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龙信息
时间:2021年12月17日(周五)12:00-14:00
地点:人大崇德西楼412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
评议人:房莉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主讲人:刘金宝,2021级社会学博士
报告标题:性别认知能力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基于CEPS的数据分析
内容简介:
过去几十年,虽然教育领域性别不平等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女生在很多方面的表现均超过了男生,但是对成绩或认知能力性别差异的动态变化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结合CEPS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初中阶段不同年级男生和女生在认知能力之间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试图描述初中阶段女生认知能力优势的动态变化,并解释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初步研究发现,虽然不同的家庭背景、父母教育程度的男生和女生在认知能力上的差距都体现出了女生优势缩小的趋势,但是在不同排名的男生和女生中,这一变化的趋势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排名的性别认知能力差距变化是导致总体性别认知能力差距变化的原因之一,同时,不同排名的性别认知能力差距可能是由非认知能力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在不同排名的群体中不同而导致的。
主讲人:连逸晗,2020级社会学硕士
报告标题:从“农场人”到“新移民”:归侨身份的断裂与再造
内容简介:
所谓“归侨”,是为上世纪50-60年代受到东南亚排华浪潮影响下归国的华侨,华侨农场是国家集中安置归侨并给予特殊照顾政策的制度安排,成为脱离地方社会、全民所有制的组织单位与“移民飞地”。90年代末期华侨农场改制,脱离集体化生产的同时与地方、全球再次建立联系,归侨的身份同时面临着跨所有制和跨地域的双重挑战。
本研究关注现阶段该地围绕着“侨身份”展开的、对该地移民社区治理模式产生诸多影响的“双重叙事”:其一,全球化背景下归侨和侨居地重新建立联系,“新移民”是地方基层政府和归侨社区精英一起推动塑造起的文化身份。其二,和过往农场的集体化与改制历史、侨居经历密切相关的“农场人”身份,是确证归侨和国家特殊政治联系的前文本。“新移民”成为归侨社区整合和重建自我的外在表达,而农场人构成了归侨集体记忆的历史底色。
体制改革以来,归侨如何将自身和侨居经历和农场建设相连结,强化“农场人”的特殊性以争取安置权益的维系?而“农场人”的身份特殊性如何在城市化背景下的社区参与实践中被消解?在组织机构调整、“农场人”被解构的时候,归侨和地方政府如何通过塑造“新移民”的身份来重建和国家的符号关系、再造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