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基地和基金会新闻

数字社会治理跨学科沙龙暨第八期回天治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021-10-18 作者: 社会学视野

10月16日,第八期回天治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以数字化转型与社区治理中的法律问题为主题展开了研讨。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社会治理跨学科交叉平台主办,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回天有我联合创新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转型与法治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华北电力大学回天治理研究院和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联办。

论坛分为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案例讨论、物业社区治理中的法律问题以及研究讨论三个部分。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的学者、管理者、实践行动者齐聚一堂,线上线下共参与,分享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案例,探讨物业社区治理中的法律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和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部分研究生参与了论坛,与会人数超过70人。

论坛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黄家亮做了开幕致辞。黄家亮教授首先表示了对与会嘉宾的欢迎和对回天治理论坛系列活动的肯定。他指出,数字化转型是我们时代最深刻的变迁,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讨论数字治理和基层治理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一直非常注重这一问题,为此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治理跨学科交叉平台,力图在知识生产上作出贡献。期待通过会议交流进一步拓展学科交叉,取得丰硕成果。

黄家亮副院长在致辞

会议第一阶段的主题是“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案例探讨”,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数字社会治理跨学科交叉平台成员宋月萍教授主持。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建武、物业集团彩生活助理总裁姚尚明、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刘妮娜分别做了汇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王篪、于显洋,以及数字社会治理学科交叉平台成员房莉杰、仝志辉等多名教授参与了对相关案例的讨论和对话。

高建武副主任在发言

高建武副主任全面介绍了我国网格化治理的创始与发展过程。他表示,网格化模式开启了中国数字治理的先河,它以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和管理系统为技术基础和基本原理,解决管理闭环问题和上下级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基层党政服务的质监员,其使命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党政部门赋能,为人民谋福祉,建设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他表示网格化管理已走过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阶段,开始走入超智慧化阶段。不仅网格员会成为一项新职业,网格化治理平台还会成为社会治理的大数据应用中心、指挥调度中心、考核评价中心、决策支持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王篪在对话讨论中首先聚焦了接诉即办,讨论了接诉即办是否会导致政府超负荷治理问题。高建武指出,接诉即办一开始会有一个爆发期,但爆发期之后就会归于平稳,随着接诉即办法规的实施,接诉即办就能够回归常态化。在回应工作分流机制问题时,高建武进一步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准确率的提高,未来可以在任务分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缓解人工压力,但在回应居民诉求时,最好还是以人来服务。

彩生活CIO姚尚明在做线上报告

彩生活CIO姚尚明在线报告了彩生活的物业服务智慧化进展情况。他首先回顾了物业行业的发展态势,认为物业行业一方面存在“强者恒强、大者恒大”现象,同时也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参与。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数字化手段是实现物业品质和管理提升的重要手段。物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分为流程化、在线化、数字化和智慧化四步。以彩之云为例,彩之云在企业内控、基础运营、增值创新和AIoT方面均实现了信息化驱动,并具有对外进行能力输出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数字社会治理跨学科交叉平台成员房莉杰在对话中概括了物业行业面临的可持续盈利问题以及物业公司和社区居民之间的互相信任的问题,认为相关数字化技术和系统在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同时,能否通过相关技术增进企业与居民之间的互信,促进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改进社区治理,这些问题值得长期研究和跟进。

从左到右依次为王篪、房莉杰、宋月萍

华北电力大学刘妮娜副教授汇报了团队在北京市回天地区调查的社区开展微信群“接诉接办”的实践情况,归纳了多种组织形式及基本分析框架。回天地区的社区组织了多种类型的微信群,居民通过在微信群反映诉求,工作人员看到后接单、处理,在解决后在微信群中反馈给居民,是基层主动治理的“接诉即办”。基于社区微信群的“接诉即办”包括求诉方、接诉方和即办方;相关社区微信群存在社区两委充当中介,社区骨干充当中介,直接沟通传递三种模式;主要诉求分为维修类、邻里类和环境类三类;办理途径有直接解决、协商解决、实地解决和公共平台或群投票四类。她建议在党委-政府-社会-市场的四维框架中分析社区的这种实践。居民参与迅速提供了民情民意,党建引领多方参与解决问题,市场(如物业等)进行社群运营,党建引领社会与市场形成合作与制衡。

刘妮娜在做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数字社会治理跨学科交叉平台成员、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仝志辉在对话中指出,社区微信群的接诉即办和东城区网格化治理是两种逻辑,一种是居民对社区反映,一种是居民对政府反映,两者可能有着不同的意义。各个社区在回应居民诉求方面表现不同受什么影响?做得不好的社区有什么特征值得研究?刘妮娜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指出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积极回应居民诉求、联系和发动群众的重要意义,当前社区对于相关技术和平台的使用尽管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但党建引领的积极治理仍然是回应解决居民诉求和社区公共事务的重要方向。

仝志辉在发言

会议第二阶段的主题为“物业社区治理中的法律问题”,由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部长刘烨主持,共有三位嘉宾进行发言。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研究专家李云亮进行了主题为“建筑物区分所有的法律安排与出路”的汇报,系统呈现了我国社会实践中物权法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安排状况。他介绍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房产事实在我国历史上早已存在。对我国现代的区分所有法律安排状况提出意见,比较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和经验。指出住房不动产中“特定物,特定人,特定拥有关系,特定物的边界”四个要素必须明确,缺一不可。现有区分所有理论的不确定性造成了业主权利的不确定性,未来应该基于“房地合一”法律原则以及物权契约工具,以“实体性财产”与“信用性财产”的复合取代“专有权”与“共有权”的复合,以实现真实可行的专有与共有的界分。

物业治理专家舒可心以视频形式做了 “物业管理的几种模式及治理难题”的演讲,介绍了包干制、酬金制、党建引领式物业治理模式中业主、物业公司、业委会以及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模式和利益冲突问题,解释了信托制物业解决相关冲突的逻辑与机制,强调了公开透明对于解决业主-物业冲突的意义,以及党建引领在提高业主内部组织化和协商治理水平中的价值。

物业治理专家舒可心在视频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数字社会治理跨学科交叉平台成员李丁进行了题为“物业社区治理中的产权问题及其影响”的发言。他表示,住房资产已成为中国人民的核心资产,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物业维护,这不仅影响住房品质、寿命和价值,也给社区治理以及物业服务行业本身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物业合同关系中合法且有效运作的甲方的缺位是重要原因,而导致这一缺位的深层原因是物业小区的共有产权不清晰。业主和开发商持有不同的物权法主张,政府和法院更支持开发商立场。开发商或物业公司担心产权清算,不支持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成立和发展。当前数字化转型、社区治理创新、疫情防控背景下,业主们纷纷通过网络社群联系起来,甚至很多地方政府主动推动业委会的成立,提高了业主组织化水平,这可能在未来引发物业社区共有产权确权运动。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首先应该要正本清源,在明确建筑区分所有立法原则和完善具体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前摸底,主动排雷,推进物业小区共有产权确权工作;其次应该区分业主就物业公共事务所展开的协商治理活动以及物业公司进行物业服务生产的活动,将前者纳入基层党组织引领的社区公共事务,引导和支持业主组织高质量发展。

从左到右依次为刘烨、李云亮、李丁

会议第三阶段讨论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房莉杰教授主持。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建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于显洋教授、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杨积堂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刘妮娜副教授、法律专家戴萍博士、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苑小区业主柴大勇等多位与会嘉宾积极参加讨论,就数字化背景下的社会治理转型以及物业小区治理中的物权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就如何结合回天地区的治理创新实践总结北京城市治理的经验进行的探索。

于显洋教授在发言

从左到右依次为柴大勇、戴萍、杨积堂、郭星华

会议最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郭星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今天的会议既很现实又很接地气,肯定了网格化治理的有效性和贡献,指出数字社会治理是一种模式转变,但也有一些负功能需要注意,例如隐私问题以及人情冷漠和形式主义等。中国社会的很多治理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前面,学术研究和社会学应该积极作为,而在现代社会和未来的数字社会,如何实现道德关系的重建以及和谐善治还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加强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数字社会治理跨学科交叉平台是中国人民大学新孵化的校级创新平台。旨在综合社会学、管理学、法学、数据科学等多学科的方法追踪研究数字化转型过程以及数字社会运行及治理的规律,以学术研究推动科技向善,提升人类福祉。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