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经济社会学

何爱国 关于中国现代化指标体系变动和重新生成的若干思考

2007-05-30 作者: 何爱国

摘要:现代化指标体系是反映现代化特征、状态和程度的主要指标的有机构成。 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变动总的趋势是:从单向突破到协调发展;从物质主义到以人为本;从经济至上到可持续发展;突出工业化到强调市场化;从注重传统工业化到提倡新型工业化;从过分注重 GDP 到更加关注社会公平;从忽略社会分化到关注社会和谐;从强调政治斗争到建设政治文明。发展经验的累计、发展平台的提升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检讨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调整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重新生成成为必要。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变动;科学发展观;反思

现代化指标体系是反映现代化特征、状态和程度的主要指标的有机构成。 20 世纪 30 年代和 80 年代,我国先后出现两次“何为现代化?”的大讨论,对于现代化问题达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对现代化指标体系也有了初步认识。 [1] 90 年代以来,我国深入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实际探索。目前对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化学科理论和实践探索中的热点问题。 [2]

总体而言, 50 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及相关指标,经历了从工业化,尤其是偏重重工业化,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物质形态的现代化并举的“旧四化”,到物质、结构、制度和文化形态的现代化并举,即经济、社会、政治和人的现代化协调推进的“新四化”。 80 年代以来,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与指标体系有了深刻变动。大体经历了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偏重 GDP 到科学发展的历程。本文主要从这两个层面出发,考察 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变动、动因以及研究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向。

一、从基本小康的指标体系到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

小康社会是国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向富裕型发展的一个阶段。低限目标(基本小康)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800——1000美元,2000年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个水平,但在全国还很不平衡。高限目标(全面小康)为4000——5000美元,我们正在向此目标迈进,预期2050年左右实现。一般认为小康社会只是相当于国际社会的中上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离高收入的发达国家还有相当距离,因而还不是现代化社会,而是为现代化社会的来临作准备。但无疑,与温饱社会不同,小康社会已经深深地处在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因此,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可以看作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20 世纪 90 年代初, 为了对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实行监测, 1991年国家统计局曾联合十二个部委的研究人员参照国际标准并按照中央制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此后,各地、各部门和研究机构纷纷展开对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 2001 年提出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 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2003 年该 课题组发布 《中国小康社会》,进一步阐明了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和综合评价。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十一·五”计划基本思路研究课题组 2004 年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 《 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也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2002 年 11 月召开十六大之后,学术界纷纷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发表看法。曹玉书 2002 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吕书正 2004 年提出到 2020 年的中国小康社会评价标准。

1991年国家统计局的小康指标由5大战略目标领域16个具体指标构成。其中经济水平指标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物质生活指标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农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城市人均拥有铺路面积、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恩格尔系数;人口素质指标为成人识字率、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精神生活指标为教育娱乐支出比重、电视普及率;生活环境指标为森林覆盖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已经在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环境恶化、社会分化、劳动异化、东西差距鸿沟化、农民贫困化、国家公共管理能力弱化等一系列问题也浮出水面,呼吁遏制权力腐败、关注社会公平、解决“三农问题”的话语不绝于耳,中央相继提出以人为本、建设政治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国家统计局适时调整了小康指标,以农村为中心,提出了全面小康新标准。经济发展指标 2 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社会发展指标 5 个: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人口素质指标 2 个: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生活质量指标 4 个:包括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的居住质量指数、农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 民主法制指标 2个:为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农民对社会安全的满意度。资源环境指标3个:常用耕地面积动态平衡、森林覆盖率、万元农业GDP用水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 2001 年提出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 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4]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由四大基本指标 27 个具体指标构成。社会结构和生产条件指标有 8 个: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比重、非农增加值占 GDP 比重、每一农村劳动力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每一农村劳动力农村用电量、每一农村人口固定资产生产性原值、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经济效益指标有 5 个,每公顷耕地农业增加值、每一农村劳动力农业增加值、每一农村人口固定资产投资额、每百元农民纯收入费用、每一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提供的利税。人口素质指标有 5 个,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 6 岁以上人口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每百名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人数、每万名农村劳动力拥有农技专业人员数、每万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实用技术人次。生活质量指标有 9 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农民恩格尔系数、每百农户拥有住宅电话、每百农户拥有彩色电视机、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万人拥有医生数、每村有乡村医生、卫生员数。

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由 5 大 指数 28 个指标构成。社会结构指数 5 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非农增加值占 GDP 比重、出口额占 GDP 比重、预算内教育经费占 GDP 比重。经济与科教发展指数 7 个,人均 GDP 、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企业占总资产贡献率、城镇实际失业率、 R&D经费占GDP的 比重 、 预算内人均教育经费、万人专利数。人口素质指数 6 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每万职工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 6 岁以上人口比重、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指数 6 个,城乡平均恩格尔系数、人均生活用电量、百户拥有电话数、城镇百户拥有电脑数、工业三废处理率、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法制与治安指数 4 个,万人刑事案件立案率、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万人拥有律师数、万人交通事故死亡数。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 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5] 。由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发展公平三大战略指标构成。发展动力指标则包含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全球化(市场化与全球化的综合指标)、城市化、科技创新能力5大动力指标,其中,工业化动力指标有3个: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信息化动力指标有4个:百户居民拥有的电脑数、千人拥有的互联网用户、百人拥有的电话数、人均邮电业务总量;市场全球化动力指标有3个:贸易依存度、外资占GDP的比例、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城市化1个:城市化率;科技创新能力动力指标7个:R&D经费占GDP的比例、万人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人均公共教育支出、新产品产值率、万人拥有的专利申请量、科技市场合同交易额占占GDP比例、千名科技人员发表的论文数。发展质量指标由经济发展质量、集约化程度、社会运行质量、生态化程度构成。经济发展质量指标有3个: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贡献率;集约化程度指标4个: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水耗、万元产值三废排放当量、全员劳动生产率:社会运行质量指标7个: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期寿命、大专以上受教育人口比例、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千人拥有医生数、人均住房面积;生态化程度指标5个:废气综合处理率、废水排放达标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发展公平指标由收入公平度(城乡收入差距)、就业公平度(男女就业公平度)、教育公平度(男女受教育公平度)构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十一·五”计划基本思路研究课题组 2004 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6] “十一·五”计划基本思路研究课题组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其目标的确定,必须符合最新的发展理念,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要求,借鉴国际经验,以及体现综合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其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的 16 项指标, 经济指标 4个: 人均 GDP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恩格尔系数(居民用于食物消费的支出与总消费支出之比)、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指标 7 个:基尼系数、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平均受教育年限( 6 岁和 6 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出生时预期寿命、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犯罪率(刑事犯罪率)、日均消费性支出小于 5 元的人口比重。 环境指标 3个: 能源利用效率 、使用经改善水源人口比重、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制度指标 2 个:廉政建设指数(全国检察机关直接立案的贪污贿赂和渎职案件数与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就业人数之比)、政府管理能力指数(因交通事故、火灾、安全生产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率)。

曹玉书 2002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应该包括10个。属于经济指标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属于社会指标的有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镇化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大学入学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刑事犯罪率。

吕 书正 2004 年提出到 2020 年的中国小康社会评价标准,含经济增长、经济社会结构、生活水平和质量、社会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与法制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六大领域、 38 项指标。其中,经济增长指标为人均 GDP3000 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以此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经济社会结构指标 4 个: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对外贸易依存度、城镇化率;生活水平和质量指标 10 个:城镇实际失业率、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人均生活用电量、城镇 / 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电话普及率 ( 含移动 ) 、因特网普及率;社会发展水平指标 11 个,研究和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计算机普及率、公共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重、中学普及率、大学入学率、人均图书拥有量、人均报纸拥有量、电视机普及率、千人医生数、婴儿存活率、平均预期寿命;社会保障与法制环境指标 5 个:社会保障支出占 GDP 比重、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每万人口治安案件发生率、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每 10 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5 个:森林退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工业三废处理率、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 [7]

二、从重 GDP 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的现代化指标体系

2000年春,中央提议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要富而思进,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之后,许多地区分别提出本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实施方案和衡量现代化进程的指标体系 [8] ,主要有:

广东现代化指标体系主要由经济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社会指标、科技指标和制度指标构成。经济指标 5个:经济规模(DGP)、发展水平(人均GDP)、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构成)、产业高度化(高技术产业在工业总产值比重)、经济外向度(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可持续发展指标6个:自然资源承载力(土地产出率)、人口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生态平衡(绿化、森林覆盖率)、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率、大气悬浮颗粒、酸雨频率)。社会指标7个: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水平)、社会公平化(基尼系数)、生活高质化(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面积、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每一医生服务人数、平均寿命)。科技指标12个,知识化(适龄青年受��教比重)、万人科技人员数、研发机构个数、万人研发人员数、万人科学家工程师数、研发经费占DGP比重、专利申请量、SCI、EI、ISTP收录论文数、信息化(百人拥有电脑数、百人拥有电话数)、网络化(万户接入因特网户数)、科技进步贡献率。制度指标3个:民主化(各级政府直选比重)、法制化(万人拥有律师数)、市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比重)。

从上海“十五”发展目标看,上海提出要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初步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 2001 年上海提出 2010 —— 2015 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2 年上海宣布,将致力于成为继纽约、多伦多与芝加哥、东京、巴黎与阿姆斯特丹、伦敦与曼彻斯特为核心城市的五大都市圈之后的世界六大都市圈。未来上海的发展将立足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 因此,上海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着力体现以上战略构想。其经济指标有 7个:DGP、DGP占本国比重、人均DG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国内投资率、个人消费占DGP比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金融指标5个: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末银行贷款余额、保险保费总额、外资金融机构入驻数、本市上市公司市值总额;科技指标6个:研发投入总额、每10万人申请专利数、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还包含强化政府公共性体现的制度指标。 上海市将事关民生的指标定为约束性指标,计划到 2010 年,让 98 %的市民得到各类社会保障, 10 %的老人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社会安全指数达到 100 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 85 %。

上海市统计局还按照全面系统、精简适用、科学合理规划了上海郊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 [9] 。农业现代化指标 16个,其中,农业生态环境指标3个(农业用地持有量、郊区水体功能达标、农田林网化率);农业装备指标3个(农业资金综合装备值、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农田水利设施现代化率);农田经营管理指标4个(农田规模经营比重、农产品加工率、农业企业劳动者受教育指数、信息化综合指数);农业科学运用指标3个(农业科技投入产出系数、农业科技人员比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率);农业结构与增长指标3个(农业结构升级指数、农业增长指数、农业劳动力比重)。郊区城市化指标28个:包括经济发展与效益指标5个(GDP增长率、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外贸进出口额占GDP比重);社会发展指标9个(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城镇社会养老普及率、城镇医疗保险普及率、城镇失业率、城镇平均每万人口事业服务网点数、城镇平均每万人口医生数、郊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郊区城镇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指标8个(城镇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年生活用电量、人均日用水量、城镇公交旅客日发送量、城镇绿化覆盖率、城镇燃气普及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城镇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郊区居民生活质量6个(居民年可支配收入、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电话普及率、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基尼系数)。

江苏现代化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指标、社会结构指标、生活质量指标构成。经济发展指标有 5个:人均DGP、科技进步贡献率、进出口贸易总额与DGP之比、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DGP比重。社会结构指标2个:产业化水平(非农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重)、城市化水平。生活质量指标13个:人均纯收入、人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人均居住面积、千人拥有医生人数、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社会保障覆盖率、失业率、贫富差距(20%高收入人口与20%低收入人口收入之比)、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均拥有道路、“三废”处理率、刑事案件发案率。 江苏省在《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也提出了一套包括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基础设施、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在内的 21 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浙江现代化指标体系含经济现代化指标(占指标体系权重 25%)、社会结构现代化指标(占指标体系权重20%)、科技教育和国民素质现代化指标(占指标体系权重30%)、社会事业和生活质量现代化指标(占指标体系权重25%)。其中,经济现代化指标4个:人均DGP、农业增加值占DG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DGP比重、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社会结构现代化指标2个:城市化水平、产业化水平(非农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重)。科技教育和国民素质现代化指标7个: R&D经费占GDP比重、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学生入学率、公共教育经费占 DGP比重、文化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比重、居民文化素质和文明水准综合评分。社会事业和生活质量现代化指标7个:恩格尔系数、社会保障覆盖率、每人拥有医生数、电话普及率、环境综合质量评分、人均期望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浙江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标准值有上下线之分。 浙江省计经委也提出了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国民素质、生活质量和社会事业等 5 个方而 12 项指标组成的现代化指标体系。

深圳现代化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生活水平、 可持续发展四大领域 42个指标构成。经济发展指标10个:人均 DGP、工业增加值占DG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DGP比重、国际贸易总额占DGP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DGP比重、 R&D经费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社会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社会进步指标10个:基尼系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全社会教育支出 占 DGP比重、成人律师数、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千人因特网用户数、城镇居民千人电脑数、广播电视覆盖率、百人电话用户人数。生活水平 指标 11个: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居住面积、平均预期寿命、人均馆藏图书数、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人均年生活用电量、万人医生数、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万人拥有机动车辆数、万人大专文化程度人口数。 可持续发展指标 11个:每平方公里土地经济产出、环保投入 占 DGP比重、每千克能源产生的DGP、人口密度、绿化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废水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深圳现代化指标体系,列出了中上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两项对照指标、省社会科学院参考指标、基本实现现代化评价指标、 1999年现代化实现指标和2005年现代化预期指标。2004年2月深圳市政府、市委通过了《关于调整我市“十五”规划有关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相关指标的建议》, 在指标体系构成上,将原“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合并为“社会发展”,新增“城市功能” 。 在指标数量上,由原 42 项减到 38 项,其中删 15 项,增 11 项。调整《建议》体现出的明显特点有4个:城市国际化、以人为本、完善城市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化方面,包含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海外游客与常住人口比率、社会服务英语普及率、年会展数等。在“以人为本”方面,含登记失业率、万人律师数、万人医生数等。在“城市功能”方面,含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等。将原“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用 10 年左右时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调为“力争到 2010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01年,北京市统计局也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地反映北京市现代化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城市建设现代化三个方面共设置了15项评价指标。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北京市统计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现代化的内涵和评价标准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10] 2006年 2 月北京市统计局发布《北京市和谐社会状况调查》,将“幸福感”正式纳入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体系分为三大类:反映社会冲突客观现状的指标、反映社会主体诉求的指标和反映社会冲突协调机制现状的指标。第一类和第三类是客观指标,包括幸福感、社区归属感、底层市民自我认同度等内容的第二类指标则是主观指标。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指标研究课题组 2000 年提出的 现代化指标体系 [12] 由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生活质量 、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四大指标构成。 经济发展含 人均 GDP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 5 个指标。 社会发展含 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名职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人均教育经费、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 6 个指标。 生活质量含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生活用电量、百户电话数、百户电脑数、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人均储蓄余额 9 个指标。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含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道路面积、绿化覆盖率、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5 个指标。

国家计委中国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 [13] 提出的现代化目标为,在 经济领域(综合社会经济实力、工业、农业、全国产业结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属性)、社会领域(社会结构、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消费、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人的素质方面(生命水平、教育文化素质)达到或超越世界中上水平。认为“四个现代化”应该是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人的素质现代化。 其 经济现代化指标由经济现代化综合指标(人均 GNP)、产业结构现代化(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国内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社会主义经济特色(国有经济比重/国有资本占社会资本比重)构成。社会现代化指标由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比重)、居民生活质量(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基尼指数、获得安全饮用水人口比重)、社会服务质量(政府社会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和千人医生数)、环境保护(国家保护区占国土总面积比重和三废处理率)、社会安全(社会安全指数,即刑事案件数、治安案件数、交通事故数和火灾事故数与人口数相比)构成。科技现代化指标由 R&D经费占GNP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信息化综合指数构成。人的素质现代化指标由平均期望寿命、万人大学生数、每人拥有图书量。数值标准的选择,其计算依据是38个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前5年的基本数据。把90年代初中期的中上收入国家的表现作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下限指标(初步现代化指标),把同期高收入国家即OECD国家的表现作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上限指标(完全现代化指标)。 [14]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 《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 2002 )提出“现代化指标体系”。 [15] 主张 我国在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同时,必须启动和叠加信息化的目标,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即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实物经济为载体,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该指标体系以“推进动力”强弱、“运行质量”高低和“社会公平”程度这三方面的定量识别,去判断对中国现代化目标函数之间的实现概率,作为制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其 现代化实现程度由现代化动力表征、现代化质量表征和现代化公平表征显示。现代化动力表征由工业化、信息化、竞争力和城市化四个水平指数反映。现代化质量表征由集约化、生态化两个水平指数反映。现代化公平表征由公平化、全球化两个水平指数反映。工业化水平指数包括人均 GDP、第二产业占GDP的“倒U形位点”、非农劳动者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满足指数”。信息化水平指数包括千人拥有的网络用户数、百户家庭拥有的电脑数、宽带建设的“满足指数”、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国家“信息能指数”。竞争力水平指数包括R&D经费占GDP的比例、万人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万人拥有的发明专利数、新经济增加值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城市化水平指数包括市镇非农人口占全人口比例、城镇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量比例、“城市聚集度指数”、“城市带动度指数”。集约化水平指数包括万元GDP的能源消耗、万元GDP的水资源消耗、万元GDP的三废排放强度、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国家财富“真实储蓄率”。生态化水平指数包括森林覆盖率、环保投资占GDP比例、三废处理率、“生态足迹指数”。公平化水平指数包括人文发展指数、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社会可持续发展度”、基尼系数。全球化水平指数包括出口总量与进口总量之比、外贸依存度、外资占本地GDP比例、“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3》 [16] ,根据“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提出了两次现代化指标体系:第一次现代化标准采用了80年代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提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第二次现代化标准,提出了以“知识社会”特点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农业经济、农业社会和农业文明向工业时代、工业经济、工业社会和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主要特点是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层化;经济的工业化、专业化和集中化;社会的城市化、流动化、分化与整合、福利化;知识的科学化、初等教育的普及与大众传播;文化的理性化、世俗化和经济主义。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工业经济、工业社会和工业文明向知识时代、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和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主要特点是政治的知识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经济的知识化、非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和智能化���社会的知识化、非城市化、分散化、社区化和网络化;知识的产业化、创新社会化与普及高等教育;文化的多元化、产业化与生态意识。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动力。第一次现代化指标体系,以1960年19个工业化国家发展指标的平均值为现代化达标标准。经济指标含4个:人均GNP、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社会指标含6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婴儿存活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在校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例。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由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水平来反映。第二次现代化指标体系由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Ⅰ(生活质量)、知识应用Ⅱ(经济质量)四大指标16个具体指标构成。知识创新指标3个:知识创新经费投入(R&D经费占GDP的比例)、知识创新人员投入(万人或万劳动力拥有的R&D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知识创新专利产出(百万人专利申请数)。知识传播指标4个:中学普及率(在校中学生人数占适龄人口比例)、大学普及率(在校大学生人数占20-24岁人口比例)、电视普及率(千人拥有电视机台数)、因特网普及率(万人因特网用户)。知识应用指标共9个,其中,知识应用Ⅰ(生活质量)5个: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1岁以内活产婴儿存活率、新生儿平均预期寿命、人均能源消费(人均消耗千克石油当量)。知识应用Ⅱ(经济质量)4个:人均GNP、人均PPP(按PPP计算的人均GNP)、农业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农业和工业占总劳动力比例。

陈友华的现代化指标体系 [17] 含 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指标共 6个。 其中 经济现代化指标为人均 GDP和工业化指数(非农产业增加值比例、非农劳动力比例);社会现代化指标为:城市化指数(城市人口比例);人的现代化指标为:身体素质(平均预期寿命),文化素质(平均受教育年限)。 陈友华认为 各指标在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现代化度量中应赋予不同的权重,并利用加权综合指数法,而构造现代化指数,用以综合反映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他推算出:在 1980、1990与2000年中国的现代化分别走完了36-54%, 46.75%与61.71%的路程。

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变动和重新生成的若干思考

现代化指标是衡量、检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尺度,也是引导现代化进程的指针。 它有描述、解释、评价、监测、预测、 引导 的功能。 建立现代化指标体系,能使现代化进程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最优配置资源。百年中国对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这样一个曲折的演进过程:从只要技术现代化到强烈要求发展科学、再到提倡科学与人文相得益彰;从启动经济现代化到要求政治现代化,再到呼吁文化与国民性现代化,进而主张全面现代化;从求“强”,到致“富”,再到“以人为本”;从“超英赶美”的赶超战略,后来转变为全面均衡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战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的设定,开始是单一的工业化指标,甚至是片面的重工业指标,进而提出了“四化”(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最后再扩展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 / 人的全面现代化指标体系。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变动总的趋势是:从单向突破到协调发展;从物质主义到以人为本;从经济至上到可持续发展;突出工业化到强调市场化;从注重传统工业化到提倡新型工业化;从过分注重 GDP 到更加关注社会公平;从忽略社会分化到关注社会和谐;从强调政治斗争到建设政治文明。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变动,归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改革以来,我国经历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基本小康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现代化不断得到切实推进的基础上,政府适时提出从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发展基础和目标的不断变动,必然要求其监测、引导和评价体系也要与时俱进。

其次,在经济发展压倒一切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速经济发展掩盖下的不协调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在我们进一步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我们也开始意识到经济的现代化需要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配合与整合。这就要求我们修正仅仅视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为现代化目标的传统观点,适时地把全面现代化纳入我们的现代化研究和政策设计视野。

再次,因对现代化理解落实的一些偏差或现代化的双刃剑效应而导致的一些负面因素,如环境恶化、社会分化、差异化、极化和脱序化、人的异化等,迫切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和其他渠道加以疏通化解。在现代化指标设计中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需要新的指标设计以作出检测和调整。

又次,国内发展观和国家发展政策的变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党中央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各地在实践中大都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 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 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 : “坚持以人为木,树立全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而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搞好“五个统筹”,更加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最后,国外发展观的变动对中国的影响。 20 世纪 50 —— 60 年代的发展观,以“ GDP 增长”为其特征,这种发展观把现代化仅仅视为一种经济现象,把现代化过程理解为物质财富增长的过程,因此,现代化的目标无疑就是要实现经济指数的增长。 此后,世界各国的发展观已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社会全面发展。 80 年代又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如何生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

其一, 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结合。

现代化指标体系既要全面反映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又要突出现代化的主要方面, 指标体系应该由有代表性的指标组成。 刘瑞、程卫平、周志文认为, 就当前中国亟需实现的现代化领域而言,现代化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科技和人的素质四个领域,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为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科技领域和人的素质方面达世界中上水平。 [18] 厉有为则表示,现代化指标至少要包含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环境现代化四大要素。强调:要防止重生产力现代化而轻体制和机制现代化;只看经济现代化,而忽略社会和人的现代化;以牺牲环境去实现所谓现代化等错误倾向。 [19]

其二, 战略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战略性主要指的是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标体系之中应当显示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二是指标体系之中还应该存在一些主观性强但非常重要的、非量化的参考指标。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主要指的是,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必须具有符合当下实际现代化程度的阶段性目标指标和体现区域现代化特色的地方化指标。另外,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监测性指标则应该完全是可操作性的。

其三, 层次性与立体性的结合

就全国而言,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主要监控性指标应该一致,其指导性指标中的战略性指标(长远性目标指标)也应该相同。但基于各地现代化的基础和程度千差万别,指导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战术性指标(阶段性目标指标)可能因为偏重的实际目标不同而大相径庭。因此,现代化指标体系应该在反映全国现代化整体方向和程度的同时,还能够准确体现各地的区域差异和区域特色。有必要建立一种多层次性和立体性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另外,诚如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布的 《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所认为的, 中国目前推进的现代化具有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二元性”特征,应当在其指标体系中有明确的表达。

其四,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结合

现代化指标体系不应该是静止而不发展的,它必须体现时代性和动态发展性。现代化指标体系史也明白无误地反映了这一点。大致说来, 20 世纪 50 —— 70 年代的现代化观,以“经济增长”(具体指标是“ GDP 增长”)为其特征,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基本上是对这种现代化观的反映。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人们逐步地放弃了这种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现代化观,而倡导一种综合取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观,强调发展不能仅理解为一种经济增长过程,而应看作经济、社会、生态、人等多方面之间协调进步的系统绩效,兼顾效率与公平成为要奉行的一项基本原则。 现代化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变量,现代化概念既有一定的基本内涵,又在不断发展,其标准是可变的。现代化是艰巨而复杂的。有关现代化研究专家认为,传统的现代化标准,不仅起点低,而且未包括信息社会所必须的现代化内容,已无法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发展现实。二十一世纪中国所追求的现代化目标,已经不能只用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程度、生活质量、预期寿命等去加以度量,应当不失时机地加上信息化指数、全球化指数、竞争力指数、集约化指数、公平化指数等,作为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过渡的基本衡量指标。 [20]

其五,国际性与本土性的结合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与世界现代化的潮流相适应、相一致的普适性特征,也必然深刻地打上具有中国风格的烙印。因此,中国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一方面与国际标准接轨,另一方面也要从本国实际出发。 从 20世纪中叶起,以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经济社会机构,逐渐形成了许多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指标监测与统计体系。这些指标体系设计比较科学、全面和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操作性,大多数指标都能为各国政府认可而被纳入到统计工作中去。对于我国来说,即使到2050年的现代化目标也仅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或基本实现现代化。所以,使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主要统计指标,可以确定我国现代化的速度,找准我们在世界上的位11和明确我们同发达国家的距离。 [21]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中国现代化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现代化社会的社会发展特征和文明表现特征,因此,有必要设计中国自己的一些现代化指标,加入到中国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去。但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指标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我国现代化的实情和态势预测出来的。

其六,统一性与机动性的结合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结合 统一性与机动性。国家要有一套整体性的现代化指标体系以监测和引导现代化进程,地方在国家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也应该结合本地实际,设计出监测和引导本地现代化进程的指标体系。现代化学者普遍认为,目前 中国缺乏权威性的、能够科学评价、描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22]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在《 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 》中提议, 中央要统一规划中国的现代化实施方案;要统一监测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动态态势;要统一审查各地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统一评价国家执行现代化的总体战略。并且建议中央成立国家现代化指标体系领导小组,专门研究设计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规范评估体系、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动态监测各地的现代化进程。其实,地方上也还没有能够真正科学地、全面地、准确地描述和引导本地现代化进程、程度和态势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就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而言,目前应该加大研究力度,鼓励多种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

其七,科学指导性与技术监测性的结合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为现代化的有序开展提供指导,为各级管理部门和决策者制定政策和完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现代化指标体系不仅仅是对现代化进程与现代化程度进行监测和排序,更重要的是发现其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以及现代化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和规划,使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地、可持续地发展。基此,现代化指标体系应该具有 科学指导性与技术监测性这双重职能。

其八,系统性与独立性的结合

现代化是一个社会系统、一种文明形态。现代化指标之间具有一种现代化整体的关联性和有机性,对单个现代化指标的选取就必须要考虑这种系统性,因此,要有体现现代化各方面,各领域的核心指标,而且这些核心指标之间不能有太多的相似与雷同。也就是说,核心指标之间的独立性与差异性必须能够反映出来。

其九,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结合

现代化指标包括可以量化和约束化的绝对性指标,也应该包含不可量化的却极其重要的相对性指标。有些指标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自动完成,有些指标则需要政府的指导、监控甚至强制。童星指出,一系列可以量化的皮相指标并不能将现代化指标全部囊括,甚至也不是一个地方所能“提前”、“率先”完成的。它受制于整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体制、制度和结构框架。譬如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它牢牢锁定发展的目标在于“富民”、“国民共享经济社���发展的成果”、“保障穷人的基本生存”。不让“平均数掩盖贫困数”。只给出了一系列的指标,不提出具体的、统一的、绝对的指标标准值。着重考核政府在国内履行“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遏制疾病”、“保护环境”等应尽职责方面的绩效,能够而且应当交给市场解决的问题,就不对政府进行相关的要求和考核。 [23]

其十,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原则

“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在一段时间无疑实现了本国经济增长的加速,但也不可避免会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国民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领域被当作所谓“经济增长的代价”被忽略掉,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一段时间以后,这种现代化战略必须作出相应调整。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原则要求我们关注 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制度动力、人的动力和技术动力。这就决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应该包含制度指标、人的指标和技术指标。就制度动力而言,要建立一套能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科学发展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24] 现代化指标中必须包含制度建设等软性指标。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还提出要 关心腐败指数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和作用。认为:腐败程度与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就人的动力而言,现代化的主体是人,现代化的目的是人的独立自主、生活富裕和自由解放。因此,现代化必须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在此基础上,人对现代化才会有一种自觉的追求。 关注并度量人的现代化程度和幸福感,也是现代化的核心指标。 就技术动力而言,用高附加值的、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的产业,或者是用资源消耗少、价值产出高的方式推动,现代化速度就快,现代化程度就高;用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现代化进程就慢,现代化程度就低。


[1] 关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中国现代化战略及相关指标体系的变动,可参考郭德宏:《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目标发展变化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 1999 年第 5 期;王海光:《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 50 年发展战略的反思》,《北京师范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0 年第 5 期。

[2] 国际上对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从联合国创立以来就开始了。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指标的研究和设计从 20 世纪 60 年代也开始了,到 80 年代已形成全球性浪潮。

[3] 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 《中国小康社会》,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 2003。

[4] 朱庆芳:《 小康社会及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中国科学院网站, 2003 年 8 月 19 日。

[5]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 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04。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十一 . 五”计划基本思路研究课题组:《详细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 16 项指标》,中国人口信息网, 2004 年 3 月 29 日。

[7] 吕 书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标准研究综述》,《理论前沿》, 2004 年第 5 期。

[8] 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上海、深圳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参考《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

[9] 参考费彩运:《上海郊区现代化指标体系》,《上海统计》, 2001 年第 10 期。

[10] 北京市统计局:《 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是什么? 》,北京市统计信息网, 2005 年 8 月 21 日。

[11] 李松涛: 《 各地政府关注群众“和谐”感受 “幸福指数”进入评价体系 》,《中国青年报》 北京 2006 年 3 月 11 日电。

[12] 朱庆芳:《 小康社会及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中国科学院网站, 2003 年 8 月 19 日。

[13] 国家计委“十五”规划项目“中国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由中国人民大学承担。

[14] 刘瑞、程卫平、周志文 : 《 中国现代化标准探讨 》 , 《宏观经济研究》 2001 年第 6 期。

[15]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 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 》,科学出版社, 2002。

[16]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7] 陈友华:《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相关问题》,《社会科学研究》 2005 年第 2 期。

[18] 刘瑞、程卫平、周志文 : 《 中国现代化标准探讨 》 , 《宏观经济研究》 2001 年第 6 期。

[19] 陈建:《专家认为现代化指标不能“八仙过海”》,中新社广州 2001 年 5 月 20 日电。

[20] 刘众:《中国现代化忌掀虚浮风 专家吁按信息化社会标准订时间表》,《香港商报》 2001 年 3 月 11 日。

[21] 梁中堂:《现代化:历史背景、动力及测度》,《经济问题》 2003 年第 2 期。

[22] 陈建:《专家认为现代化指标不能“八仙过海”》,中新社广州 2001 年 5 月 20 日电。

[23] 童星:《 “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再认识 》,《新华文摘》 2006 年第 3 期。

[24] 参考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