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京内社会学讲座沙龙

人大社会学研究生论坛·第八场

2021-12-30 作者: 社会学视野

时间:2021年12月31日(周五)13:00-15:00

地点:人大崇德西楼412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

主讲人:山永久、孙畅

评议人:王水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房莉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巍卓(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主讲人一:山永久,2020级社会学博士生

报告标题:牧区环境治理的社会学研究——基于Z县“1+N“垃圾处理新模式的分析

内容简介:自1972年中国政府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起,中国现代环境治理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程。虽然中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尤为明显的是中国环境治理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重城市、轻农村倾向。在这样的环境治理背景下,牧区作为乡村的一种存在形态,不论生活方式还是生产方式,都与农区存在较大差异,其环境问题较少被关注,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较少涉及。

基于此,本研究把牧区作为环境治理的一个类型来分析,旨在为环境治理做一个类型学上的讨论和拓展。本研究运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进行了田野资料的收集。最后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对青海Z县“1+N”的牧区垃圾处理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研究发现,牧区的城镇化、牧区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外来人员输入的各类垃圾是牧区垃圾污染较为严重的重要原因。Z县形成的“1+N”的牧区垃圾治理模式反映出牧区环境治理的一些基本特征。第一,由于牧区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组织基础薄弱,牧区的环境治理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环境治理;第二,注重把学校纳入牧区的环境治理中,较好的发挥了环境教育、环境意识对于提升牧区环境治理的重要功能与作用;第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牧区环境治理以及环境治理注重把县城城区和牧区有机结合起来,环境治理体现出一定的复合型治理特征;最后,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的设立和动员贫困户参与牧区环境治理,牧区环境治理呈现出环保与扶贫互嵌的特点。

最后,本研究认为牧区环境治理之所以呈现出上述的样貌和特点,是由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以及国家的生态战略观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讲人:孙畅,2021级社会学博士生

报告标题:自然继替与世界主义:罗伯特.E.帕克的人类生态学探究

内容简介:在社会学史上,帕克这位半路出家的社会学家给人的印象不过是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而已,至于城市社区研究与美国文明的本质关联,则阐释得不够。从 “补课札记”已经写就的“相对容易的思路”出发,结合费孝通留有的“未竟的心愿”,本文试图提出一种理解帕克的新的可能。

如果将城市研究和种族关系研究看作是其肌体,看似未完成的“人类生态学”实际上体现了帕克立足于美国本土的经验现实构建理论框架的努力。在美国的“生境”内,移民和种族是城市社区的“主体”和“人类生态学”的“主题”,这成就了美国早期社会学真正美国特色的内容。通过将“初步阶段”的竞争、冲突悬置在旧大陆的过往,帕克将“高潮阶段”的适应、同化限定为发生在美国生境内的自然进程。然而,同化的终极理想是遥不可及的,共生的混杂状态才是永存无常的社会事实。吊诡的是,帕克似乎并不对此感到“不可忍受”,因其独特的“生命历程”,帕克自始至终对作为“流浪者”和“陌生人”的少数族裔抱持一种“同情”,这成就了一种独特的“世界主义”的想象。

美国是一个世界主义的共生体系,帕克的生命史表明他是这样一位典型的美国人。回到费孝通看到的共识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与美国人是不同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日趋共生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重新发掘帕克的思想,不仅对于我们理解作为他者的美国,而且对于我们理解此者都有重要的意义。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