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评议>> 社会热点议题>>

社会热点议题

马修•里卡德 通往利他主义之路

2014-02-26 作者: 马修•里卡德

通往利他主义之路

马修·里卡德

文章来源于:《南方窗》20141月。

   

    “哈佛大学生物学家马丁·诺瓦克写道:“合作是进化过程中创造力的源泉,从细胞、多细胞生物、蚁丘、村庄到城市莫不如此。”人类在力求迎接全球新挑战的同时,必须找到新的合作方式。利他主义必须是合作的基础。

  愿意无私向他人伸出援手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理想,无私也提升了我们及子孙后代的生活品质和意义;事实上,无私或许甚至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大胆地告诉世界。

  人类面临着三项重要挑战:确保所有人拥有体面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满意度和保护我们的地球。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很难把上述要求统一到一起,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时间框架。我们担心每年的经济状况;我们关注自己终生的幸福;而我们对环境的忧虑,则主要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

  但利他主义原则需要进行取舍。即使自己有可能从中受益,负责任的投资者也绝不会轻率地利用客户一生攒下的积蓄进行冒险投机。一位充满爱心的公民总是先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何种影响。无私的一代会处处关爱地球,而这恰恰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宜居的世界。利他主义让所有人都能更好地生活。

  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似乎过于理想化。毕竟,心理学、经济学和进化生物学普遍认为人类的本性同样是自私的。但过去30年的研究表明,真正的利他行为确实存在,而且可以超越亲属和社区,涵盖人类甚至是其他物种的普遍福祉。此外,利他主义者并不一定会因善举而受损;相反,在自私者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的同时,利他主义者往往会间接受益于自己的善举。

  研究还表明个人可以学会利他的行为方式。神经学家已确定了利他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最终掌握:同理心(理解并分享他人的感受)、慈爱心(希望传播快乐)和同情心(希望减轻别人的痛苦)。

  社会也可以向利他主义转化(这样的社会甚至可以有比自私型社会大得多的好处)。对文化演变的研究表明,人类价值观可以以超过人类基因的速度发生变化。因此,如果要建设一个充满关爱的世界,我们必须先意识到利他主义的重要性—接着需要在人与人之间培育利他主义,并推动社会的文化变革。

  利他主义最应该在经济领域得到认可。不切实际地追求无止境的数量增长给我们的星球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并不断加深不平等鸿沟。但增长发生逆转会带来其他问题,比如迫使人们争夺不断减少的资源和财产,从而导致失业、贫困乃至暴力不断扩大。

  因此必须实现某种平衡:国际社会必须让15亿人摆脱贫困,同时要限制世界最富裕消费者那些导致绝大部分生态退化的过度消费行为。实现这一目标并不一定要加重税收,但我们可以说服有钱人无休无止地追求物质利益对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既没有必要也无法持久。

  可以通过发布个人福利及环保指标,以及标准GDP数据的方式来推进这种“可持续和谐”的理念。比方说,不丹政府就已经在GDP数据之外,提出了民众的“社会财富”和“自然财富”理念。

我们也可以在传统的证券市场之外建立另外的证券交易市场,涵盖社会企业、合作银行、小额信贷机构及公平贸易团体等所谓的道德组织。巴西、南非和英国采取的若干举措已经朝这个方向迈出了一小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随着利他主义的价值日益凸显,新方法将推广到经济的所有领域,造福社会、地球和子孙后代。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