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国内外社科领域新闻

“网络社会变迁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2017-09-19 作者: 社会学视野网


“网络社会变迁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2017年9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网络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林南、周雪光、林恩、矢泽修次郎、金文朝、翟本瑞、秋吉美都、陈文泓等近百名海内外著名社会学家、知名学者和一些青年学者,代表了国内外40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学术盛会旨在以互联网与社会网、数字化与感性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视角,分享和讨论关于网络社会变迁的新问题、新形势、新观点与新理论。




开幕式由刘少杰教授主持,洪大用、邴正、沈原、邱泽奇等教授先后为会议致辞。他们指出,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交流行为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社会发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这不仅为社会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对传统社会学研究方式提出了尖锐挑战,而且也为社会学在新形势下寻求新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刘少杰教授


洪大用教授


邴正教授


沈原教授


邱泽奇教授


大会主题发言精彩纷呈。围绕“嵌入性”概念,林南教授探讨了现代网络“先拉人建网、再活动盈利”的经营方式,提出当代是社会包围经济、将经济活动放到社会制度中来看的经济社会学3.0时代,这是社会网与互联网相互结合的新时代。互联网也对世界各国的治理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周雪光教授提出互联网时代对国家治理的挑战就在于组织结构科层制与网络扁平化之间的矛盾,国家治理需要转向网管、创新和适应的模式,主要关系模式也由原来的中央-地方关系转变为国家-社会关系,其根本在于改进传统的治理模式去适应互联网时代,而不是要互联网时代去适应传统的治理模式。



林南教授


周雪光教授

关于信息社会与网络社会的本质内涵、互联网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的自我认同和融资问题以及网络社会中的集体表象与空间隔离等问题,林恩•史密斯-罗文、矢泽修次郎、金文朝、秋吉美都、翟本瑞、陈文泓、刘少杰等教授先后都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和新观点。邴正、蔡禾、吴忠民、张昱、邱泽奇、王宁、张文宏、田毅鹏、周长城、赵万里、文军、何明升、唐魁玉、谢俊贵、成伯清、何雪松、桂勇、黄少华等学者也密切联系中国网络社会变迁的实际,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林恩•史密斯-罗文教授


矢泽修次郎教授


金文朝教授

9月17日上午,林南教授作了题为“关系:社会交换的情感基础”的专场报告。林南对关系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关系的类别与性质,人们利用关系结成种种关系网,开展交换、获取利益,以及关系的负面效应等,做了深入浅出、极为精彩的演讲,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能容纳400多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过道里也都站立了很多听众,表明与会学者和校内外广大师生对林南学术观点或思想理论的热烈关注。


林南教授在为我校师生讲座


本次会议是国内首届网络社会学领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推进网络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促进与深化中国网络社会变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