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刘凌,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肖晨阳,美利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兼职教授,社会学博士。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3年第11期/《学习与探索》2023年第6期。
【内容提要】农村小微企业的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但其绿色转型面临环境保护与自身发展难以兼顾的困境。在以强化末端治理、能源替代、环境管理规范化为主的转型实践中,企业大多延续扩大产能增加总营收的方式应对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压力,同时,长期政策性停产或限产使企业产能增长受限,企业选择精减用工控制运营成本,最终转型带来环境质量改善、产能规模下降和社会失业增加。可见,由于以体育用品企业为代表的县域小微企业普遍依赖扩大规模、控制用工成本的方式维持盈利水平,其盈利模式与技术革新路径要求存在差异,这使其绿色转型方式不同于生态现代化的理想模式,短期内转型效应难以实现多赢,转型实践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因此,深化农村小微企业绿色转型,可从优化成本结构以重构盈利模式出发,培育企业持续转化或转移环境成本的动力和能力。
【关 键 词】绿色转型/生态现代化/环境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