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重大学术新闻回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秋走冬来,2014年又到尾声。在这个春天即将到来的阶段,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是许多媒体都在做的事情。像过去几年一样,我们以本报揭载的学术事件为线索,对年度中国学术发展成果及动态的总结梳理,作为迎接2015年的序曲。
法治体系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与之相伴,法学研究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
2014年法学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可视为第一个阶段。法学界各个学科,都在热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部署。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这些内容成为各个研讨会的主题,也构成法学期刊发表的热点问题。下半年可视为第二个阶段。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极大地激发了法学界的研究热情。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法学界认识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转变的必要性与重要价值,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开展研究。这些研究,尤其是有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也构成2015年法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新常态
盘点2014年经济学领域的新动向,“新常态”是最热门的关键词。1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刊发文章《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文章表示,从今年5月首次提出,到APEC会议上系统阐述,“新常态”再次亮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文章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诠释“新常态”的含义为“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对此,学者们表示,经济增速放缓到中高速,并不是宏观调控无可奈何,实际上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动调整的结果,这是一个常态,并且是长期的常态,不是三五年的常态,这种“新常态”符合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
文章认为,经济增长目标的下调,为全面深化改革预留了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认为,明年经济最重要的还是稳增长,首先要靠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经济活力,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同时还要依靠创新驱动,注重技术进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具体而言,改善创业环境,加快服务业发展等,可直接推动就业增加,进而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
新大众哲学
面向大众,走向大众,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秀学统。9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主编的《新大众哲学》一经面世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许多学者表示,《新大众哲学》孜孜以求的,正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老百姓的话”,回应时代挑战和大众困惑。在中央号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让哲学的基本原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所运用。
《新大众哲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由众多哲学家历时4年通力合作完成。《新大众哲学》紧扣时代的脉搏和实践的发展,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佘志远认为,《新大众哲学》的问世对新形势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作出了开创性的探索,为阐释、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了新的标杆。
让哲学社会科学走向大众,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的神圣使命。许多学者表示,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科学素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要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必须走向大众,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科学知识,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回击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一股思潮。本年度,历史虚无主义又表现出一些新花样,出现了一些新变种。对此,史学界进行了及时的揭露与回击。
历史虚无主义无视历史发展的主流与大势,否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精心拾取的历史碎片与细节遮蔽以及否定历史的正义,进而反对和否定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反对和否定近代以来的一切革命;反对和否定新中国的一切建设的实践和成就;攻击共产党的领袖和代表人物。他们甚至指鹿为马,把马克思主义诬称为历史虚无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者诬称为历史虚无主义者。
为揭露和分析这股思潮的表现和本质,《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理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三条主线》、《历史虚无主义“重写历史”有何诉求?》、《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我们的历史根基》等文章予以回应。一些马克思主义学术团体与媒体也或召开会议,或刊发文章,对之予以揭露。学者们认为,要消除历史虚无主义,亟须从根本上端正学术研究的态度,从史实出发,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历史事实,依循历史的大道,维护历史正义。
建构学术评价科学指标
学术评价事关学术发展的前途和方向。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深入推进,构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已变得日益迫切和重要。11月22日,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120多位专家学者云集论坛,聚焦学术评价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深入研讨构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方法和路径。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等研究成果,并采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733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了评价,按照各期刊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依次划分为顶级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扩展期刊四个等级。按照每个学科最多一个顶级期刊,每个学科一般有一个权威,但不超过5个权威的分级原则,共评出17种顶级期刊、40种权威期刊、430种核心期刊和246种扩展期刊。例如,《中国社会科学》、《求是》、《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刊物分别被评为所在领域的顶级期刊。
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性
学术界关于社会正义问题的讨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延续至今。这是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理论和观念上的反映,也是学术研究中的热点。《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刊登“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社会正义”专题论文,推动了学术界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在场性。
马克思曾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在今天,我们开掘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资源中的社会正义理论,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学者们一致认为,在马克思那里,虽然没有一个专门讨论分析社会公正问题的专著,但马克思对社会公正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在整体性的视域内,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呈现为包括“个人所有权”、“分配正义”以及“人的自我实现”在内的自下而上、层层递进的立体性结构。通过对资本主义应得正义的制度前提——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剥削以及资本主义历史暂时性的批判,马克思建构了共产主义制度下的正义观。这种正义观并非源于道德律令,而是源于感性的人类活动,是基于人类行为的存在论意义上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并指向共产主义的正义观。
此外,“马克思的现实观”也是今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对马克思而言,对现实的思考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马克思的现实观是对黑格尔现实观的继承和超越。马克思视域中的现实是历史性和开放性的过程性存在。马克思吸收并改造了黑格尔的“圆圈式论证方式”来把握现实。马克思现实观的最终旨趣不是解释现实,而是改变现实。改变现实的路径不是诉诸理论批判,而是现实革命。
在关于中国道路的理解过程中,马克思的现实观要求我们要坚决地防止其转变为外部反思的抽象原则。外部反思根本不可能形成对中国道路的真正理解,因为它严重地遮蔽了社会现实,因为它实际上是以抹杀和阉割社会的实体性内容与差别为前提的。外部反思作为主观思想之最集中和最广泛的现代表现,不仅与马克思的现实观背道而驰,而且实际上退行到了黑格尔以前。
文学观象
文学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活动之一。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发表后,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文艺团体纷纷召开专题活动,掀起了学习讲话精神的热潮。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采访各地专家学者,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体会。学者们纷纷表示,讲话道出了他们心底的追求与期盼: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重大使命,科学回答了有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它是新形势下做好文艺工作的行动纲领,必将更大力度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健康的文艺批评对于整个文学艺术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1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积极健康文艺批评”研讨会暨人民日报《文学观象》专栏作者座谈会在京召开。《文学观象》栏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人民日报》自2014年1月起共同开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江主持,文学界知名学者、作家广泛参与。栏目就当前我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热点话题和焦点问题,以对话形式进行探讨和辨析,有的放矢地开展深入有力的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学者提出,《文学观象》栏目的系列对话,直面文学创作当中的深层问题,真正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针砭时弊,分析解剖了当下文学领域的重要现象和问题,有思想深度和价值引领,是文学评论的力作。
融通中外学术
6月11—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德国波恩大学应用政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德学术高层论坛在波恩举行。围绕“国家、社会与市场”主题,国内外20余位专家学者展开了多学科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中德两国是友好国家,都积累了有别于英美的改革经验。学者们汇聚一堂,共同交流研究心得,必将对我们处理共同面临的未来发展问题大有裨益。
8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协办的第三届“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在温哥华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创新与引领:全球视野下的学术期刊评价”,来自加拿大、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等地的华文学术名刊主编30余人,围绕主题展开了丰富的探讨和交流。
11月24—25日,“第三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论坛主题为“国家形象:中国在拉美、拉美在中国的国家形象”,来自中国、智利、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厄瓜多尔、秘鲁等国的40余位学者与会。中拉学者普遍认为,新时期中拉关系的发展,不仅要继续深化经贸领域的合作,更应在科技、人文等层面加强交流。应该寻找深化中拉合作的各种契合点,了解对方的身份、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共同点、差异性等,从多层面、多角度打造中拉合作的学术高地。
占领新媒体制高点
融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2014年新闻传播领域的热词。全新改版的中国社会科学网于2014年元旦正式亮相。新版中国社会科学网更加突出学术性,以学术内容为王。
2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学术要闻”客户端正式上线。该客户端是国内首款以“学术”命名的移动客户端软件,内容覆盖哲学社会科学各主要研究领域,可提供全球最新学术资讯和最权威的学术研究动态。
9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山大学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在广东省清远市召开。中国社会科学网首次采用异地同步直播形式对会议进行报道,并顺利完成本次视频直播,在学术媒体探索提升融合报道能力上取得新进展。
数字2014
120
120年前的7月25日,朝鲜丰岛海面上,驻朝清军遭到侵朝日军不宣而战的袭击,甲午战争爆发。作为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场,山东威海刘公岛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这段悲壮而屈辱的岁月。这场战争对于中日两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报派出记者重访刘公岛,并约请专家学者撰写“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祭”特别策划文章。在学者们看来,今天我们对甲午战争的反思与拷问,就是要找出战争失败的原因,认真吸取失败教训,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把教训转化为民族振兴的契机和动力。
100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7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主办的“一战和二战历史回顾:教训和启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记忆与历史叙述”、“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演变”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启示与世界和平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美国、英国、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塞尔维亚、捷克、波兰、墨西哥、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与会者表示,“历史是一面镜子,还原其本来面目,辨明是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政治性课题,因为捍卫历史就是捍卫和平。”
60
1954年,全国性的史学刊物《历史研究》创刊。7月8日,“《历史研究》创刊6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青年史学家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向《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全国史学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他说,《历史研究》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导创办的一份史学名刊,60年来,刊物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为传承中华文明、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10月11—12日,以“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为主题的第八届历史学前沿论坛在武汉召开。自2007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先后与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成功召开了八届论坛,为构建当代中国史学话语体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5
7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为它的第一个五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刊、出版、馆、网、库、评价中心”名优建设工程的排头兵——“名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自创刊以来,一直秉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服务党和国家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宗旨,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独有风格,已成为展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的重要学术阵地和窗口。6月29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以《用学术记载伟大时代》为题,记录了《中国社会科学报》5周年发展的轨迹。文中这样写道,“《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个中国学术报刊阵营中的‘后来者’一路收获一路歌,走出了一条坚持特色、富有启示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