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评议>> 社会热点议题>>

社会热点议题

黎文 为什么经济预测日益成熟但很难成功

2014-04-09 作者: 黎文

为什么经济预测日益成熟但很难成功

编译 黎文

文章来源于:《文汇报》201447日。

 

  经济预测在诞生以来的几十年里日益成熟,然而为什么至今没人真正精于此道?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日前出版哈佛大学商学院历史学者沃尔特·弗里德曼的新书《算命师:美国最早的经济预测者》(Fortune tellers:The Story of Americas First Economic Forecasters),回溯了经济预测如何被催生、如何发展变化的过程。

  我们如今所处的简直是一个被经济预测淹没的时代。银行、投资公司、政府机构等几乎日日发布预测信息——大到失业率、GDP增速,小至股市行情。“大数据”的出现更是助长了预测热潮,预测分析领域如今显得前途光明。在20世纪初,这些都还未成现实。当华尔街还充斥着散乱的投机消息、各种情报贩子和托儿时,人们很难想象美国经济可以被作为整体来分析。经济学其实也是很晚在学术界立足的,比如美国经济学会是1885年才成立的,而且主导当时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们并不关注宏观问题。

  弗里德曼的新书介绍了美国最早的职业预测者的故事,由此揭示了预测是如何成为政商界决策方式的一部分,复杂的经济建模是如何奠定基础的,预测的出现是如何与一场经济信息收集、传播方式的革命相伴而生的。弗里德曼笔下的“预测先驱”们都是在零碎和不可靠的数据中摸索,他们的工作尽管存在缺陷,但还是能更好地展示经济全景,给决策者提供借鉴。今天的经济预测比弗里德曼笔下的“先驱”们的预测缜密和复杂得多,然而,既然预测已经筚路蓝缕了多年,为什么还是没能预见2008年的经济崩溃和随之而来的衰退呢?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弗里德曼的书开篇谈到了史称“1907年恐慌”的金融危机,他认为这场危机催生了现代经济预测。这场恐慌是由海因兹兄弟试图垄断铜市场但最终失败而引起的。垄断计划的失败导致给他们提供贷款的机构纷纷破产并造成恐慌,恐慌又导致纽约银行界的连锁效应,一连串银行相继破产,道指下跌大约一半。更严重的是,华尔街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工业生产遭受严重打击,经济增长大幅下滑。这次危机令人震惊,而当时华尔街已经有不少人在尝试着预测未来,所以这场恐慌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可以帮他们远离市场骚乱的信息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第一个称得上“预测者”的是罗杰·巴布森,他在1907年后定期发布关于美国经济的预测。巴布森痴迷牛顿,他认为商业周期就是繁荣和萧条之间的定期震荡。这种认知当然过于简单化,但巴布森做了两件重要的事:首先,他稳固了“美国经济”这个整体概念,于是美国经济的不同方面通过系统的方法相互关联;其次,他推广了经济受商业周期影响的理念。这是很超前的,因为,“经济的繁荣和萧条在当时并不是被归因于任何形式的商业周期,而是被归因于命运、天气、政治图谋、新关税或地震等意外冲击”。巴布森的预测建立在历史不断自我重复的理念基础上,是对大量数据收集工作的一种反馈。他搜集并发布有关工业生产、移民、进出口贸易、大宗商品价格等数据,并形成一些时间序列图,以表示对整个经济表现的预测。这种大规模的信息搜集也是种进步。

  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提供给用户的数据也是一样的性质。与巴布森对宏观经济的兴趣不同,公司创办人约翰·穆迪更关注微观经济,他认为详细了解大公司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呈现经济图景。当时的公司通常不会透露太多信息,很多公司甚至不发布年报,投资者犹如迷失于汪洋,不知道自己的钱究竟怎样了。穆迪的主要贡献是扭转了这种局面。他开始定期发行一本包含大约2000家公司详细金融信息的手册,然后逐渐由数据拓展到预测。穆迪于1909年创办了评级机构,就发债公司的信誉为投资者提供建议。穆迪的主要观点之一是“未来价值”——有价值的公司目前的价值其实应该包含它未来可能创造的价值。预测的意义在这个层面上就显示出来了。

  要进行准确的预测,必须弄清楚哪些变量要考虑进去。欧文·费雪的深刻洞见在于,将货币供应量列为重要变量之一。他认为货币供应量和实体经济的变化之间有紧密联系,但他高估和简化了两者之间的关联,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货币主义”的根源。今天认为美联储印钞票就能应对经济衰退的想法也来源于此。费雪作为预测者的美名毁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他在大崩溃前夕还表示,股市已经到达“永久的高原”。弗里德曼认为费雪是他所写到的人中最有趣的思想家,因为费雪的货币理论以及债务和金融危机之间关系的表述即使到今天仍显得重要。

  费雪善于从失败中学习,在预测1929年危机失败后,他开始关注此前被忽视的债务的重要性,认为累积的债务会抑制经济复苏。虽然在预测领域声名扫地,但费雪作为经济学家还是挽回了名声。而且费雪非常执着,他坚持认为有些关键变量的确能解释商业周期。这种认识因为另一种依赖于更复杂的数据、历史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新方法而逐渐黯然失色。韦斯利·米切尔是这种新方法的先驱。米切尔比以前的预测者更慎重,他深知预测的局限性,也知道历史可能相似,却不会重复。米切尔在很多方面都是先行者,而且他标志着政府参与预测业务的开始。在1920年代,米切尔与胡佛关系密切,后者当时是美国商务部长。胡佛极力倡导政府应该尽可能收集和传播经济信息,他认为如果企业能获得准确的经济预测,就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有助于减轻繁荣和萧条周期中的过激行为。

  在预测这件事上,现在是否比过去更好呢?事实上应该说是好多了。自1980年代起,商业周期的波动也急剧减少,经济一直相对稳定,直到2008年。诚恳地说,美联储在应对2008年危机时的表现的确不尽如人意,但在缩短衰退时间、促进经济复苏方面是有贡献的。

  即便如此,过去15年华尔街的预测记录也着实难看。美联储没有及时发现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更别提想办法阻止,甚至当形势急转直下时,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2007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表示,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不会超出次贷领域;而摩根大通在雷曼兄弟银行破产前夕还曾预测认为,美国经济将在2009年轻松实现增长。其他没有被及时预测到的危机包括: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债务违约、互联网泡沫、常年通货膨胀。其实有经济学家预警过美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但是,包括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内的决策者,都执著地相信市场内在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所以漠视了这些警告。

  预测失灵的原因之一是,预测者使用的模型大都基于“历史会重复,过去可以指引未来”的理念。但问题在于,很多问题往往是过去恰恰未发生过的——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苏联解体、中国的改革开放等。所以预测模型有时候是失效的。预测者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爆炸。过去,管理者感受当地商业氛围,通过各种客户了解信息,然后基于这些信息而独立作出决断。投资者只要关注基本数据即可。现在,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人们至少在心理上很难做到信息取舍上的坚如磐石。

  奥斯卡·摩根斯特恩早在1920年代末就发现,经济预测事实上最终是在塑造其所预测的结果。预测越多,莫比乌斯带就越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说,预测者其实可以放松点。预测热潮真正讽刺的一点是,随着预测者越来越多,未来变得越发难以捉摸。

  (原文刊登于美国Democracy杂志,作者为New Yorker杂志专栏作家James Surowiecki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