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问题的社会学视角
涂炯
前文何怀宏教授的新纲常理论从哲学角度诠释如何再建道德伦理体系。道德问题近些年也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热点。从涂尔干开始的社会学传统倾向于把道德问题跟社会结构社会体系联系起来。这样的视角更有利于解释当代中国的诸多道德或不道德的问题。
无论是小悦悦事件,碰瓷问题,还是媒体报道的无数医院见死不救事件,除了道德谴责,社会学会思考这些问题的深层社会源头。当公立医院变得商业化,以赢利为目的的医院施加压力给医生,病人欠费或逃费发生后,对施救医生进行处罚,医生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变得犹豫。当社会执法机构不能防止人们的善意行为被敲诈,路人在遇到倒地老人时变得犹豫。当慈善机构被报腐败,善款被挥霍的时候,社会的捐助欲望受到打击。人们的善心找不到放心的表达渠道,很多人不得不收起善心以自保。
当今中国社会不缺乏善心。经媒体报道的各种灾难事件和需要帮助的个人大多得到社会捐助,年轻人排队在献血车前的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和慈善活动中。但是各种极端不道德的行为依然时刻发生。社会学思考是什么社会原因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商业化的公共服务?尚不发达的社会团体和市民社会?无效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力度?
前文“街头‘假摔’是张道德试纸”从社会学的角度更应该说“街头‘假摔’是检验社会运行的试纸”。社会体系给人们出了好多两难困境,社会学应该思考如何变革社会安排减少两难困境的出现,如何做好制度安排以激发人们的善意。如果我们的社会机构(治安、法律、监督等)能保证人们的救助行为不被敲诈,一个人倒在路上会有好多路人伸出援助的双手;如果我们的医疗费用不是如此高昂,人人都有放心的医保体系,受伤的人会及时地被送到医院;如果医疗机构改变赢利模式,医生被鼓励尽全力抢救每一个病人,不论贫富,送入医院的伤者会得到及时救助;如果我们的慈善机构公开透明,有公众监督,甚至把放心的捐助机会放到社区(比如发放捐物袋到社区,定期主动收取),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表达善意。当然这些假设需要详细和缜密的社会制度安排。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但只要开始,改变总会慢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