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评议>> 佳作评介>>

佳作评介

国外前沿速递(25)

2019-08-13 作者: 社会学视野网

本期介绍《住房、理论与社会》2019年第三期的六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当代的住房现象、居民搬迁、政府住房干预、住房文化等。

在发达的住房所有权社会中,由于住房和家庭压力的增加,个人越来越多地转向非正规的和家庭福利以确保住房安全。《关注家庭》一文阐述了目前由墨尔本(澳大利亚)的中低收入家庭组织的不太明显且较少被考虑的关系(超越代际援助)的作用,并展示了同居但非婚成年人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的广度,这种关系尚未得到探讨。借助深入访谈,该文给予者/接收者模型中进行探索,以揭示家庭内部(例如孝顺、代际关系、兄弟姐妹)以及无亲缘或婚姻关系的成年人之间的多种(相互)依赖关系。它显示了这些双向交易如何涉及经常模糊且不对称的物质和情感支持的交换。相关的不均衡的权力动态显示出这些同居者的家庭空间,以不同方式构建了住户的使用、他们的控制(观念)和家庭感,并且还产生了紧张,包括对家庭稳定性的威胁。其他人已经发现了一个当代悖论:当许多政策和经济实践假定主体从社会关系的义务中解放出来时,个人就会比以往更加依赖亲密关系。该文建立在这种好奇心的基础上,确定了包括家庭以外的广泛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对于帮助城市居民获得容身之地至关重要。论文认为,当个人努力应对福利变化、财务不安全和住房压力时,这些关系具有更高的重要性,但也可以进行检验:与住房有关的依赖关系对同居者的压力有可能是高度性别化的,特别是互惠的承诺和期望,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会变得不堪一击。

很多对无家可归的定义,都将其视为家庭的对立或缺乏家庭,同时将家庭概念简化为适当的居所。因此,许多定义都难以充分考虑到无家可归的复杂性和多维经验。《作为能力剥夺的无家可归:一个概念模型》一文通过应用可行能力方法的最新研究来解决这些概念问题。无家可归是一种能力剥夺,这是家庭的对立面,或是丧失了家庭。借鉴关于家庭和无家可归的意义的文献,作者提出了六个关键维度,与有关能力的研究共同构成了概念模型的基础。这个概念模型将无家可归置于更广泛的关于社会正义和个人基本权利的政治哲学话语中,阐明了无家可归作为能力剥夺的含义,并指明了如何结束无家可归这种状态。

新兴微型住房运动正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动力,但是很少对其进行学术研究,大多数信息仅限于社交媒体和大众媒介;有关其定义的信息也很有限。《微型住房的类型学研究》一文介绍了微型住房的类型,阐释了什么是微型住房,以及哪些主要特征允许将其看作是微型住房。这项研究涉及对社交媒体的分析、与主要人物的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以此建立微型住房的初步分类。论文的目标是将该运动置于更广泛的背景下,并为未来研究奠定基础。

协同规划努力解决诸如经济适用房和气候变化等复杂问题,传统上表现为政府主导的、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其中包括多种类型的专业知识。然而,在这些过程类型中,由于政府主导的合作能够重现现有的权力关系,具有的政策优先性,因此可能会限制非营利组织。在《以激进合作保护社区》一文中,作者使用芝加哥、华盛顿特区和丹佛的经济适用房保护网络的定性案例,认为保障经济适用房可以从“激进合作”中受益。作者将“激进合作”定义为一个致力于集体行动共同框架的行动者动画网络。这种方法通常由以社区为导向的非政府组织领导,旨在改变弱势群体进入城市的方式。参与者给合作带来了各种资源,包括资金、数据、监管权力以及投资组合的信息,以解决建筑层面和更广泛的政策挑战。

尽管中国城市重构期间居民大规模强制搬迁,但关于居民如何体验这一过程及其结果,并没有系统的概述。大多数关于中国城市重构的研究直接将强制迁移等同于逐出家园,这产生了负面含义。这种以负面为主的观点忽视了强制迁移对移民的多方面影响。《理解中国城市重构中强制拆迁过程的移民经历》一文旨在通过建立一个概念模型,以更好地理解移民在中国城市重建过程中的经历,其中事件的时间顺序及其背景是中心。将强制搬迁概念化为社会空间影响的过程,其随着时间产生不断变化,并将其作为在城市重组背景下发生的特定类型的住宅流动。因此,概念模型将强制重新安置的过程分为拆迁前阶段、过渡阶段和迁移后阶段,并研究在宏观与微观因素影响下,移民经历的社会、经济、身体、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概念模型用于构建既有文献中有关居民经历的分析,并随后确定文献中的空白,这应在未来中国强制迁移研究中予以解决。

《非物质性传承:住房消费的文化社会化》考察了当代中产阶级的住房愿望及其在家庭中的社会化。使用定性分析法检验了澳大利亚中产阶级房主对抵押债务的倾向。通过避免住房愿望普遍减少对住房偏好的影响,论文突出了多样化的购房方向,这表明中产阶级异质性在住房领域的文化形式。然后,确定了家庭内社会化如何影响这些不���的方向,包括通过父母指导和观察学习。这种非物质性的传承以不同的方式促进或阻止了财产投机,例如通过传授能力(例如住房文化)和投资信心,从而开始阐明阶级在加剧住房商品化中尚未充分探索的文化层面。随着时间推移,更清晰地理解文化资本的轨迹(以及它们与经济资本轨迹的相互作用),有望解释这些如何调整代际传递塑造不平等的方式。

具体文献信息如下:

1. Nethercote, Megan. 2019. “Caring Households: The Social Ties That House.”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6(3):257–73.

2. Batterham, Deb. 2019. “Homelessness as Capability Deprivation: a Conceptual Model.”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6(3):274–97.

3. Shearer, Heather and Paul Burton. 2019. “Towards a Typology of Tiny Houses.”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6(3):298–318.

4. Howell, Kathryn and Barbara B. Wilson. 2019. “Preserving Community Through Radical Collaboration: Affordable Housing Preservation Networks in Chicago, Washington, DC, and Denver.”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6(3):319–37.

5. Li, Xin, Maarten van Ham, and Reinout Kleinhans. 2019. “Understanding the Experiences of Relocatees During Forced Relocation in Chinese Urban Restructuring.”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6(3):338–58.

6. Nethercote, Megan. 2019. “Immaterial Inheritance: the Socialization of Cultures of Housing Consumption.”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36(3):359–75.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