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造理论与我国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
谈志林
摘 要:社区是公共治理的最小单位。近年我国的社区发展面临制度性障碍。台湾地区将再造理论从企业与政府研究领域引入社区研究领域,为大陆的社区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社区再造是当今构建和谐社区的根本路径。社区再造要从社区形象策划出发,以社区制度再造为基础,以社区流程再造为重点,促进社区公民的再造,实现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主题词:社区再造、和谐社区、公共治理、组织流程
社区是公共治理的最小单位,也是草根民主之源。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能。同时,和谐社区也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评判指标和永续发展的动力。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社区?这是本文的根本出发点。围绕这一根本问题,本文尝试将再造理论从企业与政府研究领域引入社区研究领域,通过对台湾地区社区再造实践的研究,来探讨构建和谐社区的根本路径。就概念辨析而言,当代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社会实体的社区不同于在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互助合作的亲属群体。本文所研究的社区主要指大陆范围内的城市社区。
一、再造理论与社区再造的意函
近年我国的社区建设在城市中全面推进,影响巨大而深远。但社区建设缺乏基本的理论工具,主要还是立足于各地对于社区管理革新的经验积累。这无疑会影响社区建设的深入。再造理论作为西方管理学界的新生理论,为我国社区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可以作为社区建设的理论参照。下面将审视再造理论,并从再造理论可以引申出社区再造的命题。
(一)再造理论
再造(Reengineering)理论也叫做企业再造理论或流程再造理论。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Michael?Hamm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一文,率先提出了再造的思想。1993年,哈默和詹姆斯?钱皮(J?Champy)出版了《再造企业??工商管理革命宣言》一书,提出了再造理论。以后,他们又陆续出版了《再造革命》(1995年)等著作,丰富和发展了再造理论。
再造理论对传统的管理学赖以存在的基础--分工理论提出了质疑,以一种崭新的思想重新审视组织,在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中掀起了一场管理革命。哈默和钱皮将企业再造定义为: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效率等。再造理论认为,再造是组织的彻底(Radical)变革;再造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组织业已形成的基本信念;再造的关键是重新设计组织的业务流程;通过再造组织可望取得显著的进步 。
根据再造理论,再造必须遵循三项基本原则:第一,以组织流程为中心。再造的最终目标是将组织由过去的职能导向型转变为流程导向型,从而改变组织的基本结构。这样,组织的流程以及与流程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是柔性的,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随时增减改变。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团队式管理。即以流程为中心组建协作式的工作团队。第三,顾客导向。即以顾客的需求出发,以之作为判断流程的绩效的指标。
企业“再造工程”的主要程序为五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构筑再造团队。再造团队包括领导者、流程负责人、再造小组、指导委员会和再造总监。第二步,业务流程诊断。即对原有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找出影响流程质量的关键所在,明确管理流程与经营流程是否协调一致。第三步,确定业务流程改造策略。业务流程改造奉行简便的基本原则。流程改造策略设定为:首先可将相同或相近的工序合并,归为一岗;其次,将同类岗位的人员组合成小组或团队共同工作,构造新流程;再次,将连续和(或)平行式流程改为同步工程,即多道工序在互动的情况下同时进行。第四步,流程再造即流程方案设计。在进行流程再设计时,要抛弃原有流程的框框,利用测定基准法(Zoro Thinking)、价值链分析法和改变心智模式等进行创意思考。流程方案应结合设定的目标、输出要求与组织的实际情况,并制定与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的改进规划。第五步,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首先,要进行小范围内的新流程试验,并谨慎调整新流程所涉及的利益格局。企业再造方案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企业再造的终结,为因应组织生态环境的变化,必须对企业再造方案进行累积式的改进。
如上是再造理论的基本原理。总体看来,再造理论尽管问世时间不长,但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再造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崇尚,在企业再造实践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的案例。再造理论对于全球管理思想的影响巨大,并逐步从工商管理领域波及到其他领域。九十年代中期,奥斯本等学者在《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将再造理论运用于公共管理的研究,提出了政府再造的命题,并论述了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核心战略、结果战略、顾客战略、控制战略和文化战略 ,带来了政府管理的革命。
(二)社区再造的意函
社区再造(Community Reengineering)可以说是再造理论在社区管理中的运用。当前,还未见学者对于社区再造的理论阐释。结合再造理论,本人认为,社区再造是以社区的时空信息为基本考量,从根本上重新塑造社区形象,培植社区意识,改造社区组织流程,提高社区绩效,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变革过程。社区再造包含形象再造、公民再造、流程再造、制度再造等项基本内容。其中的核心是社区形象再造与社区流程再造。这里所谓的社区流程是指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也即社区以顾客(社区居民)需求为起点,整合人力与物资资本而供给各类社区公共产品的系统性过程。
二、台湾地区的社区再造实践与启示
社区再造在台湾被称之为社区营造或社区总体营造(简称社造)、社区重生(Community Renaissance)等。九十年代之后,台湾运用再造理论来推进社区发展,发起了社区总体营造运动 。该运动主要从乡村开始实施,再逐步扩展到城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可追溯到台湾内政部于1965年开始的社区发展运动,也受到了日本造町(街)运动的影响。台湾九二一大地震后,社区营造蔚成潮流。除了灾后重建的需要外,台湾社区再造的深层原因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全球性的公民社会和社区主义思潮对于台湾社会层面的冲击;二是台湾各社区生存环境的恶化导致社区居民的抗争运动;三是社区工作室、无壳蜗牛运动等种类繁多的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社区的发展和对于草根社区运动的倡导 ;四是台湾政治人物对于“台湾生命共同体”的倡导和对于复兴本土文化与社区意识的推动。
1994年,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简称文建会)为落实“台湾生命共同体”的政治理念,开始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运动或新家园运动。文建会制定了社区总体营造的四大核心计划,即充实乡镇展演设施计划、辅导美化地方传统文化建筑空间计划、辅导县市主题展示馆之设立及文物馆藏充实计划和社区文化活动发展计划。文建会还将部份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鼓励社区居民从文化、环保、学习、产业、空间、治安等角度切入,自行拟定多样化的社区营造计划。同时大力引进日本案例,在台湾各地推动示范计划,在此过程中逐步形塑共同体理念。从而由下而上推进社区自治。2000年行政院成立了跨部会的沟通协调平台:社区总体营造推动协调委员会。2002年,文建委制定了的《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其中第十项是“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 。“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计划投入385。58亿元新台币,其主要内容有五项:活化社区营造组织;社区营造资源整合;原住民新部落运动;新客家运动,活力客庄,再现客家;医疗照顾服务社区化。2005年,行政院又核定了“台湾健康社区六星计画”,期望从产业发展、社福医疗、社区治安、人文教育、环保生态、环境景观等六个方面着手,打造百姓安居乐业的健康社区。
台湾社区营造运动标榜“一乡一特色”、“由下而上”、“民众参与”、“发掘地方文化”等理念。社区营造的内容包括社区环境营造、社区经济营造、社区文化营造、社区医疗营造、社区教育营造、社区治安营造和社区服务流程再造等方面。围绕此类内容,营造运动特别重视社区居民对于社区营造的创造性设计和参与社区营造的方式以及社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形成等。
台湾的社区营造可分为长期经营与短期应变两种策略。长期经营主要是有关社区居民的成长与学习,例如社区读书会、成长营、教育培训、环境认养等;而短期应变主要是为应对社区出现急迫性的公共议题,通过“社区工作坊”在短时间内形成社区共识与行动计划。“社区工作坊”还通过社区事务的娱乐化来引导社区居民的对于社区营造的参与。类似活动如台中市社区再造创意新点子竞赛(社区规划师工作计画) 。
从社区的角度具体分析十多年来台湾社区营造的主要措施,大致可分六个层次:一是在社区理念层面,培植社区居民的社区营造理念和社区意识。政府、学者与社区居民代表与就社区环境、社区规划、社区史开发、NGO发展、社区活动等社区营造议题进行讨论,制定具有社区特色的社区发展计划,汇聚社区共识。二是在社区人才层面,依托社区学院,通过社区读书会、成长营、环境认养等培育社区公民和社区领导,提升社区的人力资本。三是在社区环境层面,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如实施环保署的“生活环境总体改造”和文建会的“闲置空间再利用”等计划。四是在社区功能层面,从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出发进行社区功能性整合。如动员居民组织义警队、社区巡守队、妈妈导护队等维护社区治安和促进医疗社区化以及多样性的社区生活组合等。五是在社区服务流程层面,根据社区各自的特点打造适宜的社区服务流程。六是在社区行为层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来引导社区居民走出家门,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增进相互的了解,累积社区内在的社会资本。
总体看来,十年来台湾的社区营造运动有不少成功之处,成就了台北市福林社区和永康社区、台中市理想国社区、嘉义县达邦社区等社区再造的典型。但台湾的十年来的社区再造运动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社区营造背负了过多的政治责任,有沦为政治工具之嫌。文建会对于社区总体营造政策的推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落实所谓“台湾生命共同体”的政治理念,力图回应、吸挪并利用社区的草根力量,使社区成为培养“共同体意识”的场所,以建构“新国家认同”。因此,过重的政治包袱使台湾的社区营造一开始就偏离了发展社区和促进社区民主的宗旨。其二,社区营造主要靠精英推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高。其三,由于台湾人口外流的冲击,社区意识的培育并不成功。其四,缺乏社区再造的评估体系,花钱不少,轰轰烈烈的活动不少,但社区再造的效率不高。
尽管存在如上问题,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运动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一是社区再造必须走城市与乡村社区并重和协调发展的道路。台湾的社区营造运动最先从乡村开始,后逐渐发展到城市,有效带动了城乡社区的协调发展。二是社区再造要以社区公民再造为主体。台湾将社区营造视为“社区造人运动” ,重视社区居民的成长与学习,并以之作为社区营造的长期战略举措。三是社区再造要以社区文化再造为先导。即通过社区文化再造来塑造独具特色的社区形象,凝聚社区意识,使社区缔结成为居民的生活与精神共同体。四是社区再造要以社区流程再造为基础。即从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出发,创设新的社区流程,实现社区的功能性整合和结构整合。
三、我国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
大陆的社区建设已走过近十年的历程,其促进社会稳定和基层民主的成效明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格局下,社区建设将承担更为艰巨的重任,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在理念与制度建设上都必须有所创新与突破。根据上述再造理论,参照台湾地区的社区再造实践,在此提出我国社区再造的命题,分析我国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论述我国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
(一)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社区再造的必要性
近年的社区建设是在宏观制度环境发生渐次变迁的情况下推进的,制度环境的变迁导致社区建设也存在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如下问题:
1、社区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非均衡性。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需求来自于对潜在利益的追求。当在旧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利益时,人们便会产生对新的制度需求以获取利益。有了制度需求,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产生制度供给。当制度供给满足制度需求,并相互一致时,就形成了制度均衡状态。城市社区建设实质上是一系列社区制度创设的过程,主要功能在于通过社区居民自组织的形式降低社区交易的成本。但制度供给存在意愿供给与实际供给之分。政府作为社区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在政府本位主义的影响下,往往根据自身的政治需要来供给社区制度;而社区居民则往往缺乏正常表达制度需求的渠道。这就会出现政府对于社区制度供给与社区居民的制度需求的不一致性,导致某些社区制度的供给不足或某些社区制度的供给过剩,由此形成社区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的非均衡状态。这在当前的社区制度供给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使得当前的社区建设呈现鲜明的政府导向而非社区导向的特点。
2、社区制度变迁的路径偏差。当前的社区建设主要是依靠政府发动并加以推进的,不但社区制度的供给由政府包办,而且制度变迁的路径也由政府强制设定,因而当前我国社区制度的变迁表现为宣明的强致性变迁过程。社区制度的强致性变迁必然会导致的社区居民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内在制度与政府这一外在主体所供给的外在制度产生冲突。社区的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冲突又会形成社区制度变迁的障碍,而政府则往往会依靠强势行政来突破这一障碍,推进社区制度的强致性变迁。社区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正是社区居民与政府的非对等博弈过程。在此过程中,社区居民作为被动者往往对于政府供给的外在制度与变迁路径不予接受,表现为用脚投票,即集体冷漠或不参与。
3、社区形象与社会资本的缺失。一方面,当前社区建设的政策设计中忽略了构建社区形象这一核心的内容。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的导向下,当前城市社区中的大拆大建,随意破坏,直接导致社区面貌千篇一律,缺乏社区自身的特色与文化内涵。此外,尽管当前社区建设中有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流于形式,缺少社区意识、社区情感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导致社区居民间以诚信为基础的社区内在社会资本的缺失。
4、社区组织流程的不合理性。社区建设本是立足社区特点的社区组织重建的过程,但当前社区建设的发起往往是从政府意图的外在介入开始,由少数政府精英垄断社区组织模式与运作流程的设计,而缺乏对各个社区业务流程的基本诊断和社区居民的基本参与。这样,无论是社区的撤并还是组织的整合都只能是外科手术式的,而非社区内源式的。仅从组织层面分析,由此带来的弊端就在于社区管理流程与服务流程缺乏协调性,连续流程多,而平行流程不足,使社区组织呈现单一的线性流程运作模式,而缺少组织内在的制衡与改进机制,也基本上不存在以流程为中心组建协作式的工作团队,其流程的随意性与组织效率的低下也就不足为奇。
5、社区功能的单一性非常突出。根据上述社区制度供给的模式和组织流程,社区组织主要的功能存在明显的单一性,即辅助国家统治的社区行政功能非常突出。而就以社区建设推动社会进步而言,社区的行政功能只是最为基础性的功能,而并非是现代社区最主要的功能。现代社区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社区公民的塑造和社区草根性的自治自助,而从当前各地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这两项功能显然是不够的。在当前国家公共财政对社区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社区组织功能的单一性更加剧了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其中严重缺乏的社区公共产品除了基础设施之外,就是社区保障的乏力和社区制度产品、社区文化产品的匮乏。此外,还有社区经济功能的乏力和社区公共利益的平衡机制缺失等等问题。
上述问题对于当前社区建设的推进无疑是极大的障碍,可以说,我国的社区建设存在明显的制度困境。因此,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必须打破当前的制度困境,推进社区理念与制度的创新。而在当前社区建设的制度框架内很难以解决如上问题,必须寻求新的理论支撑与制度创新。从再造理论与台湾地区社区再造的实践来看,社区建设的突破口就在于社区再造。因此,社区再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社区再造的目标、原则与基本内容
在当前我国的制度环境中,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基本的政治方针,这对政府的政策选择无疑具有根本的导向意义。根据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社区再造作为政府推进草根治理的主要公共政策,其目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选择的需要。以此为出发点,并结合社区发展的内在需求,社区再造的目标应该是构建和谐社区。
所谓和谐社区是指以文明自治的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美誉独特的社区形象为支柱,以鲜明同一的社区意识为纽带,以多元共存的社区文化为依托的社区。和谐社区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多元共存。多元共存是指社区的基本构成因子如居民、文化、环境等是多元的,既是具有各自特点的独立个体,彼此之间各不相同,存在着鲜明的差异性;同时,这些社区的基本构成因子又汇聚在同一时空界限之内表现为共存性。在这种状态中,属于同一系统或共同体的社区各构成因子通过对方映现自身的形象,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彰显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二是交互共生。汇聚在同一时空界限之内而的社区基本构成因子的不同个体之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不同构成要素彼此之间呈现动态的相关性、交互性和渗透性的特性,共同构成彼此相依的共生网络。和谐社区的构成成分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三是和平共处。在同一社区的时空界限之内,各个社区构成因子相互构成和平共存、协调发展的共同体,并在保持宣明个性的基础上,平等和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根据再造理论,要实现再造和谐社区的目标,在社区再造过程中就必须遵循如下三项基本原则:一是顾客导向的原则。顾客导向是哈默再造理论的基本原则,是指企业的行为要以顾客为中心。社区再造中的顾客就是社区居民,顾客导向就是要求社区再造要以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由社区居民主导社区再造的过程,并围绕社区居民的需求与偏好来设计社区再造的流程,更好地服务与社区居民,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二是和谐原则。社区再造的过程不是遵从泰勒式科学管理主义的铁律,而必须以人为本,建构人性化的社区组织、社区形象与社区环境,培植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营造多元共存、交互共生和和平共处的社区共同体。三是以组织流程为中心的原则。以组织流程为中心要求社区再造从再造社区组织流程出发,通过组织流程的再造来实现社区再造的基本目标。流程再造不同于以往的任何社区组织变革,要求将社区组织由过去的职能导向型转变为流程导向型。一个以流程为中心的社区和一个以职能为中心的社区的根本区别不仅在于社区运营流程的不同,更在于维系社区的基本结构不同。在传统社区中,组成社区的基本结构是职能相对单一的部门,由这些部门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构成每一个流程的片断,而在一个以流程为中心的社区中,社区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不同的流程,不存在刚性的部门,甚至流程本身也不是刚性的,而是随着社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再造理论和社区再造的目标与原则,社区再造包含四项基本内容:社区形象再造、社区公民再造、社区流程再造、社区制度再造。社区形象再造即社区CI战略就是指通过社区形象策划来重新塑造鲜明而美好的社区形象,凝聚社区共识,形成社区文化共同体。社区公民再造是指通过社区学习与培训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自治能力与人力资本,最终完成由生活形态的社区居民到社会形态的社区公民的转变。社区流程再造是指对社区的组织流程进行诊断和重新设计,根据社区的时空信息与居民的基本需求、偏好来实现社区组织流程的科学合理、畅通便利,从而提高社区组织的绩效。社区流程再造是社区再造的重点。社区制度再造是指引导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重新审视并设计社区的基本行为规则,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秩序。
(三)我国社区再造的基本程序与路径选择
根据上述社区再造的原则与基本内容,社区再造应遵循如下四步走的基本程序:第一步,社区问题诊断。社区问题诊断是社区再造的出发点,要求在对社区的制度环境、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时空信息进行充分占有的基础上,对社区现状进行基本的评估,重新审视社区的发展目标、组织流程和制度设计,诊断本社区存在的根本问题。第二步,再造战略策划。根据社区的实情,确立社区再造的目标与再造战略,导入社区CI策划,并完成再造方案的设计。再造战略策划应以社区大学为依托,面向社区居民进行开放式的讨论,以借助团队智慧,凝聚社区对于再造的共识。第三步,再造方案实施。首先进行小范围内的新方案试验,这是检验新方案是否有效的途径。然后谨慎调整新方案所设及的社区利益格局。第四步,再造绩效评估。即根据预设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再造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适时的跟踪评估,以检讨再造方案的得失。企业再造方案的评估并不意味着社区再造的终结,为因应组织生态环境的变化,必须根据评估的情况对企业再造方案进行累积式的改进。
当社区再造的目标、原则与基本程序确定之后,要保证社区再造的成功,就需要设计和选择适宜的社区再造路径。而设计和选择适宜的社区再造路径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加社区的正向制度激励的过程。在设计社区再造的路径时,要综合考量社区再造过程中新制度替换旧制度的成本以及制度总绩效的增加。总体看来,社区再造的主要路径可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1、从政府管理到社区治理,促进社区再造的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是社区再造的先导。社区再造应确立治理的基本理念。治理强调分清政府、公民社会与市场各自的责任与权力,并追求三者的平行发展,特别重视基层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由此形成公民、市场与政府三者之间相互协作的综合治理网络。治理的理念包括了民主、平等、多中心和分权等价值取向。政府治理与传统的管理有很大的不同。从管理走向治理,首先必须实现政府行政范式的转换,即由**走向民主政府,由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由德治政府走向法治政府,由中央善政走向社区善治,以建立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的“多中心”治理结构。其次必须推进政府行政方式的转变,即从集权走向分权,从精英政治走向社区公民参与,从层级控制走向政府与社区的平等协商。再次必须突破现有的社区行政生态,适时调整党和政府与社区的关系,由以政府为本转变为以社区为本,推进社区的自我治理。小社区,大政治。党和政府与社区关系的调整是社区再造的政治基础。可以参照国企“抓大放小”的原则,改变社区党建的思路与工作方法。不宜强调与和谐社区的多元化内涵相冲突的社区党组织的一元化领导。而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合理性与社区居民的认同性,弱化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必然性与强制性。同时,要合理界定政府与社区党组织的权限,还权与社区公民。
2、再造社区形象,培植和谐社区的文化内核。
社区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社区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具体而言,社区形象是社区内部诸要素经过长期综合发展给公众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和直观的反映和评价,它代表着社区的身份和个性,它反映着社区的自然形态、历史文化、结构功能和整体视觉的特征。社区形象可分为社区内部形象和社区外部形象两个方面,内涵包括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有形要素包括社区环境、社区公共物品、社区居民面貌等。无形要素包括社区理念、社区制度、社会资本以及居民素质等方面。社区形象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独特性的特征。社区形象的评判指标有知名度与美誉度两个维度。
再造社区形象是社区再造的核心。社区形象再造是对社区形象进行设计、传播和公众对社区进行认知、认可的动态过程。社区形象的塑造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也是社区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与社会公众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社区形象再造主要在于参照企业CI战略管理方法,导入社区CI战略即社区形象识别系统(Community Identity System)。社区CI战略的设计是社区形象再造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它主要由社区理念识别系统(MIS)、社区行为识别系统(BIS)和社区视觉识别系统(VIS)三部分内容构成。理念识别系统是指社区的基本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社区行为识别系统是指社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方式;社区视觉识别系统则是指社区外在的环境、建筑设施和居民的外在形象。其中理念识别系统是社区形象的灵魂。社区形象再造首先要培植以现代公民意识为基础的社区文化理念和基本价值规范;其次要通过社区理念来规范整合社区组织与居民的行为方式;再次要以社区理念来指导社区构建美丽、宜居、和谐的外在形象。最终得以锻造社区文化,提升生活品质,彰显社区魅力。
3、再造社区流程,构建和谐社区的组织基础。
社区流程再造是社区再造的重点内容。再造社区流程是对社区的组织流程进行诊断和重新设计的过程,从而保证社区组织流程的科学合理和畅通便利,提高社区组织的绩效。社区流程的设计要求根据便利、快捷、高效和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原则,将社区业务重新进行摸底、定位、排序,形成线性与网状相结合的社区新工作流程。流程再造的关键是要根据社区业务流程的需要,打破现有的根据职能分工设立的部门制,来设计重组社区的组织结构,完成社区组织结构由职能型向流程型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以流程为中心组建的协作式工作团队。可以根据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组建由决策部、执行部和评估监督部所组成的社区管理委员会,形成组织内在的制衡与改进机制。社区管理委员会是“掌舵而非划桨” 的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决策与管理,但并不具体承担社区服务产品的生产与供给。社区服务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可以通过面向市场招标或者委托社区NGO来完成。此外,要推进社区组织的多元化构建,这是社区再造的重要基石。
4、再造社区公民,构建和谐社区的主体。
社区再造“不只是物质性的‘造物’运动,更是精神性的‘造人’运动” 。人是社区的主体,可以说,人的再造即社区公民的再造是社区再造的终极目标。社区公民再造的主要是通过鼓励、引导社区居民的学习,提升社区公民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文化水平以及生活与工作能力。为达此目的,可以参照美、欧、日和台湾地区的经验,拓展社区的公共空间,成立社区性的学习组织??社区大学,依托社区大学促进社区公民再造。一方面,在尊重社区居民多元个性与偏好的前提下,通过社区大学进行社区的形象、理念教育,形成社区意识,以此来影响社区居民的思想与行为,重建社区居民间相互信任的社区诚信机制,促进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社会共同体的认同;另一方面,通过社区大学进行文化学习与技术培训,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人力资本与自我治理能力,最终完成由生活形态的社区居民到社会形态的社区公民的转变。社区公民再造应与学习型社区的构建相互结合,共同促进。
5、再造社区制度,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秩序。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语境中,“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是“正式约束(规则、法律、宪法)、非正式约束(如行为规范、惯例、行为自律)和实施特征的结合体”。 对于社区而言,社区制度包括社区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总和。社区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在社区之内,制度可以产生秩序,减少社区运行和人际交往的成本,降低社区行为的不确定性,从而保证社区的稳定。因此,社区制度是化解社区冲突,促进社区和谐的根本保障,制度再造是社区再造的基础环节。当前的社区制度主要是由政府外在供给,这不符合社区再造的基本理念。必须改变社区制度的供给模式,即由外源式的政府供给转变为内源式的自我生成。应该从社区需求出发,依靠社区居民的充分参与和社区各组织的协作,确立与本社区适宜的多中心制度模式。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性制度,实现社区从冲突到秩序的生态转换。社区具体的基础性制度包括社区组织制度、社区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社区资源整合制度、社区利益调整制度、社区保障制度、社区行政制度以及各种社区行为规范等等。同时,要改变社区制度变迁的路径,即由依靠行政权力推动的强致性变迁走向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与认同的诱致性变迁。这也是社区草根民主与自我治理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借用再造理论,推进社区再造是突破社区发展的制度困境,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路径。但再造理论还处于发展之中,从再造理论引申出的社区再造更是一个全新而复杂的课题。如上关于我国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只是本人一点粗浅的思考,要完成社区再造从理论探讨到政策设计乃至社区层面的实践,还有漫长的探索过程。期待更多的同仁加入到对于社区再造的研究与商榷之中,以共同推进社区治理的制度创新,实现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谈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