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杭生教授社会学理论的后期发展点滴
杨 敏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19日第682期
从2001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开始,直至先生辞世,前后13年时间,我一直在先生麾下从事研究工作。我目睹了先生推动社会学本土化和中国化的努力,先生将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作为毕生努力的事业。由于先生的勤勉,得以形成今日的“社会学五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和实践结构论。13年来,我与先生合作的最大成果就是后两个理论——社会互构论和实践结构论。作为先生后期学术事业的见证者,谨就先生社会学理论的后期发展做一简要回顾。
社会互构论:十年一剑
社会互构论部分得益于对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重点项目“中国社会转型期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总结,其成果在2010年最终得以出版,历时十年之久。
社会互构论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为研究主题,着力解释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关系结构和社会组织模式所发生的转换和变迁,并揭示这种转换和变迁的总体过程和重大现象的本质。社会互构论的创新性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当代社会学新理路的探索。通过以社会学理论的形式提炼和刻画人与社会关系的畸变,提出“社会互构”体现了现时代社会现象及过程中蕴含的根本性和实质性的关系机制。
第二,基础理路和基本范式的新探索。社会互构论的基础理路在于,“个人与社会”既是社会学的元问题,又是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差异和区别是消解不了的,关键是要揭示两者之间的正确关系,即互相建构的关系,“社会塑造了个人,个人也在塑造着社会”。社会互构论的基本范式包括:以旧式现代性与新型现代性作为框架性范畴;以社会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实践关系系统为基本预设;以“社会互构”作为理论的核心概念;“互构谐变”是关于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性状、基本趋向及经验形式的具体化;社会互构类型研究;社会互构过程研究;社会互构条件研究。
第三,对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探索。首先,个人与社会,分别表现了人类生活共同体相互关联的二重含义,人类生活共同体的发展就是个人与社会的互构关系的演变过程。其次,在社会互构论中,个人是现代性的产物,经历了一种创生并继续成长。再次,社会是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的多种二重性之统一。最后,社会与国家的互构是社会互构的重要过程和重要方式,社会型塑国家,国家也型塑社会。
实践结构论:当代脉率
2006年起,我参与郑先生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与构建: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应用与发展”研究,成果即实践结构论。
实践结构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社会学两维视野——现代性全球化的长波进程与本土社会转型的特殊脉动;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广义社会转型论;新型社会主义及其成长;建设性的反思批判精神和中国社会学的“顶天立地”精神;现代性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实践结构论”表明了理论与实践的互构,实践问题大量地转变为理论问题,同时理论问题也大量地进入到实践领域之中,这一过程推动了适应时代变化的新理念、新理路、新思考的发展。
走进实地现场:中层理论的发展
2006年,郑先生的学术团队开始着手第一个地方项目——“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广州深圳实地调查为例的广东特色分析”,此后在中国多个城市展开了两个系列的社会实地调查研究,后来形成了郑先生任总主编的两套丛书——“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系列调查研究报告”与“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实地调查研究系列丛书”。当社会学理论与各个地方的“中国经验”相遇,理论研究领域也在逐渐延伸,研究关注也从理论构建走向了实际应用,形成了对中层理论和分支理论的研究和思考。
如2008年,郑先生提出,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社会学的核心命题。“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合理配置”是新中国60年来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线”。中层理论和分支理论的发展进一步表明,理论研究和学术活动不是与社会实践相隔离的,在一定意义上,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只有在时代的实践中穿行,社会学理论研究者才能获得对社会生活主流的真实体察和把握。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