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报》重点报道回顾
作者:唐红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29日第686期
原题:写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壮丽篇章 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报》重点报道回顾
2014年,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65周年华诞,新中国65年的辉煌成就激励全国人民携手共进、继往开来。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吹响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嘹亮号角。
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报》迎来创刊5周年,秉承5年来的发展经验和创业精神,我们履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应有的使命和责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为人民做学问,深入解读国家大政方针,及时报道学界最新动态,深入研究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立足学术,报道中国,观察世界,书写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壮丽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报》感谢广大读者和作者一年来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你们的支持和信任将转化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巨大动力。
特别报道
201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65周年华诞。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本报以“学术视域下的中国道路(1949—2014)”为主题,用4个整版的篇幅,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学、哲学、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视角,立足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解析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根基。
报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从提出“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论述中国道路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中国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卫建林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阐释了中国道路就是和平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脚走出来的道路;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道路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从来不是按图索骥,而是结合自己的国情。
“中国道路既体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要求;既尊重一般规律,又充满首创精神;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意义;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宇的这段从经济学视角看中国道路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外学界对中国道路的肯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将中国经验中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内容贡献给人类社会”。意大利驻华使馆参赞饶塞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目共睹。提到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就必须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我也对中国新的领导集体进一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十分期待。”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这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尚属首次。有分析认为,选择这一主题反映出执政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重大政策考量。
围绕此次全会精神,本报于10月31日以“聚焦十八届四中全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重磅推出3个整版报道。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程恩富,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梁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公丕祥等20余位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法学、政府管理、廉政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视角,解读全会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价值取向。
在《以党的领导推进依法治国》、《论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 从严治党》等文章中,学者们表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良法善治: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理政之道》、《中国法治建设将丰富和发展人类法治文明》、《由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迈进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发展道路》等文章中,学者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法律制度实践相结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伟大实践中,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条件的法治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评论
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报》“评论”版围绕国内外重大学术和时事问题,集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评论,受到学术界、舆论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引领正确舆论方向、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大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评论”版就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组织刊发系列文章,其中武力《中国改革走的是正确道路》(8月4日)、姜辉《邓小平“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8月11日)、樊建新《澄清对邓小平理论的四个错误认识》(8月22日)等文章,对理论界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了正本清源、纠偏导正。
这一年,“评论”版对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展开重点批驳,如北原《对“三年困难时期”人口非正常死亡问题的若干解析》(9月22日)、孙经先《驳洪振快〈有关大饥荒的新谬说〉》(12月5日)、何秉孟《美国新自由主义模式:通往灾难之路》(4月14日)、刘书林《理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三条主线》(5月23日)、苏全有《为民国学术热降降温、消消毒》(12月8日)等文章刊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各大网站纷纷转载,《求是》、《红旗文摘》、《马克思主义文摘》等刊物也多有摘编。
在思想战线和舆论斗争方面,“评论”版坚持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发声亮剑。9月以来,围绕人民民主专政问题,组织刊发了系列文章——王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标签不能乱贴》(10月10日)、张乾元《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证》(10月27日),等等。这些文章清晰而准确地阐释了人民民主专政与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改革开放等各方面的关系,同时对理论界一些企图混淆视听、偷换概念的言论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评论”版成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舆论阵地。
“评论”版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发展大局,刊发了柏维春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凸显中国特色》(2月28日)、陈飞翔的《货币政策稳健与否检验改革决心》(7月25日)等文章,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11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报告发布后,成为期刊界、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我们就此刊发多篇文章,引起广泛共鸣,成为推动建构科学、合理、公正评价体系的重要契机。
学海观潮
自2014年4月起,本报推出“学海观潮”栏目。每期以整版报道的形式,通过深入、透彻的学术讨论,释疑解惑,辨明是非,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目前已刊发34期,重点推出的报道包括:《跟着西方民主模式走 路只会越走越窄》、《历史虚无主义“重写历史”有何诉求?》、《大陆新儒学思潮平议》、《欧洲一体化与分裂运动的双重逻辑》、《让孔子直通古今是不现实的——从中国政治思想史视野看“儒家宪政”论思潮》、《正确对待近代史研究中的“两个30年”》、《平庸之恶:对显而易见的恶行却熟视无睹——阿伦特和斯坦尼斯对纳粹之恶的反思》、《以时代精神引领学术与思想良性互动——如何看待“学术与思想之争”》等。
“学海观潮”报道刊发后,引发主流刊物关注。《美国的基金会:承担美国政府不便出面的任务》及《李殿仁: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我们的历史根基》先后被中央刊物收录。很多报道被凤凰网、光明网、大公网、求是理论网、人民论坛网、海外网等媒体转载,并在新浪微博、凯迪网、天涯论坛等网络社区引发热烈讨论。一些网友表示,读完报道,使他们释惑很多,纠正了以往心中的错误认识。
学术界对“学海观潮”栏目给予高度赞誉,一位学者致信本报“学海观潮”版:“好多年没有看到这么富有哲理的文章了,现在读来倍感振奋,这说明我们党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有一批人真正为党兢兢业业工作,为党的前途、为党的发展着想。”
学术评价
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事关中国学术发展的方向和前途。2014年4月18日,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评价”版正式刊出,每月两期。
首期头条文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撰写的《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文章首先提出了现行评价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过分偏重量化指标,脱离科研实际,人为因素干扰,缺乏导向性。以此为基础,文章又提出了构建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理论引领与学术本位的关系,立足中国与走向世界的关系,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最后,文章提出了深化学术评价体系改革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强化学术期刊的评价功能;丰富学术评价内容和手段;建立独立、公正、权威的学术评价机构。文章一经刊出便引起较大反响,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求是理论网等各大网站均有转载,使“学术评价”版一经面世,便迎来开门红。
“学术评价”版自开栏之日起就得到了学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所刊发的文章也给很多学人带来了启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学见致信说:“‘学术评价’栏目所集萃的文章,或探析中国学术界评价机制的内在缺陷,或注重构建健康的中国学术评价体系,或立体窥视当代中国学术生态之现状,等等。作为学术界的一位青年学人,每每读到这些内容,心灵上总会产生强烈的震撼,让我在浮躁中沉稳,在功利中宁静,抒写好自己的学问人生。”未来,“学术评价”版将继续努力,根据学界同仁提出的良好建议进一步完善版面内容。
独家报道
2014年,本报“独家报道”栏目不仅关注社会发展现实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如“中国‘空心村’调查”、“三个1亿人”系列报道、“扶助‘失独’家庭”、“地面沉降:大地的忧思”、“垃圾之痛:可虑的未来”等,而且将目光投向被较少关注的冷门学科——濒危语言,连续推出“濒危语言系列独家报道”。
围绕“三个1亿人”问题,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分赴辽宁、内蒙古、北京、陕西、四川、湖北、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等地,探访“三个1亿人”生活现状,了解各地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已经取得的成就,并就其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走访学者、寻找对策,连续推出三期独家报道。
在城镇化和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失独”家庭物质、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如何得到保障,未来何处安放?本报记者走访南通、武汉、青岛三地,与“失独”家庭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的切身处境和所思所想;同时,约请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寻求“失独”家庭问题解决之道。
自2014年7月起,本报记者深入我国内陆、边疆,踏访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分布较为集中的东北、西北、西南、华南等地,了解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中分布在我国境内的濒危语言使用现状,相继推出“满通古斯语族”、“藏缅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等系列报道,梳理我国濒危语言研究现状,探讨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濒危语言研究理论体系,呼吁学界加强濒危语言调查研究,抓紧濒危语言资料的抢救和保存等。
“濒危语言系列独家报道”刊发后,受到语言学界广泛好评,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阿尔泰语言分会会长呼格吉勒图说:“没有哪家媒体能以这么大的篇幅来深度报道濒危语言的现状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对这个冷门学科的报道,体现了学术担当,对中国语言研究具有重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孙宏开告诉记者:“看到濒危语言系列报道,我们这些研究语言的学者感到非常振奋,《中国社会科学报》所做的该系列报道非常有价值、非常有必要。”整个系列报道将于2015年1月刊登完毕。
“学术反思”系列报道
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反思。在研究土壤更加开放、研究视角更加多维、研究方法更加新颖的当下,在学术评价机械单一、研究思路趋于程式化的今天,作为“天下之公器”的学术,在其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反思。
自2014年下半年,本报推出“学术反思”系列报道。学术批评何以沦为披着学术外衣的争利“利器”?学术成果质量与数量何以相差悬殊?在本报刊发的《让学术批评回归本位》报道中,学者们呼吁学术批评需遵循“同情之理解,敬意之交锋”的原则。在《学术成果问题根源于“评价体系”》报道中,本报记者通过对北京、上海、广东、湖北、山东、陕西、青海、甘肃、江苏、吉林等地100余位学者展开的“学术成果问题反思大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成果现状令人忧虑。“原始创新、重大创新成果少,而应用创新、移植创新多,低水平重复研究多”,对于这些学术成果中显现出的共性问题,学者们呼吁,一方面亟须改进、优化当前饱受诟病的学术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学者也应提升自身的学术道德水平。同时,做学问时,要坚持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专门化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等。
未来,本报还将继续推出该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交叉研究”系列报道
2014年,本报“交叉研究”栏目共刊发23期,在向学界介绍当前交叉研究现状的同时,还多视角探讨交叉研究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其发展之道。
比如,不仅刊发了从宏观层面探讨我国国内当前交叉学科研究的难点及热点问题的《我国交叉学科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破除人才培养瓶颈 开垦交叉学科沃土》等报道,同时还深入探讨了计算社会科学、神经语言学、生物考古学、经济地理学、灾害社会学、经济伦理学、纪录语言学、法律人类学等当前正在我国兴起的多个具体交叉研究学科的发展现状,梳理这些研究中面临的疑惑和困境,与学界一起推动我国交叉学科可持续发展。
在报道中,学者们纷纷呼吁,我国要发展交叉学科、推进交叉研究,亟须解决的是学术管理机制、学术评价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桎梏和弊端。
大家印象 为人民做学问 青年学人
老一辈学者是学术界的宝贵财富。2014年,本报“大家印象”栏目共为43位80岁以上的学者拍摄学术影像,撰写学术人生,为年轻学人树立治学典范、带来治学启发。《张卓元:一辈子与“价值规律”打交道》、《傅璇琮:我这个人是做实事的》、《吴易风: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阵地》、《卫兴华:“我还正在燃烧呢”》等报道,介绍这些学界前辈在学术上的不朽伟绩,书写他们潜心学问、甘于寂寞的人生境界和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治学精神。
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社会所需、为人民所需做学问,是最有生命力的学问。2014年,本报“为人民做学问”栏目继续书写社科界专家学者深入基层、服务人民、创新理论的新篇章,刊发了《彻查“慰安妇”问题对人类文明史极其重要——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苏智良》、《“十年磨一剑”:探究动物疫情危机管理之策——记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教授李燕凌》、《“走读东北成为我一生的坚守” ——记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禹浪》等共30期报道,记录社科学者为人民探索研究真学问、使科研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的治学担当。
青年学者是学术之未来。2014年,本报 “青年学人”栏目已刊发30期,书写青年学者虽年轻却大有作为的治学成就。《修炼“经济学直觉”——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盛斌》、《透过怀旧现象看社会变迁——记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赵静蓉》……在这些青年学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后劲和辉煌未来。
特别策划
2014年,“特别策划”围绕学界关注热点,约请海内外知名学者,组织高质量稿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专题。
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以“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中国”为题,组织学界缅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彰显和挖掘邓小平理论的当代价值,力图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研究;为纪念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特别策划”推出“甲午战争120周年祭”,从不同角度重温甲午战争历史,引导人们从中吸取教训,珍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机遇;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以“公祭,以国家的名义”为题,回顾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造成的苦难史,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法西斯暴行,提醒世人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的言行保持高度警惕。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新举措,是推进我国国际经贸投资合作的新平台、新抓手。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特别策划”推出“‘一带一路’构想:大战略、新开放”、“古道新篇:从亚欧陆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等专题,从学术视角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这一伟大战略构想;推出“马克思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专题,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建言献策;推出“改革攻坚中的新型城镇化”、“网络安全与国家治理”、“积极应对雾霾天气”等专题,探讨改革发展进程中事关民生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
“特别策划”不仅立足本土,还放眼全球,推出“北京APEC峰会:亚太合作新起点”、“国际关系视野下的东亚体系变迁”、“欧盟东扩 踯躅前行”等专题。
2014年,“特别策划”以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想、古今的交汇,化育出一片学术智慧的涌泉。未来,让我们携手共铸学术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