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评议>> 社会热点议题>>

社会热点议题

喻国明 2012网络民意特点与解读

2013-01-29 作者: 喻国明

2012网络民意特点与解读

喻国明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总第392期)

  网民们的恶搞基本上没有带什么功利色彩,最多也就是娱人娱己,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些网民宣泄情绪的重要渠道,不妨对这种网络文化宽容处之

  2012网络问政:从薄熙来到雷政富——官民互动提速,反腐成为社会政治背景板上的主色调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公民社会日渐成熟。2012年注定要成为网络反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从薄熙来、**等大人物的纷纷倒台,再到表哥、房叔、车爷、房婶、雷冠希等的纷纷落马,既有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又有网民借助社会化媒体的热情参与,反腐成为2012年的主色调。

  网络反腐一开始借助社会化媒体等网络传播平台,以爆炸性的猛料让公共舆论空间瞬间鼎沸,并迅速演变成一场公共舆论突发事件。从表哥、表叔、房叔、车爷、房婶再到雷冠希,这一个个贪官都被网民贴上了朗朗上口的标签,也让一个个本来严肃的反腐事件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势。娱乐反腐带动了网民的反腐热情,尤其是雷政富的艳照门曝光后,其被恶搞的一系列照片不断见诸网络,被恶搞挖苦的雷政富,已经不是雷政富本人,而是所有像雷政富一样的贪官污吏。网民用这样的方式,对雷政富们撒撒怨气泄泄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娱乐反腐并不等于制度反腐,而是一种选择性执法,娱乐反腐的后果是下马的官员遗憾自己倒霉——被娱乐反腐了,是自己运气不好,还没被拉下的官员则侥幸自己好运。

  在社会化媒体助力下,反腐已经从web1.0时代的一哄而散到现在的穷追猛打,社会化媒体可以将一些支离破碎的事实片段通过网民的参与拼接成社会真实,网民在对事实穷追猛打之中获得短暂的权力欲自我满足,因此乐此不疲。同时,提速成了反腐领域的另一个关键词,雷政富从其不雅视频曝光到被免职仅63小时,被网友戏称为秒杀”;黑龙江双城市有关部门得知女记者实名举报人大代表后次日就成立调查组,对此,有网友感叹:没有最快,只有更快,也许网民对“63小时寄托着更多的期许,愿从这个历史的小细节起步,反腐倡廉建设更加发力,更有成效。

  2012社会民生:CPI走高、油价“8时代、毒胶囊及皮革奶——样样都是伤不起

  在2012百度搜索风云榜年度十大社会热点事件榜单中,油价赫然在列。伴随着油价进入“8元时代,国内刚刚才有所好转的通胀一下子就成为不可抑制的可能了。公众也不傻,从涨快跌慢涨多跌少这样的常识就能判断出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人们不禁要问——“雷声大雨点小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到底何时才能启动?

  4月,随着食用油提价,奶粉、蔬菜、洗涤剂等日常生活用品也随之提高了价格,国内CPI当月高企到3.6%,对于这一次的物价上涨,网友调侃再这么涨下去,就要一天只吃一顿饭,一顿只吃六成饱……”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表现了对现下物价飞涨趋势的无奈和不满。

  另一方面,位列十大关注热度上升最快榜单第二是蒙牛伊利停售,不管停售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谣言难免会让消费者本来对食品安全问题就绷紧的弦又紧张起来;接着又爆出明胶果冻、毒胶囊、皮革奶等食品安全事件,网友用黑色幽默和调侃的方式,表达着对食品安全屡屡出事的不满和失望,食品安全固然与相关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有着分不开的联系,但是更为严峻的问题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失语和失职。每一次食品安全事故的背后,损害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信誉,更是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消解。公众的信心,在一次次的食品安全事故中,被消磨殆尽,而政府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也在一点点转化为公众的不信任。

  2012文化现象:从杜甫很忙元芳,你怎么看”——借古讽今成为压力山大时代人们的一种排遣方式

  2012年,最忙的人莫过于杜甫,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网上疯转,俨然成了网络红人,所有的图片都是对中学语文课本杜甫画像的再创作: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好事的网友戏称杜甫很忙。网民们的恶搞基本上没有带什么功利色彩,最多也就是娱人娱己,虽然难逃娱乐至死之讥,但终归是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从网络小胖杜甫很忙,网络恶搞推陈出新,其中有网民热衷参与、释放创意的因素,也不乏社会批判意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已成为一些网民宣泄情绪的重要渠道,是社会多彩文化的集中体现。无论如何,恶搞也是一种个性解读、另类表达,不妨对这种网络文化宽容处之。

  位列十大贴吧神贴元芳,你怎么看已然成为广大网友发发牢骚、倾诉不快的重要人物。形形色色的事情都要麻烦到元芳,引发了网友千万次地问,以至于呈现出继杜甫很忙元芳很忙的网络狂欢场面。有网友认为,这是继甄嬛体离骚体诗经体淘宝体等网络文体走红之后又一场自娱自乐的网络狂欢。以元芳,你怎么看作为结束语,嫁接到各种叙事中,网友并不期望由此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而是由此得到了情绪的宣泄,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望,其精髓在表达而非询问,对元芳在电视中狂拍马屁的嘲讽,对现代社会中缺少安全感、诸多不满现象的嘲讽。不论是倾诉还是发泄,抑或是当做笑话娱乐一把,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元芳体无疑是为大家提供了一剂排遣压力和放松身心的良药,尤其是对待很多背离社会正义、法制、公共道德和老百姓想法的事件,在广大话语权不被掌握的情况下,元芳体的提问更具有力度和讽刺味。

  2012娱乐现象:从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中国好声音”——全民狂欢下的草根调性已经成为中国娱乐领域的主旋律

  在今年的十大金曲榜单中,《最炫民族风》荣登榜首,一个三年前的歌曲经过社会化媒体的疯传,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和热议,韩星版王菲版杰克逊版,各种各样的MV版本层出不穷,掀起一阵最炫民族风热。但也许昨天你会因为《最炫民族风》与任何动作都能实现神同步而着迷,今天你又对《江南style》的骑马舞步兴趣十足。同样位列十大金曲榜单中的《江南style》之所以火,很大程度上是其嘲富的内容与搞笑舞姿、再加上容易表演等,迅速风靡整个网络。从全球范围来看,《江南Style》中的骑马舞步引发了全球网民纷纷模仿、改编热潮,有网友说这是社会化媒体时代全球网民对���流流行文化的解构,某种程度上让所谓的主流变得难以立足,主流走向了更加分裂化、碎片化、无厘头化,文化消费也日趋浅显化、娱乐化。

  另外,在今年的十大文娱话题排行中《中国好声音》荣登榜首,节目努力避免走煽情路线,以不同寻常的路径挖掘歌手,力图展现一种推进公民意识的气息。在这个讲关系、论特权“X二代社会中,普通屌丝居然也有可能实现大梦想,小人物有一天也能登上大舞台——不论出身、长相、学历或资历,回归原始的较量——比比谁有最好的声音。这个选秀方式给千千万万个早已不梦想的小人物打了一剂强心针,在亿万狂热的粉丝的推波助澜下,《中国好声音》俨然成了今夏中国歌坛上屌丝们的靓丽风景线和安慰剂。显然,全民狂欢下的草根调性已然成为中国娱乐领域的主旋律。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李彪、何睿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12fxg065)的成果之一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