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水雄,男,湖南郴州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社会学评论》杂志编辑部主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网络社会研究室主任。1975年生,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博弈论、组织理论、经济社会学。2011年-2012年挂职担任中共江苏某镇党委副书记。2012年-2013年美国乔治城大学访问学者。
发表的主要作品有:《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专著,华夏出版社)、《制度变迁中的行为逻辑》(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镶嵌式博弈》(专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博弈—结构功能主义》(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爱的策略——那代大学生的家庭关系与情感教育》(合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组织管理与组织创新》(执行主编,格致出版社)、《经济社会学研究》(第三辑)和(第四辑)(执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社会》、《青年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与人合译的著作有《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组织行为学:体验与案例》(中信出版社)、《无价孩子的定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已主持完成一项中国社科基金项目,目前主持的中国社科基金项目:“金融社会学: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正在结项中。曾参与多个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
一、学习简历:
2012—2013,美国乔治城大学访问学者。
2011—2012,挂职中共昆山市陆家镇委员会副书记,协管企业金融、科技服务。
2018—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2007—2018,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2004—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讲师。
2001—2004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1998—200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
1994—1998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本科生。
二、专业能力:
著作类:
2017年,执行主编,《经济社会学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爱的策略:那代大学生的家庭关系和情感教育》,王水雄、李玉英、李学良 合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6年,执行主编,《经济社会学研究(第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副主编,《西方经济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博弈—结构功能主义:对和谐社会基本功能机制的探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镶嵌式博弈——对转型社会市场秩序的剖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执行主编之一,《组织管理与组织创新: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文选》,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主编,《制度变迁中的行为逻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年,《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北京:华夏出版社。
书中章节:
2014年,“权利分层与社会治理转型”,见于,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中国经济社会学前沿状况”,见于,高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社会网络”,见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年,“组织结构与社会认同”,见于,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中国组织社会学研究状况述评”,见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编,《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机会集合、关系选择与结构效应”,见于,李路路、边燕杰主编,《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期刊论文:
2017年,《抽象性与现实性的权衡:一种社会科学的理论观》,《社会学研究》2017第五期。
2017年,《货币权利与社会变迁—— 一个西方思想简史的考察》,《经济社会学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网络红利”逻辑的局限条件》,《经济社会学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7(8)全文转载。
2017年,《市场领域的三权制约与平衡机制——徐玉玉事件引发的一种国家风险治理模式探讨》,《新视野》第3期。
2016年,《缓解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冲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24日。
2016年,《“产权明晰”的迷思:科斯的权利观》,《中国研究》(总第21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降低国际生产“利得”的协调成本》,刘世定主编《经济社会学研究(第三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6年,《着眼于认同和情境定义在博弈中的规律》,刘世定主编《经济社会学研究(第三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6年,《“孙子兵法”VS.“谢林战略”——社会博弈论的古今传承与中西融合》,刘世定主编《经济社会学研究(第三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6年,《模型加个案方法推动社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20日。
2016年,《封涨停or封跌停,熔断,如何?》,澎湃新闻网,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8174
2016年,《社会学与博弈论相融合:社会博弈论》,《学术研究》第2期。
2015年,《当前中国社科研究中的翻译瓶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第4期。
2015年,《社会博弈论与超大型城市的规划与治理》,周俭主编、朱伟珏副主编《社区·空间·治理——2015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论坛会议论文集》,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年,《权利分层:社会分层研究必要的补充维度》,《社会学评论》第6期。
2015年,《国际化:语言文字的逻辑与货币相似》,《东方早报》2015年11月10日。
2015年,《全面“二孩”背景下倡导“一个男孩”的思维》,《东方早报》2015年12月29日。光明网转载,2015年12月29日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5-12/29/content_110458483.htm
2015年,《层级体系中的分权形式与组织运行效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6年第2期转载。
2015年,《政府信号与预期稳定》,刘世定主编《经济社会学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网络条件下的组织形式与规模——元意识形态的地位问题》,《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5年第10期转载。
2015年,《学术研究岂能“创造”冗余概念》,《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3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年3月24日转载。
2015年,《“产权明晰”的迷思——科斯是怎么被误解的》,《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第2期。
2015年,《“为市场”的权利安排VS. “去市场化”的社会保护——也谈诺思和波兰尼之“争”》,《社会学研究》第2期。
2014年,“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层级性与边界性——着眼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一项探讨”,《社会学评论》第2期。
2013年,“基层政权内卷化”,《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3年第5期。
2012年,“有效的信誉机制为何建立不起来”,《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4期。
2012年,“‘过程分化’在改变社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21日,B-03版。
2011年,“关系的本质与选择:基于一项实验的考察”,《青年研究》,2011年第2期。
2009年,“镶嵌式博弈与公共品提供结构:以王村为例”,《社会》,2009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9期(总第69期)转摘。
2007年,“十日谈:天下熙熙跳槽热”,《新世纪周刊》,2007年第28期。
2007年,“特殊身份对峙下的枪杀悲剧”,《新世纪周刊》,2007年第30期。
2007年,“信息不对称与社会博弈——医患关系对和谐社会的隐喻”,《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007年,“成瘾行为的经济社会学分析”,《研究生时代》,2007年第1期。
2007年,“论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安全”,《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2007年,“金融工具、信用能力分化与社会不平等”,《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7年第4期。
2006年,“人力信息传递与关系网络的变动”,《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6年第6期。
2006年,“弱势强音的现实影响”,《新世纪周刊》,2006年第25期。
2006年,“‘混居’的社会关怀”,《北京CBD》,2006年第6期。
2006年,“注意力和80年代”,《新闻周报》,2006年第20期。
2006年,“导致当前教师倦怠的社会因素分析”《中国教工》,2006年第12期。
2005年,“在理论模型的平台上思考——新经济社会学的一个倡导”,《社会》,2005年第3期。
2005年,“在理论模型的平台上思考”,《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5年第9期。
2005年,“从‘撒谎’看流浪儿童的机构救助”,《青年研究》,2005年第12期。
2004年,“网络互动的社会学分析”,见于程曼丽主编,《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生育的博弈模型:中国的例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02年,“从占有标识到结构运作:公共领域的‘分配’问题”,《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2年第3期。
2002年,“消费的符号逻辑与广告的社会作用”,《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zhoukan/shidaizhuanti/0205/0205311002.htm。
2001年,“中关村电脑软件产业激励机制的问题”,见于《发现中关村——北大学子眼中的“中国硅谷”》,姜宁 肖楠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亲和性’机制或虚假命题”,《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2001年,“重返社会生活的真实——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意识及其转向”,《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1年第4期。
2000年,“技术、博弈地位与组织方式的变动”,《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1999年,“认知失调、常人方法与学术研究”,《五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刊,总第六期。
1999年,“产权概念与中国乡镇企业改制研究”,《城乡社会发展研究通讯》,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
主要译作:
2008年,Viviana A. Zelizer,《给无价的孩子定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译)。
2005年,David B. Grusky, 《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合译)。
2004年,Dorothy Marcic,Joe Seltzer and Peter Vaill,《组织行为:体验与案例》(第6版),中信出版社,(合译)。
2001年,Jonathan H. Turner,《社会理论的结构》(第6版),华夏出版社(合译)。
主持项目:
2011年7月—,“金融社会学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05年7月—2010年7月,“博弈与社会结构——一项和谐社会的基本功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09年7月—今,“经济社会学新进展”,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委托项目。
2008年12月—2010年3月,“2009年度中小企业融资与担保状况调研”,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与李路路教授联合主持)。
2008年3月—7月,“2008年度北京新浪乐居调查项目”,新浪网企业委托项目。
参与项目:
2015年7月—今,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与治理转型——河北定县农村百年演变的调查研究,重大规划项目。
2015年10月—今,十三五时期社会心理与社会预期调查研究,决策咨询及预研委托项目。
2009年7月—今,“市场秩序中的非经济因素”,教育部重点攻关课题。子课题负责人。
2008年6月—2011年4月,“残奥会总体影响研究”,北京奥组委委托项目。项目学术总监。
2005年7月—今,“中国社会总体调查(CGSS)项目”,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排名第6。
2005年3月—7月,“‘和谐创业’杭州模式”,杭州市委市政府委托项目。排名第7。
2005年12月—2006年3月,“松花江水污染社会损失评估”,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委托项目。排名第7。
学术交流:
2014,“第18届世界社会学大会”,提交论文并发布。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提交论文并做主题发言。
2010,“金融、技术与社会”,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并做主题发言。
2008、2009、2010,“中法经济社会学研讨会”,提交论文并做主题发言。
2009,“第28届世界社会学大会社会分层分会”,提交论文并做主题发言。
开设课程:
《宏观经济社会学》(研究生)
《西方社会思想史》(本科生)
《经济社会学》(本科生)
《博弈论与社会互动》(本科生)
《社会统计学》(本科生)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本科生)
《社会学概论》(本科生)
《影视作品与社会原理》(本科生)
《影视作品与组织原理》(本科生)
获奖情况:
2014-2015学年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2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2012年,“苏州市第四批科技镇长团优秀团员”。
2011-2012学年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10-2011学年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老师。
《镶嵌式博弈——对转型社会市场秩序的剖析》,2010年,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0年,2007~2008年度水利发展研究奖三等奖,获奖成果“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社会评价研究”,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西方社会学理论》,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第二负责人)。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07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2005年,“2005年度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中共北京市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
三、其他文章:
乔治城大学的美式办公,《东方早报》,2013-02-26
华盛顿的政府办公方式,2013-03-12;《公务员文萃》,2013,第7期。
美国城市的“城管”系统,《东方早报》,2013-04-09
美国城市的住房租售细节,《东方早报》,2013-05-07
华盛顿的大型公共活动与安全,《东方早报》,2013-06-25
美国低端工作少了之后,《东方早报》,2013-08-01
美国信息不对称的“克服”机制,《东方早报》,2013-09-17
官场·货币·学术界,《财经》,2005第14期。
组织预置效应,《财经》,2005第13期。
层级制的压力和悖反,《财经》,2005年第8期。
“事件”与制度变迁,《财经》,2005年第18期。
教师倦怠的社会因素分析,《新课程研究(教育管理)》,2007第1期。
特殊身份对峙下的枪杀悲剧,《新世纪周刊》,2007,第30期。
共同富裕与“X二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2.23
专家点评:“黄牛”现象的辩证视角,上海支部生活,2011年第10期。
当电子商务张开血盆大口,《中国经贸聚焦》,2012,第1期。
医患矛盾真有那么深吗?《人民日报》,2012.03.30;作者:蒋云龙; 白剑峰; 商旸; 王小章; 王水雄。
海葬并非不孝顺,《人民日报》,2012.04.05。
王水雄,男,湖南郴州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社会学评论》杂志编辑部主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网络社会研究室主任。1975年生,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博弈论、组织理论、经济社会学。2011年-2012年挂职担任中共江苏某镇党委副书记。2012年-2013年美国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