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向实践的环境社会学
洪大用
原文发表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环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环境与社会关系呈现的形式和内容也有很大差异。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能力显著提升,由此导致了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相应地,环境条件的变化也更加显著地形塑着社会进程和人类生活。尤其是当人们将某种程度的环境变化定义为对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对环境自身运行都构成负面影响乃至关键威胁的环境问题时,现代工业社会已经开始了缓解这一问题的转型与变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应对环境问题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变革已经成为全球性现象,中国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汲取发达国家的教训与经验,在技术、制度和组织机构等等方面致力于加强环境保护,缓解环境问题。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样一种持续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努力,不仅使得中国环境问题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而且形塑了新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空间,为现代社会发展呈现了新的智慧和可能。这样一种环境与社会深刻互动的实践,也为发展中的中国环境社会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鲜活的研究议题和丰富的创新灵感。直面中国环境与社会互动的实践,积极参与并引导实践,深入分析和总结实践,增强学者的实践自觉,不仅是推动中国环境社会学理论创新的正确道路,也有益于改进和完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本期组织的3篇文章,分别关注城市空气污染治理、小微企业行为转型和环境共治的发展实践。其中,范叶超、刘梦薇的论文引入了若干社会学视角讨论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演变与治理,刘凌的论文则揭示了环境变迁中小微企业绿色转型行为的逻辑和复杂性,张萍、赵蕾的论文从社会动员的视角讨论了环保社会动员的转型与创新,指出需要进一步发动民众和社会力量,促进自上而下的国家发力与自下而上的社会自主行动相结合,构建完整、健康、有活力的环境共治系统。这三篇论文虽然议题不同,但是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关注正在发生的环境治理实践及其影响;二是兼顾历史分析与结构分析、制度分析与实践分析;三是体现了比较鲜明的社会学视角;四是体现了较好的研究反思性。而且,文章的作者多是年轻人,有的刚刚获得博士学位,他们代表了中国环境社会学的新生力量。虽然相关研究的深度还有不足,但是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我相信这些研究对于推进中国环境社会学发展、改进环境政策实践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都是有价值的。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呈现,期待中国环境社会学在充分的实践自觉中得到快速发展。
责编: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