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逸舟教授谈“北京奥运与中国软实力”
嘉宾简介:
王逸舟,知名国际问题专家,法学博士。1984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先后任马列研究所当代研究室副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等职。现为世经政所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系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西方国际政治学、当代国际政治和中国外交。在美国福特基金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支持下,先后组织和领导了《中国与国际组织:加入与适应的过程》和《中国与非传统安全》两个重大项目的研究。
访谈全文:
北京奥运彰显中国实力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在线访谈。在激情如火的8月,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范围的强烈关注和广泛认同。可以说,这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并在国际交往中“软实力”快速积累的一种体现。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知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王逸舟教授做客理论论坛,就“北京奥运与中国软实力”与网友在线交流。王教授,您好!
[王逸舟]:主持人好,很高兴能够再次来到人民网跟网友沟通。
[主持人]:截至昨晚,我们中国队奥运军团在奥运会上拿到了46块金牌。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和全世界,都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已经成长为体育大国。您作为国际方面的专家怎么看待,中国是不是已经到了这样高的程度呢?
[王逸舟]:说中国是体育大国,或者是强国应该是没有问题。我们占了全球人口的将近1/5,这次拿了金牌总数的将近1/6。从金牌的数目、运动员总体成绩,以至于北京体育场馆的建设水平、比赛服务质量来看,这个判断是没有问题的。总体我觉得这次奥运在北京的举办是非常成功的,或者像刚才主持人提到那样,是提升了中国的形象和实力,包括软实力。
[主持人]:现在我们都说中国在软实力和硬实力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但是我们不知道如果从外部的世界看中国,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
[王逸舟]:我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中国通过这次奥运会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高考算是通过了,有一个成人礼。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国际上,大体分万元户、千元户,什么意思呢?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举办奥运会的多数国家都是万元户,就是人均国民收入是万元以上的,如三万元或五万元。而千元户是比较少的,大概只有四个,举办奥运的时候,韩国、墨西哥、以及希腊及还有中国,我们都算几千美元的人均国民收入。百元户是从来没有可能举办奥运的,这些国家只能有实力举办地区性的运动会,如亚运会、非运会等。可以这么说,从中国举办奥运作为一个标志来看,它已经进入了千元到万元的过渡阶段。而且,我们也希望,或者说是预期中国再过若干年,也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王逸舟]:现在我们国民收入是3000多美元,我估计很快就会超过5000多。按国际上的统计来看,墨西7000,其他的,不管是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很多国家举办奥运会,现在都是三万多五万的幅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确实中国举办奥运是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中国总体实力,对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经济基础的承认,你就成人了,或者18岁了。但是我所说的成人礼还不只这些。
奥运多方面提升中国软实力
[主持人]:有网友提问说,王教授,请问北京奥运会举办到现在,从哪些方面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呢?
[王逸舟]:我觉得很多很多方面了,首先是展示了中国的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人通过奥运表达了中国人对世界的善意、你看开幕式上那些精彩的画面,还有演员们喊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反应了中国人开放的心态。自古以来中国人是愿意和世界和自然和睦相处的。所以把“和”作为一个主题词,放在画卷卷轴的中央,看懂了开幕式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人举办奥运会的中国元素,反应出中国人乐善好施,这样一种好客的精神。
[主持人]:许多专家都在讨论奥运会给中国和北京留下什么样的遗产。从软实力角度看,您觉得奥运给北京带来什么?
[王逸舟]:另外我觉得在北京的举办,留下了一笔重大的遗产。它给我们这个民族在新时期和世界的融合,学会国际规则,也提供了很多促进。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跟人交流,包括做一些志愿者的工作,包括把垃圾分类,很多事情如果在过去来说只是不完整的,你看奥运整个过程中间和奥运之后就提升的很大,这都是奥运给我们带来的重要的遗产,中国的财富。我特别注意到刚才提到,从年初国际社会,特别是外国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对中国举办奥运的一些诋毁,到现在我注意到媒体,绝大部分的赞扬,有时候赞扬你都觉得不敢相信了,很过了,实际上还说明什么,就是我们奥运的冲击效应,奥运领头效应还是非常强。我觉得要把它用好,还是值得研究,值得长期去认真思索的工作。不只是现在说一下就完了,整个国家,各个方面,大家都要去想一想,如何使奥运的精神,奥运的财富,奥运的效应延续到更久,更加广泛。
此外,在国内外媒体的镜头和版面上,北京奥运会上的志愿者队伍引人瞩目。在我看来,奥运会有一个提升中国软实力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志愿者活动的勃兴和公民社会的活跃。有人说,2008年是“中国志愿者元年”。以往我们也派出志愿者到非洲,到一些不发达国家,从事农业,从事教育,但是这次在北京、在上海,第一次有这么多的人提供服务、帮助,而且是无偿的,实际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标志。为什么说2008年,因为不只奥运会,我们前段时间还经历了当代最惨重的自然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地震后,出现了很多普通公民志愿者,而他们是不中央政府动员的,是自发的。在灾后重建中,这些志愿者也为灾区做了很多事情。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素质,中国人的社会整体观念有一个全新的提升。而且我相信,这些志愿者也通过服务他人的志愿者行为得到了了锻炼、考验和心理上的洗礼。这一点无论是对志愿者本人的未来,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有网友问北京奥运会快要结束了,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我们怎么利用北京奥运会留下的非常人文遗产进一步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呢?
[王逸舟]:我觉得这个问题现在是从中央、各级政府一直到我们的公众应当认真思索的大问题。我觉得从短期、中期、长期来看,短期内就是要把不仅奥运会、残运会办好,而且要防止后奥运综合症对我们造成大的冲击,这是短期的。从中期、长期来看,我觉得就要认真去消化,去思索,奥运带来的很多很多丰富的,方方面面的东西。比如在我们体制上会带来什么样的东西,在我们的文化遗产上,在社会资源,公众的素质培养上,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宝贵启示。从长期来看,更要对大战略提供一些支撑,比如中国在未来涉及大国关系,涉及我们同国际体制的全方位的联系的时候,奥运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联系呢,我觉得财富是太巨大,是那么的丰富,有的时候就想作为一个研究者,哪怕是专业研究人员,我觉得自己好像微不足道,特别渺小,因为财富这么巨大,只能从中间汲取一点点就够你很长时间了。
[王逸舟]:我觉得所有人从自己的领域,从自己的专长,从不同的角度去做探索,做思考。而且我特别要提醒,不要以为你是教授,你是外交研究人员,你能够做,你能够提建议,能够产生影响,不是的,我觉得不管是再大的人物,是主席、是外交部长,还是教授学者、媒体人,还是普遍公众,我觉得都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就好比大海洋,就是很多水滴共同构成的。我觉得不怕这个人年轻,就怕你没有这个心。我所以特别倡导说奥运的精神是要每个人去挖掘的,而不只是靠媒体,靠人民网,或者靠社科院,或者靠外交部和中央领导,每个人都要去汲取、咀嚼的。才能把奥运精神发扬光大。
[主持人]:王教授,有网友提问说:不少学者分析软实力很难有一个清晰地概念的表述,没有可操作性;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不可能在软实力上有发展,因为西方控制着我们的话语权,世界文化是西方主导的。问您怎么看这样的观点?
[王逸舟]:网友说的有一定道理,就是对软实力本身界定不容易。我曾经专门和软实力的发明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探讨这个问题。他在90年代提出软实力,不只软实力跟硬实力对应,软实力真要发挥还要有聪明灵巧的智慧和实力,实际把软实力做了新的界定。
对我们来说软实力可以从方方面面去讲,比如刚才提到的文化的、观念的,我觉得还有体制上的,很多无形的东西都可以反应出一个软实力。中国人是最有可能发展成为软实力大国,因为中国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中国古代曾经创造过特别辉煌的文明,给自己的国家,也给世界带来了极其丰厚的遗产。有人说当今世界最有前景创造软实力体系的国家,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当然有这种前景和可能性,它并不是说现在一定能够创造,或者说很快就能创造。
[王逸舟]:我现在从反思的角度看,这次奥运,我们现在谈到盛宴狂欢,谈到金牌第一,谈到中国成就之后,甚至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从加强软实力,提升软实力,或者发展软实力角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刚才看网友就这样说,比如从语言能力,我觉得比起多数国家来说,比起举办奥运会,不是多数国家,当今世界193个国家,比起举办奥运会的20多个国家中间,中国人平均的国际语言能力相对比较弱,这是我们一个特别重要的短板。你要真的当一个软实力大国,如果语言跟外国不沟通,或者叫别人学汉语,但是不够的。
[王逸舟]:第二,也看得很清楚,就是我们的环境保护。虽然这段时间做了很多的努力,7月份、8月份北京的蓝天比往年多了不少,但是平心而论,我们比起以往举办过奥运会的多数国家,我们的环境质量还是相对比较差的。我们公民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弱的。我们经济发展、高速增长和环境改善之间的反差还是相当大的。
[王逸舟]:所以现在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特殊的角度去观察,中国仍然是当今世界排放量主要的,或者第一,或者第二的国家。所以如何去减少排放,增加科技的含量,而不只是说通过大量的能耗,大量煤炭、石油的消耗来提升我们的GDP,提升我们的国力,要发展科技创新力,文化的发展力,还包括设计能力,包括媒体活跃程度。
[王逸舟]:我对比一个简单的数字,像美国,可能一般人难以想象,美国不光有军舰、飞机、大炮,它的80%产值不是这些东西,80%产值是真正的比较软的东西,比方说设计,比方它的芯片,或者太空计划,或者它的保险,它的服务业,它的金融体系,它的延伸工具。它的十几万美元产值中有9亿美元是这些东西构成的,80%是这些比较软的,但是看上去更有前景的东西构成。我们现在跟美国经济��很远了,只有它1/4左右。但是我们80%还是那些能耗很大的重化工业,制造业,包括现在国际市场上的鞋,80%是我们提供的。我们的服装,我们的家具,这些东西需要大量的原材料,需要大量的石油,需要大量消耗地球的资源,我觉得这方面对我们来说就是需要冷静思考的一个差距。
[王逸舟]:真正提升软实力,不光是嘴上说说,或者观念上变化一些,而是改变我们的增长方式,要提高科技的含量,这也是为什么在十七大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是更加均衡的发展,一个绿色的发展。
[主持人]:王教授,我们刚刚一直提到软实力这个话题,网友又提问了,所有学者谈及软实力与股票市场的人气非常相似,更多的是势头,一种强烈的印象,一种具备某种吸引力的发展趋势,您所谈的软实力具体究竟是什么?
[王逸舟]:我可以这么回答这个网友,如果你找100个学者来,可能有99种软实力。所以这点我觉得有不同的定义是很正常的,如果想找一个大一统的定义,我可以告诉这个网友是找不到的。
比如我们看很多灯,是有很多面。软实力也是一样,不是平面的,而是一个立体的,而且不断地旋转,闪出不同的面,不同的光彩。如果你回到一个部落时代,回到小国寡民的地点,可能对软实力的定义就是一、两个面,非常小。你越是到大国,它对软实力的定义就越不确定,面就越多,可能20、30个面,或者200、300个面。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提问,他说国家的实力是靠硬件,软实力只是在国家物质力量强大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的,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王逸舟]:我觉得比较确切的说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割裂开来,孤军奋战的可能性。就设想如果没有软实力,就是包括刚才提的观点、体制相辅相成、文化的支撑。单靠硬件方面的建设,很难持久.
[王逸舟]: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富国有两类,一类就是仅仅靠资源富起来的,资源暴涨。沙漠上到处发现黄金,暴涨起来的。另外一种就是通过几百年的辛劳,科技创新、技术革命、工业发展发展起来的,对比这两类富国就会发现,前一类富国可持续性比较差,一旦石油枯竭了,一旦地下的资源无法再支撑这样富足的生活以后就没办法了。另外一方面不断推动人文素质的提高,通过软实力的建设,通过国民素质的改善,我想软实力提升的国家,硬实力也能够长久保持。
[王逸舟]:我举个例子,在17、18世纪硬实力主要指海洋上的军舰。到19、20世纪就是指近空能力,比如航空器。现在硬件指外空,航天器,就是太空发射能力。如果说硬件发展不可能固定在某一方面,尤其像中国钢产量,钢铁产量现在达到5亿多吨,按照过去来说中国早就世界第一了,把现在世界第一、第二合起来都没有中国多。就是仅仅靠这种钢材的堆积,靠一定阶段特有的硬实力标尺国家是强大不起来的,然后在观念体制变化的时候,你会界定什么是新的硬实力什么是新的个高边疆,从陆地到海洋,又从海洋到太空,又从近空到外空,边疆也在不断地变化。硬实力建设固然重要,但是硬实力是脱离不开软实力的发展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齐头并进的。
奥运精神、“金牌情节”与国民心态
[主持人]:王教授,我们刚刚聊了一些外国对于中国的看法。下面我们想说一说,比如您作为一个国际关系学者,那么我们如何去理解和解读奥运精神,因为在我们看来奥运精神好像就是多拿金牌,然后“更快、更高、更强”是我们普通人心目中顶尖的奥运精神。从大的角度来看奥运精神究竟包含哪些方面?
[王逸舟]:奥运精神可以有多种的解读,不光是金、银、铜,刚才提到的人民所熟悉的“更高、更快、更强”,有很多别的内容。随着“更高、更快、更强”无疑是奥运最耀眼的一面,是多彩宝石中最闪亮的一面,但是很多东西是在其他地方没有看到的,奥运强调非常公正。如果你再强,但是违背了规则就要退出,包括对弱者的尊重,很多人可能最后或者摔倒了,但是他经历了,大家都会给他热烈掌声。包括对一些残疾人,这些精神在奥运赛场上体现的最突出的,而且传染力,通过媒体的放大,通过电波,传播最广泛的。
[王逸舟]:除了“更高、更快、更强”,金面,或者是银的面。还有别的颜色,我想也是某一种精神,就是对弱者的激励和尊重。对规则的一种要求。再比如刚才提到的像志愿者精神,可能奥运会的志愿者比任何其他的活动更多,遍布的角度更社会化。所以当人们反复谈到志愿者的时候,通过媒体,我们做的学术研究,大家感到这段时间特别多,而且感动的时候特别多,为什么?是奥运带来的,志愿者的精神也是奥运特有的精神。
[王逸舟]:再比如我们在前几年开幕的时候,很多人都谈论说奥运神圣,这在历史上就是很好的奥运精神。从古希腊开始,当时古希腊的国王就约定,为了防止在奥运期间出现冲突,导致正常的体育竞赛中断,大家做一个神圣的宣誓。后来发现这个很好,带来了和平,带来了竞赛的安定。然后这个神圣的东西延续下来,这几千年的东西到今天确实起了很多成效,所以出现了像乒乓球的外教,这次出现了篮球的外交。不只带来了感动,带来了国家关系的飞跃,一些谈判的进展,这些奥运休战也可是说是奥运精神。
[王逸舟]:我们现在谈到的不管是“更高、更快、更强”,是对弱者的尊重,或者是志愿者的精神,可以说七彩,甚至更多的色彩,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财富,特别特别宝贵,中国人从来没有如此集中地巨大的、长久的这种财富,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汲取。甚至我现在都觉得还无法充分地去评估它,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才能显示出来。
[主持人]:我们刚刚聊了很多大的方面,现在我们想聊一下细节上的东西。比如在这次奥运会当中,我们所看到的,我们国人的这种金牌的心结,比如像刘翔退赛,让很多人抱有遗憾,您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王逸舟]:这个事情说实话,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在车上我也是咯噔一下,既为刘翔的伤痛多少有点紧张,同时也为他失去这么好的机会,展示他的能力感到非常惋惜,当然更为我们中国在鸟巢拿取金牌最好的机会,转身之间就没有了,有一点遗憾。
[王逸舟]:但是后来我还真的很注意各种反应,包括网友的反应,各种媒体的反应以后,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咀嚼的地方。总体来说刘翔的退赛,我觉得应该给他一种充分的理解。对运动员,我觉得他不是机器,他也是人,有他的身体状态,有他的周期,特别是长期在高位上运转的运动员有很多的难言之隐。这次由于这种原因,在比赛的时候突然拉伤了,出现了这种状况,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想清楚,对他来说这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这折射出一种问题。就是我看到很多言词激烈的,甚至是不留情的一些看法,我就隐隐有一丝担忧,我觉得我们还是有些人,包括我们一些媒体,金牌的情结太重。
奥运根本精神是什么?我们除了前面提到以外,我觉得奥运是提升全人类的心态、体魄,健身嘛,大众的健身,当然运动员是跑得最快,跳得最高的一批人。但是基础还是大众的一种快乐,绝对不能说为了赢得金牌,然后牺牲我们本来的目的,以损伤自己的可能性为代价去争那块金牌。这里面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值得我们注意的,我觉得我们很多媒体和公众金牌的情结很重,我觉得那些银牌,那些铜牌也同样重要,甚至那些没有登上领奖台,但是他们尽力了,我觉得一样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去描写,值得我们整个民族把他们作为英雄来看待。我觉得这需要认真探讨,中国人到了新的阶段,如何使我们未来体育发展向着全民健身,体育教育的过渡去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塑造大国国民形象
[主持人]:其实说到这儿,我觉得中国大部分人的金牌心结还要慢慢放开。那如何才能做一个成熟的公民呢,比如中国可能在世界上也非常有影响力的体育公众人物,比如像姚明,我觉得姚明是非常好的例子,能不能从专业角度谈一谈?
[王逸舟]:我很同意,姚明也是我非常欣赏,非常敬佩的运动员。我认为他是新时期,中国人的象征,是中国经过30年进步以后才可能造就的人物。在姚明身上,我想他体现了一种大国公民素质,或者叫大国民特有的心态。
[王逸舟]:我概括为三个特点:第一,他是特别自信的一个人。我们有时候看到在没有开放之前,或者刚刚开放的时候,不那么自信,有时对外国的批评感到紧张,把外交的赞扬又容易沾沾自喜,但是姚明不管是什么时候。在记者招待会上,我觉得唯一不自信的就是有时问到他的家庭的时候,他显得有点羞涩。但是其他的时候非常自信,但是自信不是盲目的,他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知道NBA,知道各种各样的情况,我觉得大国公民特有的。
第二,他也是非常自强的一个人。就是他很强大,自信一定要建立在强大之上,就是不受人欺负,可是不受人欺负,强大,就不能拳头大了就可以打人。就是大家批评大国,可是为什么不受人喜欢呢,恃强凌弱。你看姚明他不会欺负人,他非常乐于助人。我看到在奥运开幕式中国入场的时候,姚明举着旗,旁边是一个小孩,地震的英雄,我就想到姚明地震刚发生的时候,他就去赈灾,不仅自己捐款,而且鼓励NBA球星为中国灾民做一点事情,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他强大了以后,还乐善好施,这个我觉得中国未来也是这样。我们中国强大,在世界上引起尊重,但是不够,你知道还有很多地方不那么发展,很多地方还有饥荒,还有各种各样的战乱,我们怎么像姚明那样也去乐善好施呢。
第三,姚明非常自主,什么时候姚明做事情非常有谱的,他不是说我就决断,拍板了,是建立在协商、沟通。所以从姚明身上这样一种自主、自强,又非常自信的人,他又乐善好施,又跟人沟通,我觉得是中国新时期国民的象征。从姚明身上,我们不妨多吸取一点为我们整个社会,在未来走向国际化,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中间,应当去吸取的一些好的东西。
[主持人]:我们说2008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除了奥运会召开之外,在前一阵,一些西方国家抵制奥运,包括汶川的地震,灾后重建等等一些事情的发生给我们中国也带来了一些影响。如果从国家宏观态势和国际关系上来看,我们奥运后的中国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又将如何应对呢?
[王逸舟]:如果从比较的眼光来看,一些国家在举办奥运之后,都有所谓的“奥运综合症”。就是在奥运之前和奥运之中人们非常激动,整个民族非常热烈亢奋,人们处在激情狂欢的状态。奥运一结束以后,人们突然发现有点失落,那个激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可是没有比赛了,很多场馆熟悉了观众、国歌,突然很冷清了,观众也少了,比赛也没有让人很激动的时候。人们会有落差。
[王逸舟]:从经济来看也会有一个落差,就是从高点可能有一个下滑,有的国家可能下滑的相当严重,几年内,各个国家有一蹶不振的感觉,留下了一屁股债这种感觉。我觉得这对我们是重大的挑战,而且今年尤其特殊,今年是全球经济出状况的年份,油价高涨,而且全球的股市不整,而且美国次贷危机还在不断地发酵,可以说这个隧道还没走到尽头。一直对中国经济来说,确实像我们总理所说的,年初记者招待会他强调,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在困难的年份,我们尽全力举办了奥运,但是一定要防止奥运之后在很多别的地方曾经出现过的“综合症”来冲击我们的经济,冲击我们的社会,给我们整个民族带来一种突如其来的,想象不到的反差。
[王逸舟]:刚刚狂欢之后就是问题的到来,事实上这种可能并不能完全排除,要承认现在还有很多相对落后的地方,我们很多农民工为我们建造鸟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他们现在可能回家待着,静静地来看奥运。奥运之后他们还要生活,他们低微的收入,很多工程未必像我们想象那样都能够如期地完工,他们的工资能够如期发放,我觉得这些问题我们要深入想一想。
[主持人]:您觉得奥运之后,我们会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王逸舟]:对于奥运后的麻烦肯定有争论。到底如何防止,即便像我们央行,财政部门,到底是利息降了还是升了,股市到底继续往下走,还是有一个反弹。另外,尤其是外国的不确定性,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那个房贷危机和整个经济金融危机,很有可能继续冲击中国。因为,我们现在是它最重要的国债的债主,它那个经济一感冒,我们确实有可能打喷嚏。这些东西我觉得要把预警说在前面,把一些问题想得更严峻一些,对奥运之后可能出现的挑战想得更充分一些,这样才不会出现别的国家由于没有想到,突然一下从高位急剧下跌,造成的冲击。我想这对中国来说特别需要的。
[王逸舟]:另外,我想目前我们看来对中国还有些别的挑战,就是除了经济方面之外,可能很多国家会说,中国老说自己发展中国家,你看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怎么还是发展中国家,这是个大国,是个超级大国。你可以想象,联合国会说中国国力强大了,应该再多加点会费。在世界贸易谈判以及在很多国际公约签订时——也就是需要中国承担国际义务场合,一些国家会向中国提出一些我们过去完全没有想到、实际上有很难满足的一些要求。 [10:01]
[王逸舟]:面对这些问题,我觉得整个外交,我们的对外关系可能面对突如其来的,蜂拥而来的大量的要求,大量的新的压力,我觉得这些问题要做研究,要做好准备。
正确看待近期西方对华扭曲报道和误解
[主持人]:谢王教授,这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中国在开奥运会之前,也有外部的误解和对我们国家的歪曲,像这样不正确的理解根源是在什么地方?
[王逸舟]:我有个判断,我觉得从今年2008年可以说是一个大事之年。从年初的雪灾到3?14西藏事件,再到汶川大地震,一直到现在奥运会、残奥会,年底我们还有,就是亚欧首脑峰会。这样多的大悲大喜,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外部观察中国,确实容易激动,容易亢奋,容易偏激。一会把你捧到天上去,一会又把你摔下来。我觉得这是他们的不了解多于阴谋,这个话可能说起来比较绕口,比较费解一点,什么意思呢?就是外部世界看法中,很多是包括对中国的一种打击,一种设计,要把你中国按倒,再消灭。我觉得这种看法少,多数是对中国的不了解产生的。
[王逸舟]:包括在四川大地震和在“3?14”以后的一片诋毁,我觉得都反应出外部主流媒体存在的一些盲点和误区。对这些东西我觉得要抱有不亢不卑的心态,要抱有冷静的心态,我觉得未来一段时期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自己关键是我刚才提到的像姚明那样保持自信、自强、自主的态度。同时要善于去听取,保持交流的渠道。未来中国的发展始终是朝着这个方向走.。
[王逸舟]:因为你占了全球人口的1/5,中国的一举一动产生的冲击是特别巨大的,我们自己中国老百姓多半觉得自己还比较贫穷,从人均来看不够。外部世界不这么看。外部世界从你总量上看,从巨大的规模效益来看。所以我用一个比喻,树为大,先遭风。就像姚明他还没有成长到那么巨大,他还是一个小巨人。就是我们要有姚明的心态,在NBA如何去厮杀。就像中国这样一个新大国,如何在世界舞台上,如何去面对。我始终讲姚明是大家都可以去学习的榜样。
国际形势与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主持人]: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让全世界更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但是我相信中国的发展跟世界整体趋势的发展永远是离不开的。比如说,当前国际形势总体特点是什么样的,中国的发展又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给我们的网友解答一下。
[王逸舟]: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国际关系和外交学者,现在在思索的重要的难题。如何概括今天时代特点,外部环境呢,有不同的说法,我谈的只是个人的,一家之言。我觉得总体可以看出这么几个不同的特点。
[王逸舟]:一个应当说在未来的时期,总体国际形势还是稳定中求发展。对此,我们可以有这样几个判断:第一个,如果大国之间能够保持合作,能够避免大的冲突的格局。就是不会有油世界大战,不会有全面的冲突。但是我会马上把这个话打住说,同时很难避免局部的冲突,小的热点,包括恐怖主义的袭击。特别在某些地区,我觉得麻烦还会连连不断的。所以大局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局部仍然充满一些不确定和冲突的,这是第一个判断。
[王逸舟]:第二,我觉得占据全球制高点,仍然要靠科技创新。不能完全靠所谓的传统制造业,或者是能耗很大的产业,对中国而言,我觉得这个含义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发达国家纷纷把所谓的西洋产业向一些新兴国家转移,比如钢铁等一些能耗大的产业,制鞋、服装、玩具等制造业。过去美国造鞋,现在美国人不造了,后来到到墨西哥、韩国制造,现在到中国、印度制造。我们要是以这些领域拥有很大份量而自豪、骄傲,那就错了。我觉得一定要高端,现在中国在中低端占有很大的份量。在制造业,中国可以说四两拨千斤。但在高端里中国涉及的很少,比如飞机,中国现在成百上千架飞机,多少是自己制造的,很多中小飞机可以造一点,但是那种说实话满足不了中国的需要,很多大飞机中国就不造成,就要从国外进口。不光大飞机,现在很多尖端的武器,进行装备都需要进口,现在还处于模仿阶段。说明我们现在科技创新能力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另外高端、低端还可以做一个对比。看国际规则,在制定国际规则的时候,中国的发言权远不如一些西方国家,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未来在国际形势不断变换的时代需要冷静观察的。千万不能说因为奥运成功了,因为中国成人礼实现了,我们跨入大国强国的时代了,因此我们可以特别亢奋地说,中国人就是强大了,中国就可以叫板了,中国什么事都可以摆平搞定了。我们要看到我们有长项,短项,虽然我们金牌是第一,但是在很多领域差得远了去了,在国际政策,外交领域也是如此,人家说中国人的能量很强,中国发展很快,这个话也对,但是千万不能冲昏了头,但是要看到在很多方面还有软肋。
[主持人]:还是有人不停地发问题过来,我们再帮他解决一下。网友问,有专家分析说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软实力大幅缩水,中国和其他国家从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王逸舟]:我觉得美国在伊拉克战斗最大的教训就是他给自己找了敌人,然后不顾国际规则,不顾国际社会道义的前提下去发动这场战争,我觉得中国人哪怕我们再往前面走几步,成为世界第二、第一。也要想清楚,中国不要去欺负人,你再强大了也要学会乐善好施,我想特别说一点,也不能简单说美国就没有软实力了,或者软实力一败涂地了。美国软实力形象受损,主要是布什的单面政策,但是在国内还有很多批评声音,美国国内的各种体制还有很大的约束力。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美国的软实力依然是丰富的和强大的。对此,我觉得不要低估,过于低估美国的软实力对很多别的大国来说是一个大麻烦。
结束语
[主持人]:谢谢王教授今天对网友包括我的疑问做出这么精彩的解答。今天我们主要聊了中国奥运和中国软实力之间的关系,我相信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让国外或者西方更多的媒体,和全世界人民都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了解了北京。我相信中国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需要奥运这样的契机,还需要更多地认清形势,扬长避短。从我们自身的情况发展中国。
[王逸舟]:也感谢主持人的精彩提问,感谢网友的参与和对我们这么多的好问题,期待将来有更多的机会跟网友沟通。
[主持人]:谢谢网友们的观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