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盼 | “抓革命”、“促生产”二元目标的矛盾对立 ——以建国初期(1949-1965)国营企业技术干部选拔过程为例
2017年4月19日「社会研究与治理沙龙」第43期
主题:“抓革命”、“促生产”二元目标的矛盾对立 ——以建国初期(1949-1965)国营企业技术干部选拔过程为例
嘉宾:林盼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时间:2017年4月26日(周三) 16:00-18: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科研A楼212会议室
主办: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承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
嘉宾介绍
林盼,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在《中共党史研究》《史林》《学海》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内容摘要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其利益取向可分为对政治合法性的索取和对经济剩余的占有,这两种利益取向的中国式话语是“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或者套用建国初期的话语,可以总结为“抓革命”和“促生产”。为了能够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国营企业的管理层被分割成为党委与行政部门的二元模式,形成了“政党体系和科层体系相叠合的单位内部领导结构”。“抓革命”和“促生产”二元目标的提出,促使党委部门和行政部门各自选拔满足其标准条件、有助于任务完成的干部。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党委主导的干部选拔,往往倾向于提拔工农家庭及其后代。而这种注重出身,忽视技术能力的选拔,会阻碍行政部门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从而遭到生产管理者的抵制。党政领导对于干部选拔标准的争夺,集中体现在技术干部的选拔过程。本研究即根据建国初期(1949-1965)的各种档案材料,探讨国营企业党政领导在“抓革命”和“促生产”二元目标的重压之下所产生的权力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干部选拔标准的阶段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