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评议>> 社会热点议题>>

社会热点议题

彭秋归 2014:评论 这一年

2014-12-29 作者: 彭秋归

2014:评论 这一年

 

彭秋归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229686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在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之时,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方面处于深刻的变动与调整之中。与此相应,社会观念和意识领域也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变化,思想理论战线面临着维护文化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中国社会科学报》“评论”版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清醒的认识,以学术的视野、人文的视角发声亮剑,解疑释惑,析误辨曲,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绵薄之力。

  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为了更加深入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时代价值,“评论”版组织刊发系列文章,进行深入解读。我们始终强调改革的着力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新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对这个目标仍然是一以贯之,毫不动摇。

  2014年,一些学术理论思潮持续兴风作浪,而其背后则是各种利益的暗流涌动。历史虚无主义、西式“宪政民主”思潮、新自由主义等等,各自以学术争鸣的方式,为一方利益诉求张目。对此,“评论”版有的放矢,义正词严,一一予以揭露与驳斥。比如,有些人对三年困难时期的死亡人数纠缠不放,夸大其词,把它描述成是中国共产党的“蓄意性罪恶”,企图动摇和否定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对此,我们刊文通过翔实的数据、理性的分析、科学的论证,有力地回击了这个问题。也有些人老戏法翻新,企图否定近代以来的一切革命,否定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否定共产党的领袖和代表人物。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的种种陷阱,“评论”版牢牢依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武器,坚持有理有据的辩驳,暴露其“唯心史观的理论基础”、“诡辩式的方法论”和“抽象人性论的价值观”。还有些人总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最近几年在商业炒作的推动下又开始对民国顶礼膜拜。然而,他们的那些“温情”却只建立在人云亦云的风花雪月、趣闻轶事和精英“自由”上,对于真正的人民疾苦、严肃的学术成就和实际的政治状况,则多半不甚了了或者雾里看花,以至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黑铁时代”成为逝去的“黄金时代”。因此,对“民国热”降降温、消消毒大有必要。时至年底,忽有学者要为“颜色革命”正名,引起思想界一场轩然大波。对此,“评论”版刊文指出,尽管“颜色革命”打着“民主、自由”等幌子,但它实际上是特指一种带有西方战略背景的政权颠覆活动,其对象选择,取决于西方垄断资本利益需要。所以,绝不可以把西方颠覆别国政权的阴暗行为与中国人民群众的光荣革命混为一谈。

  2014年,引人关注的是关于人民民主专政和阶级分析方法的讨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阶级分析方法是我们研究历史与现实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坚持我们的国体,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有些人却要对此予以彻底的否定,谁要敢提这些方面,他就要对谁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作搏命状,甚至只允许他们说,不让马克思主义争。对这个问题,“评论”版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发声亮剑,清晰而准确地阐释了人民民主专政与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改革开放的关系;明确而无误地划清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与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界限,批评了理论界一些企图偷换概念、断章取义、混淆视听的言行。在这条战线上,我们敢于捍卫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勇于维护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2014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政治影响的扩大,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为世界文明的提升贡献中国思想、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就成为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是其中关键。这一年,“评论”版为此摇旗呐喊、添砖加瓦。其一,致力于中国学科体系的反思和建设。在来稿中,“脱离现实”与“唯洋是崇”成为高校学科发展反映最集中的两个问题。为此,许多学者高声呼吁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要“加强对现实的解释力”、“注重宏观问题研究”、“建立学派”、“走出去”、“平等对话”等等。其二,借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报告的契机,“评论”版积极参与讨论期刊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针对大家关心的定量指标和定性评价、期刊管理和学术规范、数字潮流和纸质传统、理论引领与学术本位、立足中国与走向世界等问题,我们开展集中研究,发表系列文章,引起广泛共鸣。其三,呼唤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的智库评价体系。国家的发展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在此背景下,建立起“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全球智库评价体系,抢占全球智库评价制高点,引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动全球智库发展”,就成为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2014年,“评论”版保持着对国际关系问题的关注。在中国实力不断上升、美国实行“重返亚太”战略的背景下,中美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不用说美国自身的重重问题——金融危机、监听门、战争泥潭、种族歧视、酷刑报告等等,单是它对别国内政的指手画脚、恣意干涉,就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而另一方面,中美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保持何种新型大国关系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这方面的内容仍值得学界广泛讨论和研究。中日关系是另一个重要的话题,安倍政府迎合右倾思潮、逃避战争责任、参拜靖国神社、否定东京审判、解禁集体自卫权、挑起钓鱼岛争端等一系列 “暴走”表现,引起了中国和其他邻国的高度警觉。对这种颠倒历史、歪曲事实的行为,中国媒体有责任“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丑恶行径及其反人类本性,以警醒世人,遏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再次复活”。

  2014年,“评论”版坚持平实的文风,从学术的视角,以说理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进程当中。这一年,我们还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领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学风道德建设、网络治理、文学评论、学术批评等众多话题展开了探讨。学者们或壮怀激烈,建言国是;或横眉冷对,挞伐谬误;或使命在肩,弘扬真理,使“评论”版有幸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见证者、宣传者和欢呼者”,成为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推动者、引领者和鼓舞者”。

  2014年,感谢作者的赐稿,感谢读者的支持,感谢学界的关注。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岁末年初,虽是时节上的冬日,却是思想者的春天。谁的思想深入坚实大地,谁的思想迎接阳光雨露,谁的思想明朝开花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安倍“暴走”  意欲何为?(221日)

计秋枫

  被称为“和平宪法”的战后日本宪法明确规定日本放弃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这成为几十年来一直蠢蠢欲动的日本军国主义残余势力的一道紧箍咒。在2014122日的达沃斯论坛上,安倍晋三称当前的中日关系就像1914年的英德关系,他的类比对象似乎有点道理,只是时间搞错了。当今的中日关系,更像是1938年的英德关系。当然,如果是1938年的话,安倍或许还希望中国像英国“绥靖”纳粹德国那样宽待日本的挑衅。但是,奉劝安倍不要再痴心妄想。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绝不是当年的张伯伦!

  (作者系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

 

学术“洋八股”必须废止(33日)

杨军

  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肩负着为当代中国发展、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智慧的重任,应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坚守民族立场,完成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使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植根于近代以来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性实践之中,植根于当代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之中,植根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直面中国问题,研究中国经验,讲中国话。为担当大任,学术研究决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模仿和幼稚的膜拜,不能为西方学术话语所操纵。中国需要一个有批判和反省能力的、拒绝盲从的知识界。学术“洋八股”必须废止,西式教条主义必须休息。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社会科学研究中阶级分析方法不能丢(310日)

李崇富

  国内外有些人,一边诱导我们淡化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一边却主张中国“全盘西化”,即把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把美国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制度模式,说成是超阶级的“普世价值”,企图原封不动地移植和照搬到中国来。而我们有些人包括有些学者,则因为丢弃了阶级分析,对之缺乏警惕,而认识模糊、是非不辨;有的人还为之顶礼膜拜、大事张扬、极力推销。这表明,坚持和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是回应和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攻势的客观需要,也体现了社会科学发展是在真善美同假恶丑相比较中而存在、相斗争中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共产党人拒腐防变的思想利器,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和认清国内外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美国新自由主义模式:通往灾难之路(414日)

何秉孟 

  美国在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所树的几个典型或样板国家所蒙受的灾难性后果证明,美国强制向全球推行的新自由主义,对于世界各国人民来说,是一股祸水;这股祸水流到哪里,哪里的人民就会遭殃。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国际金融资本垄断集团在全球推行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模式,本意在于不仅盘剥本国人民,而且要控制全球经济,掠夺全世界人民。但他们未曾料到,他们酿制的毒酒,最后也毒害了自己。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自由主义模式是一条通往灾难之路!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学者要经得起批评(59日)

周群

  学术的本质在于求真求是,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达此本质的必由之路。远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出,百家争鸣,由此造就的是光辉灿烂的先秦文化。近看民国时代,尤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学的传入,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以社会史大论战为标志,中国学术界呈现出的也是一幅百家争鸣的图景。这充分说明,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心平气和的切磋砥砺,是实现学术进步的必由之路;而缺乏批评的学术必将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术,经不起批评的学者必将是没有前途的学者。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史学部)

 

理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三条主线(523日)

刘书林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经成为扭曲和破坏人们科学历史观的重要因素。综观它在中国的表演,可以梳理出其三条主线。第一,反对和否定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甚至反对和否定近代以来的一切革命。第二,反对和否定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一切建设的实践和成就。第三,反对和否定共产党的领袖和代表人物。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这些话有力地说明了能否科学评价历史关乎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可以帮助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作者系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

 

货币政策稳健与否检验改革决心(725日)

陈飞翔

  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关头,管住货币发行是检验改革决心的一个基本标志。实行真正稳健的货币政策,就应当与依赖不停加杠杆的传统发展方式坚定地决裂,进而重塑社会总需求的格局和国民经济的流程。一方面,要通过稳健(适当偏紧)的货币供给引导社会总需求结构的优化,进而加快整体资源配置重组的进程。另一方面,要以稳健的货币政策来保障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决不可过于偏向某些利益集团而忽视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为眼前的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教授)

 

对“三年困难时期”人口非正常死亡问题的若干解析(922日)

北原

  “三年困难时期”虽然人口大量减少,但由于党和政府纠正了“左”的错误,到1963年人口基本恢复过来,随后又进入人口快速增长时期。这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自我调整和纠错的能力是很强的。如果一些研究只是没完没了地一味向人们描述饿死人的惨痛景象,甚至无根据地加以夸大,这除了激发和加深人们的痛苦回忆和愤恨情绪外,其他还会有什么正能量呢?至于西方某些敌对势力一而再、再而三地极力鼓噪“毛泽东中国饿死几千万人”,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险恶用心则更值得警惕了。

  (作者系安徽行政学院退休职工)

 

人民民主专政与改革开放相辅相成(108日)

王广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改革开放,都统一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实践,都在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创造性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不能变,变了就动摇根本;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不能停,停了就丧失动力。根本不变,才能保障我们的逐梦之旅永葆正确方向;动力不停,才能让我们昂首阔步行进在希望的大路上,一步比一步更加接近我们的梦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

 

为民国学术热降降温、消消毒(128日)

苏全有

  目前学术界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相对于微观领域中丰富的点式成果,宏观领域中的研究有失欠缺;研究者习惯于就事论事,缺乏宏大视野与长远眼光。尽管具体问题的研究是学术推进的基础和常态表征,但宏观把握与总结才能得出更具指导意义的见解。纵横寰宇内,着意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宏观整体描述的哲人型学术巨匠太少了,多的是剥茧抽丝、精雕细刻、管窥蠡测的小工。如此氛围之下对民国学术的力挺,多多少少显得有失盲目。毕竟,学术界缺乏宏观审视民国学术,并予以纵向准确定位的努力。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防止“颜色革命”要坚持治本之策(1215日)

昆仑岩

  和平演变是社会性质的转变,“颜色革命”是执政权力的更替。前者是准备,后者是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讲,“颜色革命”不是社会主义化的产物,而是资本主义化的产物,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体系里国家战略利益争夺和较量的产物。现在很多人不愿意提和平演变,好像这是“冷战思维”。其实,要害恰恰是和平演变。和平演变是社会主义国家“颜色革命”的必经阶段,只有和平演变才能酿成“颜色革命”。不反和平演变,只防“颜色革命”,无异于舍本求末。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解放军少将)

 

《中情局酷刑报告》折射美国人权逻辑悖论(1219日)

王义桅

  美国人权逻辑的悖论是“美国例外论”的具体体现——在外交政策上,这种“例外主义”不但是一个神话,而且是一个危险的神话,因为它建立在四个不正确的论题上:其一,美国政府在道德上和政治上优于其他政府。其二,美国对世界和平及繁荣是不可缺少的。其三,为了美国国家利益,其他国家须配合美国政策。其四,如果有任何国家拒绝配合,美国在道德上有权去经济制裁和武力干涉。而这些都源于美国国内政治的不平等,并将持续考验美国的良心与国际正义,动摇美国霸权的道义根基。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教授)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