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对话”精彩片段回顾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对话版秉承“高端、前沿、精英”的定位,以人物专访为主,邀请海内外各领域知名学者、政界领袖和专家共同探讨学界新动态、新成果,关注热点议题,谈经验、论哲思、抒期望、表建言,百花齐放,各美其美。冬去春来,本版现摘录2014年对话精彩片段,与读者再忆睿智与激情。
论·古今
满铁:日本侵华铁证
与其他列强相比,日本打造满铁,不能不说是为侵华灭华而使出的险恶一招。中国著名史学家胡绳曾指出,满铁名义上是个股份公司,实际上是日本政府直接管理下的一个经济侵略机构。历史表明,满铁是日本官民一体和“文武双全”的综合侵华实体,是强贼钻进中国肚皮建立起来的庞大而独特的侵略机构。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解学诗
《中国社会科学报》1月8日
不平等现象加剧是新兴国家面临的一大挑战
如今世界愈加多极化,权力更加分散,有了更多的全球合作与协调,像美国这样的特殊利益体或许很难建立一个以牺牲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为代价的全球经济体系,这有利于全球化的公平。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中国社会科学报》4月28日
资本主义正在走向不确定的未来
从现代资本主义体系的法律中,我们可知,工人被“合法”地赋予了自由签署合同的权利,但从未被真正赋予支配自身劳动收入的生产资料所有权。所以,工人被迫“自由”地接受资本家的聘用合同,而在这一 “自由的合同”中,事实上放弃了自己在生产过程中真正的自由。由此,资本家获得了剥削工人的“合法”权力。
——意大利锡耶纳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埃内斯托·斯克勒潘蒂
《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19日
气候变化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
气候变化是严重市场失灵造成的,与温室气体有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没能反映出因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损失,因此给碳定价可以矫正这一市场失灵,有利于为低碳技术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如果决策者能解决这些市场失灵问题,市场可以成为强大的工具,以最低的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英国学术院院长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
《中国社会科学报》7月7日
话·中外
中美关系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各国国情不同,实现梦想的途径也不完全一样,每个国家都应自主决定选择最适合的道路。中国与西方在历史、文化、社会组织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应该由中国人民和领导人自主选择、探索自己的道路。
——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季北慈
《中国社会科学报》1月15日
用现代化方式再现传统文化影响
我相信中国,因为中国人是最具有活力和力量的人民,发展又如此迅速,中国的古老传统就是要在发展中寻求平衡,我们也应该相信中国人能在发展中找到这种平衡。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
《中国社会科学报》1月29日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应该且能发挥领导作用
我们要尽量缩小全球治理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差距,使之更富有成效,更好地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全球治理的问题在于不具备强制性。它只能尽量考虑各国的利益和动机,使各国愿意就某些问题达成协议。
——多伦多大学全球治理专家阿兰·亚历山德罗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亚瑟·斯坦
《中国社会科学报》2月26日
佛学智慧是中国文化传统不可分割的部分
学界的客观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佛教文化品位,增加其理性成分,减少盲目性、极端性、狂热性,真正把握智慧、道德和利他精神。学者与信众互动也有助于整个佛教健康良性地发展,促进宗教学术的研究,增强学界研究的责任感、使命感,丰富宗教学的内涵,在相互理解中促进彼此和谐,推动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立天
《中国社会科学报》4月21日
中国文化完整性与包容性之传承
韩震: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视人的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历史的观点相互契合。中国古代就已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自古就重视人自身的修养、教化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巴尔特拉:中国文化的完整性和包容性让人印象深刻,而在墨西哥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外来文化,但这一文化区别于当今盛行的英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是西班牙文化和拉丁美洲人文特色的有机结合。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对话墨西哥人类学家罗格尔·巴尔特拉
《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12日
传递经世致用、崇实黜虚的正能量
西方管理学容易造成管理主体“缺位”,而中国管理哲学是一门“以人为本”的“正己正人之学”,其原则、模式和手段都建立在“人学”的基础上。中国管理哲学中所谓的“人”,不是被物化了的“机器人”或“经济人”,而是有道德、有智慧、有理想的“全面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葛荣晋
《中国社会科学报》7月14日
美国人的爱国主义难以维持
跨学科研究是未来的方向。在美国,历史学界对跨学科的挑战应对非常缓慢,这是短视的,不利于学科发展。考古学、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都在以发展的方式来研究过去,历史学也应重视跨学科研究。
——密苏里大学历史系教授西奥多·库迪切克
《中国社会科学报》7月21日
中美关系介于冲突与不冲突间
讨论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离不开中美关系研究。如今中美关系介于冲突与不冲突之间。2011年,美国提出亚太地区再平衡战略,意味着美国在亚太地区会对中国区域影响力进行遏制,但很多现实的问题又注定了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历史学家汪熙
《中国社会科学报》8月25日
品·学思
要重视研究党史学的基本问题
当前,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重大部署,党和国家事业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前行,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从多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充分发挥党的历史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对党和国家决策的资政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而要做好这些,就必须深化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
《中国社会科学报》1月22日
研究历史要关心民族问题
做学问一定要“以我为主”。特别是研究中国历史,要有最起码的学术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高华
《中国社会科学报》2月12日
以中国视角展现人类社会丰富历史图景
现在我们已有了自己的多卷本,这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学术话语权,占领国际学术前沿,最终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具有极大的贡献。
—— 《世界历史》总编委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武寅
《中国社会科学报》2月19日
在金甲简帛中发现中国文化的“道”与“德”
如果我们要利用西方理论来研究中国,不应该只对中国历史进行理论化研究,还应该看这种理论能不能分析中国的材料和中国的历史。理论只是一种假设,根据中国的材料,我们可以批评这种理论,也可以修改这种理论。若是一种假设不能很好地分析材料,就必须修正,或者应该发展出一个新的理论。
——美国达慕思大学教授艾兰
《中国社会科学报》3月19日
科学方法使考古学更具跨学科性
中西方考古学在理论传统上的分野不是绝对的,只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方式略有差别。受到人类学影响,西方考古学强调要理解人类文化、信仰体系、人们所作的决策以及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里·克劳福德
《中国社会科学报》4月2日
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正确的思路和建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价值的必然途径。而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迫切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赵胜轩
《中国社会科学报》4月9日
从本土法治经验中汲取法学思想灵感
法学研究不能从希腊罗马出发,不能关在西方学者设计的理论笼子里跳舞,要把文章写在中国的大地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4月16日
“马魂、中体、西用”是我们的文化旗帜
“马魂、中体、西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不仅是“五四”后近百年来中国哲学和文化发展的一条现实道路,也是这个时期一些成就卓著的学者所走过的学术道路,他们研究的领域和问题可能千差万别,但基本的学术路数都是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与面向世界的学术眼光结合起来,所以学问做得大气而又充满理论自信和民族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克立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5日
当代文论重建路径: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
我提出一个新概念:本体阐释。“本体阐释”是以文本为核心的文学阐释,是让文学理论回归文学的阐释。“本体阐释”拒绝前置立场和结论,拒绝无约束推衍。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16日
法国汉学200年:延续重文献学和语文学的学术传统
要想追求高质量的汉学研究,一方面需要利用好一手资料,另一方面要加强读懂古汉语这项基本功。与其他学者相比,汉学家研究的独特价值就在于第一手文献研究。这个基本功就是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读,深入研究者的思想,多看、吃透、消化和吸收。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雷米·马修
《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23日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 推动中国社会学走向世界
中国13亿人口这样一个大国发生社会巨变以及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和平崛起,肯定会对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产生影响。这也是中国社会学产生国际影响的契机,中国社会学有责任向世界解读中国社会的变化,使中国社会学走向世界,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报》8月18日
与五千年中华思想史对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优良传统思想文化一脉相承
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从未如此清晰的今天,挖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华,融合汇通外来先进思想文化,从历史和现实、思想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多重维度,探索总结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变迁规律,不仅有利于考量我们党90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分量,也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为中华文明的提升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筑牢思想文化的根基,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报》10月20日
走向情感主义的德性伦理学
西方和中国各有两种德性伦理学,中国有孔子和孟子,西方有亚里士多德和休谟。孔子的德性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比较接近,而孟子的德性伦理学与休谟的思想较为相近,因为休谟也谈论同情心,彼此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美国迈阿密大学伦理学教授迈克尔·斯洛特
《中国社会科学报》10月27日
文艺创作要根植现实 与人民心连心
“缺钙”是当代中国文学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当代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了解和认识不够。当代很多影视作品、长篇小说等很少真实反映现实。另外,文学是人类历史上来自于心灵世界的创造,需要心灵的颤动,要经过深思熟虑,要由那些写作技巧娴熟的人才能完成。我们必须维持文学创作的尊严,保持它的独特性,只有这样,整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才能向前发展。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11月3日
演化语言学研究折射人类社会变迁
人之所以为人,最独一无二的就在于语言,如果只从一扇窗看语言,只会看到一部分,从另一扇窗看,又会看到其他部分,把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才能看得更全面、更清晰,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语言是什么,理解人类的本质,因此,语言学研究一定要有跨学科的宏观视野。
——语言学家王士元
《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