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评议>> 社会热点议题>>

社会热点议题

王钦丽 促进大学生就业需全社会参与

2014-06-06 作者: 王钦丽

促进大学生就业需全社会参与

 

王钦丽

 

原文载于:《光明日报》,20140606日。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需要党委、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全方位促进大学生就业。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基础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注重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体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市场需求的结构,促使课堂、教材、教法以及老师的观念都紧紧围绕市场,从而解决就业增长与就业的包容性的问题。

要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更加直接地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中“以志愿定专业”的习惯做法。允许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调整学习时间,不一定均是四年学制。在大学的前两年,可让学生不分专业,学习相似的内容以打下知识基础;在大学时期的后半部分,可根据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有关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大学生的专业,进行相关领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

 

扎实完善就业政策是保障

政府要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机制,以保障大学生就业有“助”、创业有“路”。

首先,破除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要深化人事劳动、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鼓励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引导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就业。在整体教育投入的大盘子下,中央财政要增加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其次,加大规范力度,消除各种就业歧视与不公。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就业歧视的界定,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与监控机制,完善政策执行在横向与纵向上的权利配置机制,规范和制约用人单位的用人政策。

最后,积极培育规范、健康和法治化的各级劳动力就业市场。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探讨和实践,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同时,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包括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和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关键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高校党组织的协调合作,各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要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渠道和平台。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产业吸收的劳动力更多的是农民工,而不是大学生。要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还是要调整产业结构。

打破就业壁垒,引导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为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逐渐缩小行业之间尤其是国有部门和民营企业的待遇差别;社会组织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机构。必须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到社会组织就业。

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各个院系的基层党组织在学生群体中的广泛性和先进性,对就业困难的学生提供切实帮助和引导,即将提升其素质作为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的重点。

 

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是根本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心态,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剂良药。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增强就业机会。

转变“精英”意识,树立普通劳动者观念。大学生应摒弃“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转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降低期望值,拓宽就业领域。大学生就业时如果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某个或某些方面的期望值,就可以解决“发达地区人才过剩、边远地区人才不足;热门行业竞争激烈、冷门行业无人投考”等结构性问题。同时,广大农村、基层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巨大空间,可供大学生施展才华的空间非常广阔。

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更是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

 

培养和提升就业技能是前提

大学生要增强自身技能,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找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归纳起来,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就业技能:锻炼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数字表达能力,力争使自己的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完善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培养自己的决断能力,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大学生能从上述几方面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用人单位、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培养机制。同时学生本身也要不断更新就业理念,突破就业误区。要做到市场调节就业、大学生自主择业、创业和政府通过政策促进就业相结合。通过个人努力、各部门联合,共同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