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经济社会学

陆益龙 灾害社会学建设与防减灾意识的构建

2008-10-09 作者: 陆益龙

灾害社会学建设与防减灾意识的构建

陆益龙

 

《光明日报》

灾害是指给人类社会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变异现象和特殊社会行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类社会在自然历史过程中一直都在探索如何预防灾害、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但在不同时期,人类认识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古代社会,由于人们认为灾害是超自然力作用的结果,所以人类社会把防灾和减灾寄托在对超自然力的崇拜或迷信之上。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逐渐把握了一些灾害现象的形成规律,并能对有些现象加以预测。于是人们把对防灾和减灾的重点放在灾害预测、控制和救援技术的研究之上,也就是只注重灾害的自然科学研究。如今,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越来越清楚地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在防灾减灾中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把对灾害的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强调技术防减灾知识与社会防减灾知识的综合运用。
  灾害社会学正是对灾害的各种社会属性加以考察、探讨和研究的社会科学学科之一。具体来说,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的社会学原理研究,从自然与社会互动的视角,探讨、拓展和深化对灾害的社会属性的认识,形成关于灾害及防灾减灾的社会学理念;灾害对社会系统的影响研究,探讨社会运行过程中主要灾害对政治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这些影响进行社会评估的方法;防灾减灾的社会体系研究,从法律、制度、政策和组织等方面,探寻如何在社会发展规划、社会设置、社区建设中不断建立和完善防减灾社会体系;赈灾救灾的社会机制研究,主要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政策、社会组织、政府等方面,探究建立稳定、可持续和高效的赈灾救灾社会机制;灾后重建体制的社会学研究,着重从文化、社会网络、系统功能的视角思考灾区社会重建的原则、策略和社会经济途径;灾害社会史的研究,梳理和总结本国和外国灾害社会影响的历史规律,以及历史上人类在灾害预防、减灾、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灾害次生社会问题的应用研究,主要考察不同灾害所次生出的各种具体社会问题,如心理问题、救助救济问题、生活秩序恢复问题等,分析和探讨不同灾害社会问题的形成机制和社会影响,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策略。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和美国,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并在防灾减灾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了知识支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我国灾害社会学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在灾害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缺乏专门的和综合性的研究。
  防灾减灾的社会意识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在多种社会实践中构建起来的。加强灾害社会学研究,正是要通过对灾害社会属性和社会调节机制的考察和研究,促进社会防减灾意识的构建。具体而言,灾害社会学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建构。
  首先,通过对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灾害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审视和反思,灾害社会学将有助于人们树立全面的、科学的保护自然生态和应对灾害的基本理念和方略。虽然灾害社会学研究并不直接提供对付自然的工具和技术,但是它在灾害社会史、防灾预警机制建立、减灾社会性战略、抗灾救灾社会体制以及灾后重建社会机制等方面所取得的理论认识,不仅对人类防灾和减轻灾难的社会行为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而且还将揭示人类在与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具体实践中,是如何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组织的和社区的力量,把社会成员动员和联合起来应对自然灾害的。这些经验既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社会记忆,同时对指导各种抗灾救灾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次,灾害社会学研究通过探索社会适应和调节机制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将有助于社会防减灾意识从技术防减灾转向技术、社会防减灾并重。现代防减灾意识的建构,不能只关注于对自然物质运动中的风险防范,而且要强调对社会活动中的风险加以防范。所以,建构现代防减灾意识就需要从社会机制体制着手,也就是说审视和反思各种社会设置在遇到特殊的自然现象时会存在哪些风险。
  再次,灾害社会学关于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应用性研究,对防减灾实践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比如,探索怎样发挥机构、组织和社区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和自我救助功能;怎样利用社会合力来救济受灾群体;怎样运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工作方法在精神上抚慰受灾者;怎样评估受灾的社会损失以及帮助受灾群体修复社会网络和恢复正常生活;如何建立高效的抗灾救灾社会机制,来增强人们应付灾害的能力;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受灾者的生活恢复和灾后重建得以有序进行,等等。人们可以从这些研究中获得较多关于应付自然灾害的社会文化策略方面的知识,从而增进减灾意识。当人们面对危机时,这些意识会指导他们做出合理的行动,引导他们自救、救助他人、团结和合作,帮助他们在较大程度上减轻或降低灾害的破坏和影响。
  最后,灾害社会学将为构建地方性的防减灾意识提供知识支持。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流动性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冲淡和削弱了传统的、地方性的防减灾意识和知识体系。因为人们的意识和认知结构与所生活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在洪灾、旱灾、地震多发地区,当地人有着与这些自然灾害相抗争的悠久历史,因而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较强的防范相关灾害的意识。由于社会流动频率的加快,普遍性的、统一模式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占据主导地位,而传统地方性的知识和价值走向边缘化,与此同时,一些从灾难经验中积淀的防减灾知识和意识逐渐遭到削弱。加强灾害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将有助于人们重构地方性防减灾意识,把传统与现代减灾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各地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陆益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