影响限制着主体间的交往过程和社会关系的形成。中国人类学家对于情境的记录也应当拓展至对该情境中的事与氛围等进行描述和分析,这才是对情、对事件的全面展示。吴迪老师引用了自己在田野中的遇到的小插曲,呈现了社会关系上的冲突,及其主体间的误解摩擦,展示了情境分析法在民族志分析中的应用。
在最后,吴迪老师强调,以中非民间交往为研究重点的民族志目前仍处在形成阶段,我们仍需探索一条理论路径,仍需探索系统化的研究,情境分析法也只是多种研究分析方法中的一种,学者们应该深思在何种程度上中国声音可以在中非研究中变得更具建设性。
在与谈与互动交流环节,麻博洋老师感谢了吴迪老师所做的精彩分享,并围绕分享内容进行了思考与评议。麻博洋老师指出,吴迪老师的分享不管是从理论层面还是方法论层面,对于问题背后概念的分析和梳理,值得在场的各位学生学习。同时就情境分析法如何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冲突、民族志书写过程中行动的体现以及边界在中非民间日常交往中的体现等内容进行了分享。参会者就学科研究差异、概念辨析、具体民族志内容等方面的问题同吴迪老师进入了深入的交流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第六讲于2024年11月29日19:00在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512会议室顺利举办。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刘晓茜作了以“眼见是否为实?——以科层制研究为例的一些探讨”为题的报告。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富晓星主持,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常姝与谈。
本次讲座主要探讨了科层制在现代社会的形态、嬗变和研究维度,并以科层制为棱镜思考人类学的田野方法转向。首先,刘晓茜老师指出,科层制在现代社会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网络等各个层面,并存有各种表达方式,其内涵也随时间和文化背景而变化。20世纪中期以降,人类学田野不断扩大,人类学从村落研究转向对其他群体(如城市、科层)的研究。接下来,刘晓茜老师围绕着“传统田野-科层田野”“基础范畴-非基础范畴”两对概念进行了解读,并认为“可见性”逐渐成为焦点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信息的透明性,但也有学者认为不可见性同样重要。从学科视角上,刘晓茜老师强调,相比于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组织社会学等学科,人类学更加关注科层制下文化和理性关系,以及理性和非理性的结合之处。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刘晓茜老师细致地回顾并梳理了英国人类学的知识流派和学术谱系,并结合自己在LSE的学术经历生动展现了不同时期的英国人类学对科层制的关照和演变过程。基于上述知识谱系,刘晓茜老师具体阐释了玛丽·道格拉斯、迈克尔·赫兹菲尔德、唐·汉德尔曼和诺曼·龙等四位人类学家对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科层制的相关研究,并勾勒出社会结构和曼彻斯特学派的冲突理论两个方向或范式。
最后,刘晓茜老师从若干中国案例、自然-文化、多义符号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当前针对科层制研究的一些思考,点明作为西方理论的科层制研究不能被套用于当今的中国议题。从“参与者观察”到“行动者观察”的田野工作方法的转向出发,刘晓茜老师讨论了人类学观察、行动与意义的重新生成,展望社会科学成为一种第三种视角并以此对抗理性世界的可能性。
在与谈和讨论环节,富晓星老师认为本次讲座是从人的视角对一种新的科层制进行建构,并把人性嵌入其中,为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层制提供了知识论、方法论和研究路径的思考。常姝老师围绕刘晓茜老师的精彩分享,结合自己的体验从科层制与个体的关系、科层制的人类学范式、人类学的在场感以及intimate knowledge等维度与刘老师进行讨论。在场学生也从现实层面上科层制的运作机制、人类学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不同国家科层制的差异等话题作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理解科层制在现代化道路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视角,也启发了大家对人类学学科的方法论、知识论转向和发展的思考。
结语
“乐与”第二期讲坛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启发。三位新锐老师的精彩演讲和与会师生的积极参与,我们得以一窥人类学在国家行动和日常生活的深度参与,启发我们思考中国人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乐与•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新锐讲坛”第二期圆满落幕,感谢主讲老师和校内外师生的积极参与。敬请期待第三期讲坛和人类学系的其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