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城市社会学

刘成斌 风笑天:三峡移民迁移满意度的转变及其根源

2007-05-16 作者: 刘成斌,风笑天

原载《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内容摘要」三峡移民在搬迁到新迁入地后,对迁移的总体评价态度有一个从较高的满意度向较低的满意度过渡的转变。本文采用"同期群"研究方法,通过对三峡移民评价态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说明了三峡移民在安置地的适应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角色标签阶段、角色学习阶段、角色同化与比较阶段。而角色同化和比较阶段中,三峡移民的横向比较引起的相对剥夺感是三峡移民满意度变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三峡移民;角色转换;社会适应

  「作者简介」刘成斌,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风笑天,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问题的提出

  三峡移民工作直接关系三峡工程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淹没实物标调查和《条例》,全库区规划建房迁移人口110.56万人;一期已经迁移11.56万人,二期已经迁移53.21万人,三期(2004~2006年)计划迁移34.98万人,四期(2007~2009年)计划迁移21.13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移民人口,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是十分艰巨的。因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不仅对移民本身的生活会带来无法预测的改变,更要对移民安置地乃至更大范围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三峡移民是非自愿性工程移民,由国家直接拨款,国家移民局和民政等有关部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施的移民,具有很强的政府行为;国家由此对三峡移民的方针和目标是"迁得走、稳得住、能致富".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峡移民迁移后的满意度是三峡移民稳得住的关键。而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三峡移民的总体满意情况有一个由高变低的转化过程,先前总体满意度较高,而随着迁移时间的推移,总体满意度在逐步低落。这一点可能直接影响三峡移民在安置地的稳定工作。由此,三峡移民满意情况的影响因素就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比如,移民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三峡移民的满意度之间是什么关系?移民自身随着迁移时间的变迁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何变化?如何根据三峡移民关注的核心问题而调整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来关注移民社会适应过程,对于实现三峡工程移民尤其是外迁移民的安置,更对剩下的三期和四期三峡移民工作实践运行影响深远。

  4结论与讨论

  4.1三峡移民角色转换过程是由纵向的角色转变到横向的角色比较与同化逐步转变的过程。

  三峡移民角色转变过程提示我们,三峡移民作为非志愿移民,在搬迁的初期主要考虑的是与原库区居住地的纵向比较,在这种纵向比较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是影响三峡移民满意度的首要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移民搬迁到安置地两三年以后,三峡移民的房屋、道路、土地划分等问题基本落实下来了,三峡移民会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收入上来,此时如何掌握、能否掌握新的生产技能是移民关注的中心问题;随后,移民用两三年的时间基本掌握了新的生产方式所需的各项技术能力后,影响其满意度的最关键的是他们能不能像当地原居民一样生产和收入,成为与原居民同等发展的"村民"或"居民"(而不再是移民身份)。换句话说,搬迁5~6年之后,三峡移民的主要关注点是他们作为移民是否与原当地居民具有同样的劳动者资格,当然,这一资格的衡量标准不是移民标签下的身份是不是存在,而是劳动结果即经济收入水平与当地居民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

  4.2三峡移民自我认同感偏低,主要表现为主观能动性、对家庭发展经济的信心一直不足。

  三峡移民主观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主观能动性欠缺、对家庭发展经济的信心一直不足。三峡移民原有自我意识是统一的、连续的。作为一个单独的、独立的社会个体和公民存在,由于移民搬迁,原来那种统一、稳定的"我"逐渐被打破,自我"一分为二":是"农民"和"移民"的复合体,一个方面是自力更生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是由国家扶持、集体帮助的受援助对象。这里就产生了主动性与依赖性、主观与客观、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二重性问题。而在这二重性当中,哪一方面的意识发展占据优势,决定了移民以后的发展方向。按照三峡移民的安置规划,三峡移民为开发性安置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移民,其主要特点是遵循恢复原则、发展原则、系统性原则、参与原则,由此使三峡移民具有稳定性、开发性、可持续性发展。尽管该模式中劳动力配置的决策主体仍然是政府,但移民可通过多渠道、多产业、多形式、多方法得到安置,移民可以体现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其社会角色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能与社会现实和个人自愿相结合,从而使移民的角色行为接近和符合其特定社会地位的期待与要求。

  移民自身的安全感和自身保护的权利感有不同程度的消失,对未来抱有较大的困惑与不自信,为了保持一定的利益和移民亚群体结构而对搬迁以及移民安置产生抵触情绪,这必然影响到移民个体角色顺利转换过程的实现,从而影响到移民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社会化理论,人的社会角色转换是受心理预期支配的。由于外迁移民的非自愿性,其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认同度较低,主观能动性较差。部分三峡移民的"特殊公民"意识比较浓厚,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烈,许多移民抱着观望、等待和依赖心理,认为既然是政府要他们搬迁的,安置和解决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自然就是政府的事。有一部分移民不论生活困难、小孩生病、邻里矛盾纠纷都直接找移民办,因为"我是移民".因此移民消极心态对其社会角色转换与新角色认同影响很大,所以"特殊公民意识"必须予以引导和消除。移民社会角色转换的基本驱动力仍然来自利益整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导和调动移民的主观能动性对其社会角色转换具有重要的影响。

  4.3三峡移民对安置地的社区认同、群体认同直接影响角色转换与同化。

  三峡移民的年龄、性别等自然特征在1997年以后被剔除在回归方程之外,说明三峡移民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与当地居民相对独立成"我群体"与"他群体"两个大的歧异群体。在行为上表现在三峡移民在迁入地作为一个整体,在与居民争取平等分配土地、争取落实移民政策上态度非常一致,而移民的年龄性别等自然特征方面差异均不显著。从移民家庭经济现状调研中可以发现,原有居民和基层干部在分配土地过程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特征、庇护原居民。对安置地原居民来说,获得资金、政策上的优惠是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在。为了吸引移民且成本最小,在成员内部必须达成共识:把差的土地分给移民,但展现出来的却是一视同仁。这在灵宝村表现得最为典型。据移民反映,在正式搬迁到此之前,政府曾派移民干部到灵宝村来考察过,看到的是村里最好的果木林与适合种植农作物的耕地,村里并许诺,移民迁来后可分到5分梨林,5分柑桔林。然而当移民迁来后,发觉事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他们所分到的仅是土地质量很差的沙土地,移民迁前对迁后生产、生活的高期望心理与现实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资源的争夺和由此形成的心理对抗加强了利益群体内部的凝聚力。这是三峡移民"亚群体""亚文化"现象存在的矛盾根源。

  综上所述,三峡移民的角色转换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多阶段的再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三峡农村移民角色转换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贫困风险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主要影响因素随时间阶段而有所不同,从迁移早期的移民政策为主到迁移3~4年时的生产劳动适应性问题为主,再到迁移较长时间(5年)后移民收入水平的横向比较、相对剥夺程度为主。这说明三峡移民迁移后对迁移的态度有一个从"昨天——今天"比较向"他群体——我群体"比较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转化直接影响三峡移民的"稳得住"状况;同时这一转化也说明移民与安置地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进而导致三峡移民角色同化危机、相对剥夺感问题是三峡移民安置过程必须重视的一个原则性问题,尤其是三期(2004~2006年)、四期(2007~2009年)中跨省迁移安置的移民,这一问题必将更加凸显。

全文请见附件

上传的附件
\"文件类型:三峡移民迁移满意度的转变及其根源 .pdf (142.54 KB)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