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评议>> 社会热点议题>>

社会热点议题

陶东风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文教育的支撑

2007-05-28 作者: 陶东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经历了几何级数的迅速增长。众所周知,在我国,文化原先一直属于事业部门而非产业部门,改革开放初期也仍然如此。大约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文化的产业化进程开始启动。198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产业统计的文件把“文化”列入第三产业,这是政府在文化的产业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此后文化产业化进程加快,而学术界文化界则有相应的“以文补文”等理论探讨。到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政府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居民增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旅游等消费,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推动文化、体育、……的产业化”,“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已是呼之欲出。1998年,文化部专门成立了文化产业司。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写道:“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名正言顺地首次写入中央文件,这在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笔者以为值得关注的是,政府的重视与市场的需求深刻地刺激与影响了学术界、教育界的走向,特别是人文教育的体制与内容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对于近年来的大学人文教育稍微熟悉的人都不难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大学的人文教育产生了重大冲击,它实际上已经导致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系科的重大调整以及人文教育内容的深刻变化。许多著名的大学教授开始纷纷谈论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许多高等学校开始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或相似的机构(目前文化部确认和挂牌的有六个),开始开设文化产业方面的培训班、进修班,更有相当数量的学校把原先的中文系(或文学院)干脆改名为“文化传播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等等,其招生的比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文专业逐年减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以及相应的人才需求的激增,出现了大量新兴的文化产业类学院/学校以及相关专业,这类学院以及相关专业的设置,为文化媒介人阶层的培养与壮大提供了制度性的重要保证。与那些传统类型的文学艺术院校/专业相比,文化产业类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文化与经济的复合型人才,是未来的“文化白领”、“文化资本家”阶层。传统的人文教育基本上不涉及学生的经营能力、市场意识与管理能力的培养,也不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只开设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课程,而文化产业类的院校/专业则非常突出学生的文化产业化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重在操作。在人才的知识构成中,经营与科技方面的内容比例大大提高,其课程设置的共同特点是:以经济类、管理类以及技术类的课程为主干课程,以人文类(包括文学、艺术、美学等)的课程为辅助课程,其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能够把文化/文艺转化为产品并推向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但是必须指出,所谓“复合型”人才并不是大杂烩,而是以经营能力为核心、以人文素质为根基的特殊人才,说得更加直白一些,这些人才的特点在于能够凭借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素质修养,成功地把文化艺术产业化、市场化,把它们转化为商品。其中人文底蕴是保证健康的文化产品产出的基本条件。这也是文化产业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文化产业虽然是产业,但却是特殊的产业,其文化的属性绝非可有可无。文化产业的目的不仅仅是经济上成功。不仅仅是盈利,而且也必须肩负起培育公民良好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审美趣味的任务。这样,文化产业不仅需要把文化转化为产业,而且需要让文化返哺产业,提高产业的文化道德含量。这才是真正的互补和双赢。

  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无论是高校文化产业的办学理念,还是市场上的实际产品,都体现出明显的经济霸权主义和利润挂帅的倾向。商业上的成功是他们追求的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此类专业的招生广告语中总是充满了对于财富、金钱、地位的想象并以此吸引招生对象。诸如某名牌大学文化产业培训班的广告词:“时代华纳+××大学知名教授学者+总裁 精华课程+实际操作——联合打造”、“个体、股票、房产后,中国人创造财富的第四次机遇”、“后网络时代——内容为王,文化产业。先行先富先潇洒!”这些广告语所突出的是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就国家而言)以及地位、财富、成功、享受(就个人而言)两方面的意义,发展至上的指导思想与发家致富的欲望想象决定了它与当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类似葛兰西意义上的“共识”。人们普遍把“产业”当作“文化产业”的核心词,而“文化”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修饰语,是赚钱的工具,而不是目的,甚至赤裸裸地认为进军文化产业的意义在于“先行先富先潇洒”,实现你成为“成功人士”与文化资本家的梦想。

  这样的定位和理解决定了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不可能有较高的文化含量。相反,这里所散发的强烈的铜臭味已经远离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这一点在那些无度地渲染暴力和血腥,一味追求奢华场景和视觉盛宴,不但没有健康的人文底蕴而且连道德底线都不能坚守的所谓“大片”中暴露无遗,同时也在满大街可见的赤裸裸地崇拜权贵蔑视底层的广告中暴露无遗)。这也决定了文化、文学艺术以及美学等人文教育的极度边缘化处境和辅助性地位,在文化产业兴起并大举冲击中国的人文教育体制、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同时,传统的人文教育以及人文知识分子在急剧萎缩。在这里,我不想否定文化产业以及相关教育行业兴起的意义与重要性,而只想指出:我们的人文教育应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的相互支持关系,而这种“支持”有时候恰恰表现为人文教育中对于赤裸裸的市场拜金主义的警惕与批判。

  我国的公民素质不高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这种合格的公民是健全的民主社会与市场经济所必须的,但是,这样的公民教育曾经被文革时期的“阶级斗争教育”所败坏,同时又受到今天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的腐蚀。所以,当我们看到以培养独立的、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文知识分子而著称的著名高等学府打出赤裸裸的、充满总裁崇拜、地位崇拜、财富崇拜的招生广告语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庆幸还是忧虑?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