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能破解人文研究困境吗?
张小溪
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应用,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作为新型的文理交叉研究领域而诞生,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深入应用于传统的人文研究与教学领域。数字人文研究项目和研究团队通常由传统人文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组成,其中人文领域包括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学、人类学等,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文学科发展提供全新的角度和解读。近年来,运用数字技术、多媒体手段进行文学研究和教学成为很多人文主题学术会议的亮点,这表明,人文领域困境虽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但科技的介入能够为其带来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希望。美国很多大学建立了跨学科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其中斯坦福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就是其中比较前沿的一家。
利用数据库传播古老手稿知识
在过去十年中,斯坦福大学的数字人文研究已经成为该校的特色之一,越来越多的教授和学生开始对这种新技术和古老人文的结合产生兴趣。该校还于2010年建立了斯坦福文学实验室(The Stanford Literary Lab),开设“计算机+X”(CS+X)课程,让学生能够将人文和计算机科学课程结合,今年秋天还将开设数字人文的辅修课程。斯坦福大学英语系教授伊莲·特里哈恩(Elaine Treharne)介绍,目前,学校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院系里有一批优秀的数字技术专家。
特里哈恩是一位中世纪英文手稿研究专家。她与该校编程、影片制作和数字化团队合作,新开设了在线手稿训练课程“向深处挖掘:制作手稿”(Digging Deeper: Making Manuscripts),旨在向课堂外的学生分享专业知识。自2015年1月开课以来,已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大量网友的参与,希望能够得到系统训练的参与者还可以通过完成阅读作业、短篇翻译和自我测试等最终获得一份来自该专业的认证。同时,她还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制作了一个11—12世纪手稿在线数据库,一旦该数据库完成,将会对特定时期手稿的搜索和查阅有非常大的帮助。
数字化使人类更接近经典
在特里哈恩看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那些中世纪的手稿所携带的,不仅仅单纯是几百年前人们的记录,通过分析手稿上不同的字体、模糊的墨水印迹、涂鸦、干皱的纸张,甚至是斑斑血迹,都能让人最大程度地还原当时的历史画面。直到13、14世纪,当时的人们还以动物皮制书,因此每一页都有光滑的一面和粗糙的一面,有时候通过分析材质也可以判断手稿的来源,但前提是需要训练有素、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才能够辨别那些浩如烟海确有细微差别的文字。特里哈恩通过斯坦福在线课程,将会展示第一批欧洲手稿如何制成、其内容如何以及揭示了怎样的欧洲文化。
在过去30年的研究、教学和写作过程中,特里哈恩接触过成千上万的经典文本,其中有颇具神圣意味的珍藏本,也有普通的手稿。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世纪的手稿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以某种方式和历史人物对话,帮助我们理解过去及其与现在的联系。特里哈恩介绍,在线课程中将会出现非常珍贵的藏本,基本都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的馆藏作品。通过网络,参与者能够欣赏到原创的诗歌文本、乐谱等各种经典文献,其中包括拉丁文、古体英文、法文和其他欧洲语言。通过在线视频,参与者能够非常近距离地看到手稿保存的全过程。
特里哈恩现在还负责管理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的一个项目“全球趋势:文学网络文化,1050—1900”(Global Currents: Cultures of Literary
Networks, 1050-1900)。她介绍,该项目将手抄本的研究范围扩展至世界各地,同时,也在探索如何让计算机帮助阅读中世纪手稿。她认为,在数字化时代,历史手稿研究前景一片大好。世界上还有成千上万的手稿没有被研究,我们只是仅仅接触到了很表面的一小部分。
为科技提供“反向的力量”
这种类型的跨学科发展的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有利于缓解美国近年来人文学科经费紧张的困境。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资深项目管理人员约翰·D.考克斯(John D. Cox)对本报记者说,虽然有部分人文类的学校和专业已关闭,但仍然要客观看待人文研究的发展前景。他表示,近几年,国家人文基金会得到的资助反而呈上升趋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并不是所有人文研究都陷入困境。他认为,人文领域的学者应当扩大视野,注重人文学科与新科技相结合的这一发展趋势,多利用科技手段辅助研究。
然而,这种跨学科发展也引来了质疑的声音,如数字化的过度介入破坏了那些最纯粹的阅读和思考,从而影响到人文研究最核心的部分。对此,斯坦福大学英语系主任盖文·琼斯(Gavin Jones)提到了“反向的力量”,即科技带给人文发展的机遇,同时,人文也带给科技创新的力量。即使是以科技发明著称的硅谷,员工们也不是整天都坐在工位上编程,而是以新的方式融合知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取得成就,甚至改变世界。他表示,文艺复兴时期的匠人们往往文理兼修,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期待的,在当下实现一种新的“文艺复兴”。
中国社会科学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