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评议>> 社会热点议题>>

社会热点议题

新周刊 电视剧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2007-06-11 作者: 刘希平
自1970年代末至今的25年间,日益丰富的中国电视剧与中国社会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之间,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互动关系,一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史,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史。

  第一波之引进波1980-1985:透过“麦克镜”看见世界
  
  关键词:开放 走向世界 思想解放 民族精神 

  代表作:《大西洋底来的人》 《女奴》 《阿信》 《血疑》 《排球女将》 《上海滩》 《霍元甲》 《射雕英雄传》

  1980年代初期电视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但大多数电视节目现在看来基本上都是在宣传和教育,只有电视剧还能稍稍让人轻松一点,那些像《凡人小事》、《新岸》这样的国产电视剧至少有一个贡献:第一次把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带进了家庭。好看的电视剧集少得可怜,但由央视引进并译制的法国故事片《红与黑》在1980年播出后,在家里“打开电视看电影”成为家庭文化生活的重要一环,而出门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多半则是为了搞对象。

  那是一个开放的年代。自从人们从单位的电视机集体观看了邓小平出访日本和美国的报道后,大受震动。他们在看到了外国现代化建筑和老百姓富裕生活景象的同时,也很自然地觉得,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还有咱们自己的香港,这几个地方才是最先进文化的原产地。所以,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视剧基本都出自这三个地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电视剧带来了新的景象,也引起了许多以前没有的问题。“因为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必要的引导”,许多年轻人从1980年初播放的美国科幻系列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中没有学到多少科学知识,反而模仿片中人物,带着一种贴有商标的大墨镜“麦克镜”招摇过市,这在今天被称为有“时尚意识”的行为,加上一年后《加里森敢死队》里暴力及接吻镜头的被模仿,美国电视剧被严肃人士指为“不健康”而在中国电视里消逝,直到1986年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和1988年的《豪门恩怨》,都很健康。

  中国人真正爱上电视剧是因为日本和香港。讲述八佰伴创始人阿信个人奋斗故事的《阿信》的调子,与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很是吻合,故大受欢迎。今天各色励志培训火得不行,但看过这部片子的前辈则觉得,最好的教材还是《阿信》。另一部流行的日剧叫《血疑》,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偶像也可以是像百惠这样的弱女子(她患的白血病后来成了影视流行病),同时,它也为中国电视找到了一种屡试不爽的煽情模式,煽情大师倪萍、朱军所用的招数也基本无出其右。

  对于当时的电视剧,现在要来回顾总结的话,基本上可以这么概括:日本电视剧教会了刚从“文革”狂暴中走出来的我们如何享受温情、亲情和爱情的滋润,当然还有缠绵、絮叨和磨叽——这一点,和后来流行的日剧,其实是一路。相比之下,我们香港的电视剧则是刚硬做派。一家老小看《霍元甲》,没有不热血澎湃的,“万里长城永不倒”谁都会唱,还有《上海滩》里“浪奔浪流”,还有《射雕英雄传》的“依稀往梦似曾见”……等到卡拉OK进来,大家对着麦最早喷出的都是这几句,粤语也随之成为时髦。同时时髦起来的还有许**酷酷的表情,还有霍大侠的中分发型,还有大岛茂的大领衬衫,还有小鹿纯子发明却由中国女排升级的“晴空霹雳”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电视剧简直就是当年的生活教科书了——虽然这未必是我们的初衷。

  第二波之反思波1985-1990:透过“过去”思考现实

  关键词:改革 历史 宏大叙事 本土 传统文化

  代表作:《新星》 《篱笆·**》 《四世同堂》 《红楼梦》 《西游记》

  虽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多年,但拨乱反正的工作还集中在思想意识形态及国家政策的层面,黄金档电视剧目的安排很敏感,故很难配合及回应。央视第一套节目在1984年将播出时间改为全天播出的架势令很多人不理解:白天大家都上班,谁来看这些节目?那时的中国还没有西方肥皂剧那样的观众群。但此举不仅直接导致了综艺节目的出现和热播,而且也为中国电视剧后来的发展腾出了空间。

  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本土电视剧的“正史”,应该从1985年算起。1985年的《四世同堂》、1986年的《红楼梦》和《努尔哈赤》、1987年的《西游记》……中国本土电视剧在“历史”中找到了起跳的支点。但真正可以用“过瘾”来形容的电视剧却是《新星》。这部第一次创造了中国看电视也能看到万人空巷奇迹的电视剧的火爆(不掺水的收视率已高达92%),说明老百姓关心的说到底还是身边现实中的
社会大问题。因为这个剧,周里京塑造的李向南基本上为改革家做了一个形象上的定位:有魄力有眼光而且亲民,作风上说少做多,和保守势力敢硬碰硬,体型偏瘦但精干,表情上则严峻、深沉。虽说这一形象曾让很多形象比较土的乡镇“农企”有点难堪听起来像是笑谈,不过,后来电视剧里正面的改革家倒的确很少有胖子,可见这部片子的影响力。以《新星》为标志,中国普通老百姓对现实政治题材的喜爱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也为也是此类题材的电视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绝迹于中国电视荧屏的开始。这种情况的不良后果就是:等到15年以后我们看到《大雪无痕》和《黑冰》等比较尖锐的现实政治题材的片子时,已经有点不习惯了——电视剧拍这个,是不是太严肃了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看《红楼梦》看《西游记》看《四世同堂》,便觉得轻松而且有益。这几部作品已证明是中国电视剧的经典,该说法的不容置疑,仅从《红楼梦》和《西游记》每年都会在各级电视台平均重播一次的“奇闻”就可见一斑了。

  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围绕这个主题的电视节目多了去了,但电视剧能超过《四世同堂》的肯定没有。检验的标准很简单:《四世同堂》让冠小荷和大赤包成为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的口水名人,他俩出现在当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时候可是一片欢呼啊,而现在的重大题材电视剧有这个能耐吗?

  第三波之平民波1990-1996:透过“日常”发现生活

  关键词:平民化 日常生活 反崇高 审美趣味

  代表作:《渴望》 《编辑部的故事》 《围城》 《公关小姐》 《过把瘾》 《一地鸡毛》 《外来妹》

  现在迷上《性与都市》和《老友记》的都市白领当然不会知道,中国电视剧早在1990年代中期就有过一波都市片的浪潮。这是广东电视界对中国电视观众做的一件很受好评的事情。以《公关小姐》、《广告人》和《情满珠江》为代表的都市商战题材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后,人们对都市白领尤其是女白领的形象和生活产生了浓厚兴趣。那时,因为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整个中国都在“南下”,以广州、深圳为基地的南派文化在1980年代“北伐”成功后再次变得很吃香,一方面是“外来妹”所表达的底层关怀,另一方面则是白领“公关小姐”的身份诱惑,电视剧里都市形象开始充满活力而又洋气十足。

  如果说“脸谱化”、“概念化”这些评语放到这些电视剧名片上其实也说得通的话,那么,透过更为真实、朴素的手法去发掘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魅力,则是这个时期中国电视剧的主旋律。这一方面的代表作,大家都知道,是《渴望》。2002年这部电视剧重播时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么烂的片子当年怎么会万人空巷(中国人当时真的会大面积夜里闲得没事干?),怎么会引起全
社会的广泛讨论(中国人当时真的会为了刘慧芳、宋大成和王沪生谁好谁坏争得面红耳赤?)……其实,《渴望》再烂,它也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跟老百姓生活靠得最近的片子。以前看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而《渴望》里的事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事。家长里短、恩怨纠葛的无聊、琐碎和平淡,成就了《渴望》,也成就了老百姓一地鸡毛似的平庸的快乐权益。好人一生平安,俗人一世幸福。

  关于
社会政治的宏大叙事剧在《渴望》平民风格的横扫下几乎遁迹,相反,《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一地鸡毛》这样的片子,成就了小人物得志和得意的舞台。这些电视剧的意义——据有关专家说,表现为深刻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平民化进程。这样的道理一般人不懂,不过大家清楚地看到了一个变化:影视圈不再是美女帅哥的天下,葛优这样一个长着一副反面人物模样的人原来也能如此可爱而有魅力。1980年代中国电影和电视推出的绝大多数俊男,被一个窝窝囊囊的李东宝给灭了,李东宝还让男人相信:一个男人不必长得漂亮,有智慧就足够了。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革命,很快就得到了女性的支持。后来,她们特别补充了两点:幽默和足够的钱。

  第四波之戏说波1996-2001:透过“戏说”体验娱乐

  关键词:戏说 历史 娱乐 情景喜剧 搞笑 媚俗 解构

  代表作:《戏说乾隆》 《宰相刘罗锅》 《还珠格格》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刑警本色》 《永不瞑目》 《重案六组》

  所以男人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起劲地赚钱去了,一大帮1980年代的万元户的资产升级和身份转型,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这批平民英雄的崛起,以及围绕市场经济的深入而出现的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为1990年代中国电视剧审美趣味的转变——娱乐化,提供了强有力的
社会支持。

  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海派搞笑剧《济公》虽然火爆却没能成市,但只过了不到10年就形势大变。先是比《济公》高雅得多有趣得多的“情景喜剧”的流行,尽管《我爱我家》这样的片子也常常会让大家觉得“贫过了”,而其明显的媚俗倾向、露骨的商业诉求和八面玲珑的市侩风格,也多受到精英们的痛斥,但其在开拓电视剧类型化的路子上所作的贡献之大,也得到了越来越宽容的百姓的宽容——娱乐嘛,不必较真了。

  本身没有多少娱乐精神和幽默感的乾隆皇上万万想不到的是,他死后200年竟然会对中国百姓的娱乐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以港产巨制《戏说乾隆》为代表的娱乐搞笑片在1990年代中期的风行,为后来电视剧屡骂屡火、屡批屡旺的“戏说”浪潮掀起了第一波恶浪,直到1999年《还珠格格》把中国大陆屏幕搅得嘻嘻哈哈、疯疯癫癫,人们终于明白,电视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中国最大众化、门槛最低的娱乐平台(至少在网络还没有风行的时候)。同时,专家以及电视业内人士也注意到,“戏说”类电视剧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些片子上演的完全是一种拿历史开涮的宣泄性游戏,一来给观众提供一种解构以往历史理念的颠覆性快感,二来,也使当代人日益严重的生存紧张感和压力感得以释放。

  看起来,同不同意这种说法是一回事,但接不接受这种现实就没什么选择的余地了。

  与“戏说”看上去完全不是一路的警匪剧(内地的标准术语叫“公安题材”),此时也加入到中国电视的娱乐大潮之中。此类电视剧一度火到要广电总局下文禁播或慎播的程度——因为来自警局的有关资料显示,很多犯罪活动不少就是这些电视剧剧情的克隆和翻版。警匪剧变成了犯罪教科书,这个责任应该谁来负?但片子本身还的确好看,不仅故事越编越好看,到后来有陆毅、苏瑾这样的俊男美女加盟,整个片子一下子又有了无敌的时尚感。国家形象、政权力量和
社会正义等主旋律为警匪故事提供正统包装,而犯罪奇观、生死考验的主料配以男欢女爱的佐料,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中国特色的娱乐的特点所在。

  第五波之都市波2001-2005:透过“时尚”消费都市

  关键词: 家庭伦理 都市 白领单身专业人士 享乐主义 消费气质

  代表作:《空镜子》 《结婚十年》 《中国式离婚》 《性与都市》 《老友记》 《蓝色生死恋》 《律政佳人》 《大长今》 《绝望主妇》

  喜欢《空镜子》、《结婚十年》和《中国式离婚》的人,早年的电视剧经历基本上都与琼瑶式的缠绵爱情故事有关,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成熟了,虚无缥缈的浪漫幻想,也就很自然地演变成对家庭伦理纠葛的反刍。这类片子没完没了地赚取着他们的叹息和眼泪,也撩拨着他们的梦想和激情。但关上电视机,现实早就不属于他们。

  除了老少咸宜的《蓝色生死恋》与《大长今》,拜盗版碟所赐,那些来自异邦的电视剧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都市寂寞白领疲惫的心。到了后期,高级压缩碟的出现,更使一晚十集甚至更多成了可能——他们按得最多的不是“播放键”,而是“快进”——此时中国的一切都在快进,城市建设在快进中模仿巴黎、纽约,经济发展在快进中赶超日本、韩国,而显然地,这些异邦电视剧非正常渠道的引入,却使中国都市人在生活方式的更新上先人一步。

  有没有注意到《性与都市》改变了中国餐厅的装修格局?越来越高的天花,四处飘荡的帐幔,迷幻而不动听���音乐,黑色衣裤的服务生,还有越来越难以下咽的食物,中国的新晋格调餐厅(如X港小镇)摆明了是纽约St.Geroge餐厅的粗劣模仿版。有没有注意到《老友记》之后异性合租成了潮流?甭管这异性是来城里叹世界的乡下表妹,还是早已兴趣全无的前度男友。

  这些电视剧还成功挽救了在中国一些即将堕入深渊的职业或人群。以前谁会觉得女律师与男医生性感?《律政佳人》与《仁心仁术》改变了这一点,《性与都市》挽救了三十多岁熟女、女作家、男消防员、男外卖员的公众形象,《绝望主妇》则让更老的女人开始进入男人的审美视野,园丁成为一个让人爱欲荡漾的职业。《大长今》播出后,厨房里帮工的小保姆腰板都开始挺直。还好《六尺以下》(《Six feet under》,讲述殡仪馆家族)在中国不大流行,否则殡仪馆扛尸工都能成热门相亲对象。

  这些制造相当精良(绝不比大多数中国电影差)的电视剧中所蕴涵及催化的都市消费主义潮流,已经使之超出了一般电视剧的概念范畴——旧词“肥皂剧”早已不能涵盖得了。部分水准之作如《性与都市》更能成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的参考对象。但这些并未成为中国白领增长智慧改进习惯的理由,他们只看得见时尚,以及背后的消费讯息——身材五短又丰满的女人也敢学Carrie穿碎花长裙,背后看去像花,不过是被台风掀翻了的。师奶们偷学《绝望主妇》的衣着与打扮,幻想着天下掉下个俊园丁。《大长今》的播出更是带动了韩国菜与韩国游的全面风行,这一点,恐怕是韩国观光公社想都未曾想过的。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