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评议>> 佳作评介>>

佳作评介

国外前沿速递(7)

2018-11-27 作者: 社会学视野网


本期为大家介绍了《理论与社会》(Theory and Society2018年第5期的五篇文章。《立法与政治转型:以俄罗斯为例》分析了公共法律系统的最新发展,特别关注诉讼模式的变迁与行政法律使用的增加,从社会学视角来理解混合政体中法律行为的重要性。该文解释了,俄罗斯的诉讼(甚至在其产生了反体制结果时)部分是由政府所激励的,因为促进法律的使用被看作使公民与政府之间关系正式化的路径,从而更广泛地扩大了政府体制的社会渗透率。因此诉讼形成了一种实践模式,辩证地占有了内部系统与反系统的地位。此外,在俄罗斯的案例中,诉讼可以被理解为民族建构与社会整合过程的一种要素,并且俄罗斯阐明了其他社会中诉讼的制度意义。

《独裁者为何要维持半竞争式的选举、鼓励使用半独立式的法庭:对ThornhillSmirnova两地“立法与政治转型”的评论》一**调了俄罗斯当代政治制度与其他冷战后独裁统治之间的相似之处。大多数现代独裁政权举行半竞争式的选举,即政权官员在选举中虽面临竞争,但是竞争环境有所倾斜以至于选举结果没有悬念。作者认为,ThornhillSmirnova所描述的半竞争式选举和鼓励公民起诉地方和区域官员,从独裁者的观点来看具有相似的功能。它们帮助统治精英监督和控制地方官员,而这些官员的行为可能会使公民疏远并且足以威胁到推翻独裁精英。 因此,对公民来说,更多地使用法院解决纠纷与政治家之间的选举竞争所带来的实际利益,与这些机构对延长独裁统治所做出的贡献相抵消。

不同制度领域的社会行动者通常将礼貌与不礼貌的行为区分开来,这一划分是复杂、具有斗争性且充满利害关系的社会过程,尽管这种日常分类过程普遍存在并且对所涉及的个人和团体有重大利害关系,但这种日常分类过程仍然未得到充分研究。《美国礼貌与不礼貌的划界与区分:控制、合法性与政治不平等》将这一分类过程看作分析对象,提出了“礼貌竞争”的概念——在礼貌的与不礼貌的个人、群体或行为之间划定象征性边界的切实努力——试图来填补这一空白。论文关注美国政治抗议领域,证明了“礼貌竞争”涉及了大量政治行动者(包括制度化的权力拥有者、反对的运动以及媒体),他们参与划界以便证明控制抗议的合理性或者为抗议的合法性/非法性进行辩护。论文突出了这些竞争中的模式差异,表明被标记为不礼貌的可能性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个人的社会地位形塑了这种消极的社会认可。总的来说,论文旨在激发和引导未来关于礼貌竞争的实证研究,深化对符号与社会界限之间关系以及符号划界在政治不平等再生产中作用的理解。

《中国的意识形态谱系:精英知识分子视角的二维模型》一文研究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裂痕在概念化过程中的难题。在有关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辩论的学术研究中,支持政府的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学者都把中国的未来看作是专制国家主义中国模式和民主自由主义的西方视野之间的二元选择。该文提出一种概念化意识形态裂痕、具有启发性意义的新方法,以解构这种二分法。作者访谈了二十八位具有领导性作用的中国知识分子,采用了允许意识形态共变的二维谱系,其一是民族复兴的两条相互冲突的社会经济道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其二则是政治制度的冲突性典范——父爱主义与兄弟主义。这个模型不仅与中国的思想史产生共鸣,而且有助于揭示随着“中国模式/西方路径”二分法消失的两种至关重要的意识形态倾向:(1)儒家政治与自由市场经济的新兴混合体;(21989年运动所形成的“兄弟主义—社会主义”遗产。

技术变迁及其对财富、消费、就业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古典经济学理论家的核心议题。《技能化与去技能化:古典经济理论与实证证据中的技术改革》一文将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有关英国技术变革的技能化或非技能化特性的观点,与来自经济史学家研究的技术改革所产生的技能效应的经验证据进行了比较。论文考察了技术变革的技能影响以及为引进新技术而设想的诱发机制。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都将劳动力的去技能化看作偏向性技术变革的主要形式,但查尔斯·巴贝奇等其他作者也考虑到了技术变革的资本技能互补性和技能提升效应。对于史密斯来说,非技能化偏向是劳动力分工渐增的意外后果,这“自然而然地”导致工人任务的简化。与史密斯相反,马克思认为偏向非技能的技术变革是阶级斗争中的资产阶级武器,削弱了工人的谈判地位。经济史学家的研究支持马克思关于引进偏向非技能性创新的诱因机制的假设,但没有产生明确的经验证据来证明整个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技术变革都偏重于去技能的基本趋势。十八和十九世纪的工业化导致了劳动的两极分化,同时使大部分劳动力去技能化,并提高对一些(但更少)高技能工人的需求。

具体文献信息如下:

1. Thornhill, C. and M. Smirnova (2018). “Litigation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he case of Russia.” Theory and Society 47(5): 559-593.

2. Geddes, B. (2018). “Why dictators hold semi-competitive elections and encourage the use of semi-independent courts: a comment on Thornhill and Smirnova’s ‘litigation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heory and Society 47(5): 595-601.

3. Braunstein, R. (2018). “Boundary-work and the demarcation of civil from uncivil prot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rol, legitimacy, and political inequality.” Theory and Society 47(5): 603-633.

4. Mulvad, A. M. (2018). “China’s ideological spectrum: a two-dimensional model of elite intellectuals’ visions.” Theory and Society 47(5): 635-661.

5. Brugger, F. and C. Gehrke (2018). “Skilling and deskill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classical economic theory and its empirical evidence.” Theory and Society 47(5): 663-689.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