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学评议>> 社会热点议题>>

社会热点议题

周天勇 对待就业问题需要新思维

2009-04-13 作者: 周天勇

对待就业问题需要新思维

周天勇

来源:京日报》

今年,我国有3000万左右农民工失业,往年没有就业和今年毕业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有900多万,另外,还有其他需要就业的,全部就业压力在5000万左右。目前我国农村中,除去务工在外的,30%的劳动力创造了10%GDP。而且GDP在农业领域中的份额逐步下降,是一个全世界的规律,我国不可能逆行。如果不持续地将农村和农业中的劳动力转移出来,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从未来30年看,如果204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推进到85%,城市中还要增加4.5亿人口,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整个国家就业压力巨大,将是中国长期的头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难题。

  民生是就业之本。特别高的劳动力剩余率和失业率,将会使大规模的城乡居民陷入生活的困境,将会因居民支付能力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就医难、上学难和住房难,将会因为国内消费不足对出口形成强烈的依赖,将会由于生产能力强及劳动参与财富的创造和分配不足而在出口不顺时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将会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将会使居民对社会从心理上产生负面的感觉,将会成为社会动荡和不稳定的隐患。我们面对今天和未来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难题,必须引起最高度的重视和讨论。我认为,对待就业问题需要树立新思维。

  一是各部门和各级政府,应当沉下去,实实在在地解决妨碍创业和就业的观念、体制和机制问题。比如,我国服务业就业比率长期偏低,是形成目前失业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全世界一般的就业规律是:65%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