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实地调查中深入探究“中国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课题成果概览
作者:□本报记者 鲁小彬 通讯员 黄家亮 日期:2010-1-19 10:24: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http://sspress.cass.cn/paper/7174.htm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郑杭生主编的“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系列实地调查研究报告”和“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实地调查研究系列丛书”日前陆续出版。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历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道路。国内外学界和舆论界普遍称之为“中国经验”、“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
究竟什么是“中国经验”,各种说法莫衷一是。郑杭生认为“中国经验”鲜明的特色和特点之一就在于,它是中国社会上下结合、共同探索、互动创新的结果,其中三个层次相互推进:既有中央“自上而下”的推进,又有基层“自下而上”的推动,还有各地方、各部门连接上下的促进。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价值重塑、共同创作、不断完善,这三个层次融合成具有独特气派、独特风格、又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中国经验”。其中,中央经验是“中国经验”的核心、灵魂和指导;地方经验、基层经验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经验”的一个个亮点和支点,共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社会主义历程的一个个轨迹点、成长点。
以郑杭生为总主编的两套丛书:“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系列调查研究报告”丛书,“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实地调查研究系列丛书”,其创意就在于表达第三个层次社区建设经验和第二个层次城市发展经验在中国经验中的基础性和重要地位。两套丛书的共同特点就是从实践出发,在实地调查中把握中国社会究竟是如何运行的。前一套丛书立足于“社区”这一基层层次,着重探讨各地在社会重心下移的背景下重构基层社会、实现新型治理的经验;后一套丛书则立足于“城市”这一地方层次,着重探讨各地在由初级发展阶段向科学发展阶段转型的过程中制度创新的路径。
目前,“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系列调查研究报告”丛书已出版三卷:《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郑州市实地调查为例的河南特色分析》(郑杭生、杨敏主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8月);《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广州深圳实地调查为例的广东特色分析》(郑杭生主编,段华明、杨敏副主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7月);《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上城模式”实地调查研究??杭州“上城经验”的一种社会学分析》(郑杭生主编,杨敏、黄家亮副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12月)。这三卷分别探讨了郑州、广州和深圳、杭州上城区社区建设的经验及其背后的理论意涵,提出了中国社区建设的一系列思路,如:社区建设就是围绕一个根本命题??在市场经济陌生人世界构建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共同体,应对四大时代挑战??在发展总体布局上理顺三大部门关系、在社会重心下移的情况下大力改善民生、在社会分化加剧的形势下落实公平正义、在价值观念开放多元的时代促进意义共同性??的实践;社区凝聚的核心是以党建带动社区;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将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到社区制度的方方面面;社区建设的途径是社区制度创新;社区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建设的目标是共建共享和谐社区。同时,这三卷中还提出一些新的理念,如复合治理理念、通过服务实现治理理念、国家与社会互构同强的理念、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相互转化的理念,等等。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实地调查研究系列丛书”也于本月推出了前两卷:《“社会复合主体”的追求:生活中更高品质的创新和创业??社会学视野下“杭州经验”的理论与实践》(郑杭生、杨敏、奂平清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三化两型”城市: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以郑州实地调查为例的河南特色分析》(赵君、杨敏等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1月)。这两卷分别探讨了杭州和郑州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发展战略的经验,如:杭州根据第一轮发展主要用土地、廉价劳动力、矿物资源、环境代价等初级资源的局限和缺陷,提出了“复合社会创业主体”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正好与该书主编一直以来在社会学理论上探索(“社会运行论”,1987;“社会转型论”,1989;“社会学本土论”,1997; “社会互构论”,2001;“实践结构论”,2006)不期而遇;郑州则把握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根据自己的产业、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城市发展的规律,提出建设“三化两型”(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生态型、创新型)的国际大都市规划。
接下来,这两个系列的调查还将继续展开下去。按照郑杭生教授的设计,两个系列将分别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的城市进行深入调查。从地域上看,这些城市包括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东北等各个区域;从发展水平上看,既有现代化大都市、也有一般的中部城市和相对落后的老工业城市、西北民族地区。而且,在各种类型的城市当中,我们力求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那一个或几个。我们这样做,就是希望将中国不同类型地方的不同探索展现出来,形成一个概括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