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24年年会在兰州大学召开。
本次年会共设二十三个专题会议。其中,“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与人性塑造”专题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刘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海路副教授联合发起。专题会议旨在就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文化传承与人性塑造进行深入探讨。本次会议汇聚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全国各地教育人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学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40余位。专题会议设置“探索教育与人性的多元面向”的主题发言和两组专题发言:“实证研究——教育的现代性与文化传承”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以及两场研究生发言。议题涵盖了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多个前沿领域。
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阶段由海路副教授召集,黄健毅教授评议。多位学者从不同视角切入,探讨了教育实践中人性塑造的多元面向。
首都师范大学樊秀丽教授和董爱娇老师以ADHD儿童照护为例,探讨了照护共同体的生成及其作用,强调“在场”和“关系”在照护中的核心作用。西北民族大学尕藏草教授则基于对大量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教育学原理研究生培养的路径与启示。四川师范大学阿呷热哈莫副教授以初任班主任的情感劳动为切入点,分析了教育中“歪”的由来及其多重面相,揭示了教师职业的情感劳动特性。北京师范大学程猛副教授探讨了竞争性大学中学生的就读体验与性情塑造,指出高竞争性学习环境对学生性情的双面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刘谦教授和张天熠博士候选人则关注儿童社会性发展,探讨了身体互动在其中的塑造路径。
专题发言一
专题发言一由阿呷热哈莫副教授召集,陈巴特尔教授评议。各位学者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反思。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黄健毅教授探讨了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与实践路径。中央民族大学海路副教授则从人性塑造与文化传递的角度,阐释了教育人类学的人文价值。宁夏大学张铁军教授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的多维探索,强调学科互融、学术衔接和话语自塑的重要性。河北师范大学吴艳梅副教授分享了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生态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中华女子学院李英源讲师以民族地区科学教育为例,探讨了新时代民族地区科学教育的困境与超越路径。教育部思政中心特约研究员陈叶军则从哲学层面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深层逻辑。
专题发言二
专题发言二由尕藏草教授召集,程猛副教授评议。学者们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教育的现代性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南开大学陈巴特尔教授以牧区进城陪读妇女的饮食照料实践为例,探讨了母职的多元化特征。天津师范大学张越讲师则关注民族地区中学生的文化认同,分析了网络空间对其文化认同的影响。中华女子学院生龙曲珍讲师探讨了当代青年的婚育态度,指出“想象”在青年群体婚育理解中的特殊角色与时代特征。北京教育学院王正阳讲师以家庭饮食教养为切入点,分析了养育者的自我认知与儿童饮食教养之间的关系。常州大学路阳讲师则以农家子弟的教育经历为例,探讨了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之间的转化机制。广东开放大学赵斯羽助理研究员则以粤港两地质量保障的协同合作为例,分析了教育质量保障文化的区域传递机制。
硕博研究生分享专场
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分享专场,各位研究生从不同视角,对家庭教育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个体文化认同等诸多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详实的田野材料分别呈现了民族地区研学教育、凉山彝族学生身份协商、控辍保学行动、考研弃考、当下师德现状等教育现象给以关注。这些研究展现了与会同学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对时代议题的敏感性。
结语
本次专题会议为与会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专家学者、青年学者和在读研究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代际互动,促进了教育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与人性塑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会议的成功举办,展现了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对青年学者和学术后备力量起到积极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