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国内外社科领域新闻

【会议回顾】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在青海民族大学召开

2019-10-05 作者: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

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在青海民族大学召开

 

928-29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全体会议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在青海民族大学召开。教指委委员以及来自全国120余所高校的社会学类专业教学单位负责人总共20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后顾以前瞻: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40周年与新时代中国社会学类专业建设”。

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教指委委员、青海民族大学校长索端智教授,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分别致辞,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作年度工作报告。

索端智在致辞中指出,正值全国上下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刻,社会学教指委委员及全国社会学类专业教学单位负责人齐聚青海民族大学,共同学习、研讨社会学专业建设问题,意义十分重大。本次会议也是青海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庆典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青海民族大学建校至今,立足青藏高原的社会文化特点,依托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调查研究和民族建设工作。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逐渐形成了独具青藏高原特色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团队。希望中国社会学类专业在今后更多地关注边疆和民族地区,支持边疆地区和民族院校社会学类专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社会学类专业的建设团队,把社会学类专业做大做强。

受教指委主任委员李路路教授委托,张文宏代表教指委致辞。他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次会议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国社会学类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张文宏表示,当前我国社会学专业的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重要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希望各位委员和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为做大做强我国社会学专业贡献自己的智慧。

在年度报告中,冯仕政介绍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新一届教指委的成立过程和教育部对新一届教指委的定位和期许,报告了本届社会学教指委成立一年来所做的工作,以及未来工作的设想和安排。他指出,本届教指委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按照教育部要求,认真履职、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推进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家政学、女性学等目录内社会学类专业建设,不断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根据社会需要适时增设新的专业,为提升社会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主持大会主题发言。六位发言人就社会学类专业建设的经验做了分享。

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社会学诞生于从传统向现代的巨变过程中,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学其实也正处在大转型之中。新的社会现实,需要新的社会学想象力和洞察力,同时提供了社会学赖以升级换代的基础结构和技术条件。在全球化和个体化并行的背景下,在新兴国家不断崛起和国际格局重心迁移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学既要放眼全球,积极展开海外社会研究,关注世界体系内在的结构张力,又要立足地方,扎根于自身的历史脉络,同时关心国家,为民族复兴贡献专业智识,探寻竞争活力与结构正义、文化认同与世界主义的平衡之道。社会学还应发挥洞悉社会底蕴、擅长制度设计的优势,及时回应时代重大问题。

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周飞舟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实践教学在社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并依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建立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的几个要点,包括课程体系、导师制、实践基地、实践报告写作等培养关键环节的做法,倡导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实践教学的指导手册和评估标准。

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教授在发言中探讨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态势及其建设方略。他指出,自1988年社会工作教育在我国恢复以来,其理论体系、正规训练、伦理守则、特殊权威、组织文化、社会认同等专业属性均得以良好体现,但其本土特性尚不明显。面对人境实力均需改善的现实,社会工作教育界应该领悟社会建设良好前景,进行整体增能,促进舶来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协助传统人群服务的规范化,推动社会政策与服务行政的改善,并在其中恰当兼顾教学、研究与服务的三重角色。

湖南女子学院校长杨兰英教授就家政学专业的发展和建设作了发言。她表示,当前,人才需求的“井喷”增长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使家政学专业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业内声音小、社会认同度不高,发展基础薄弱、学科支撑度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坚守学科情怀,高位推动,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学科基础,注重内涵,加快建设发展;推进产教融合,问题导向,服务经济社会。既要借国家政策支持的东风,争取资源,乘势而上,更要有业内倾斜帮扶的春风,久久为功,推动家政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卢春天教授报告了西北地区理工类高校社会学专业发展的现状和经验。他指出,目前西北地区的社会学类专业在发展中存在两个不平衡,一个是西部同东部和中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另一个是社会工作同社会学两个专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就理工类高校中社会学类专业的建设,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二是依据自身人员和地区特点开辟特色专业方向,从而获得创新突破,三是认真汲取东部和中部地区兄弟单位的办学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社会学类专业要面向中国社会转型、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扎根中国大地推进专业建设,培养更多具有思想力、行动力和完成力的专业人才;社会学类专业建设要增强学科生态和学科链观念,内部各专业要求同存异,抱团发展,一个都不能少,当前主要有三个着力点:一是加强专业协同,二是增进群体互助,三是培育社会政策专业。


大会发言结束后,与会的各教学单位代表围绕大会主题,分成九个论坛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论坛一:恢复重建40年来社会学类专业建设的经验、成就与展望

 

论坛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社会学类本科专业建设

 

论坛三:社会学类专业教学评估与专业发展

 

论坛四:社会学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

 

论坛五:实践教学与社会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

 

论坛六:社会学类专业教材建设及社会政策专业建设

 

论坛七:社会学类专业建设的突出问题、创新方向与工作重点

 

论坛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

 

论坛九:社会学类专业学科建设与拓展路径

论坛结束后,九个论坛分别向大会汇报了讨论的情况。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胡荣教授主持报告会。

胡荣副主任委员主持论坛汇报会

在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后,会议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张文宏主持。

张文宏副主任委员主持闭幕式

在闭幕式上,教指委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他表示,本次会议体现了中国社会学人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专业建设责任感。各位代表围绕新时代社会学类专业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新思路、新举措开展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他指出,当前我国社会学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在教学科研方面要创新理念、拓展视野、改进方法,避免专业建设形式化、碎片化和自我封闭。

文军副主任委员作大会总结

本次会议组织严密、气氛热烈,与会代表积极为中国社会学类专业建设和全面提升社会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建言献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供稿、会务组供图)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