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教育与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朱筱煦,袁同凯
《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
摘要: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是前提,政治环境是基础,民族心理是核心影响因素,信息资讯是确保各类措施有效实行的关键,而教育是保障各要素协同稳定运转的基石。以人为本,教育通过对个人维护社会稳定的意愿与实践能力的形塑与提升来推动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在今后民族地区的教育实践中,应从理念、内容与结构等方面着手,实现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同时需要社会从资源分配、制度规划等宏观层面上为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以此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等系统的协调匹配,实现民族地区的整体和谐繁荣。
关键词:民族教育;社会和谐;区域稳定;人之主体性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1]。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地区是事关国家统一、民富国强的战略要地。社会和谐稳定是我国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目标的重要保障,其中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稳定和谐尤为关键。当前在民族地区,各族团结、政治稳定、共同繁荣是主流,但部分地域仍存在问题与冲突,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不可忽视。
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是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主体,唯有各族人民协同一 致、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生活安定、区域繁荣的共同目标。进一步,关于社会稳定的问题,“求因治本”的措施是解决人的问题。只有真正让人具备维护社会稳定的意愿,拥有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崇尚开放、包容和理解他文化的心态,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而实现这一切,与民众的教育紧密相关。因此探讨教育与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关联机理,思考如何发挥教育的功能以维系社会稳定,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一、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四种主要因素
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在探索如何准确把握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稳定程度、寻求建设与维护民族地区和谐安定的有效措施等方面成果丰硕。民族社会系统中影响稳定状态的事项很多,不同研究通常从一种维度或多种维度来探寻建设的应然之道。总结起来,现有研究关于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建设的思路可概括为: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前提,政治环境是基础,民族心理是核心影响因素,信息资讯是确保各类措施有效实行的关键。
在经济维度中,经济发展、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充分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对民族地区而言,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各民族的生活水平是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进一步,部分学者将经济发展视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方式和根本措施[2]。在经济维度之下,资源开发利用是否走平衡可持续发展道路[3]、社会再分配是否公平合理[4]、民生保障是否有效到位对社会稳定影响尤甚。
从政治维度出发,已有研究大都认为政治稳定是社会其他子系统稳定的基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稳定往往决定着民族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体来看:其一,制度层面,政治制度如何保障国家统一和权威,同时兼顾保障各民族的政治权力与权利[5],是社会转型期协调国家整体构建与各民族个性发展的基本政治问题[6]。其二,政策制订与执行。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进程对政策制订的灵活性和预见性,对政策执行力与可操作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三,全球化时代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对我国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凸显。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复杂而艰巨的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形势,对构建和谐边疆民族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7]。
民族心理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着预警、整合、调控和保障的作用[8],是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核心因素。在民族心理各要素里,文化认同的影响最为突出。文化认同是价值选择和社会意识认可的表征,在民族共同体中表现为对自己传统的遵从和群体的归属感,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内在机制。同时认同与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裂痕具有修复和整合的功能[9]。但文化认同在产生民族凝聚力的同时,也存在产生族群离心力的可能。民族文化对民族外部而言是分界线,文化认同可能成为一种排斥力。妥善处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问题,保障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对于维护稳定至关重要[10]。
与此同时,立足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对现代生活影响增强的时代背景,有研究开始关注生产迅速、传递便捷的信息资讯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产生的双刃剑作用。信息的科学传播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但另一方面,如果对互联 网、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管理不善,必然会导致不良信息的泛滥,引发矛盾,涣散人心,甚至使其成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工具[11]。如何保障信息准确真实地传递,发挥信息的积极效用,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关键。
经济、政治、民族心理、信息技术等因素对民族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的重要影响毋庸置疑,然而和谐稳定的状态不能靠单一要素或某几项要素静态孤立地支撑起来,回到民族社会和谐稳定的内涵外延可知,民族社会的稳定和谐需要社会系统能自发良性地运行,内部各系统间能平和有效地处理冲突,同时民族共同体内部各要素及民族共同体与外部各要素之间保持整体协调且长远持续的全方位发展[12]。尽管当前有研究尝试以综合性视角探讨民族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路径,但少有研究能透彻阐明各要素间的关联机制及实践层面的具体措施,根本在于未能准确找到有效耦合经济、政治等要素并统合驱动其良性运转的关键因素。
(二)教育: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基石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在根本上,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规划者和实践者[13]。在描述、评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状态时,主要研究路径之一即关注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的生活,以族群互动为视角,结合地方民族文化,从各族人民的互动过程中提炼相应的指标。在宏观层面,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在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协调有序的动态平衡,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强劲势头上,更重要的是还表现在能够保证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上,体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本身发展的状态和机制上,集中表现在社会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14]。
社会的稳定和谐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人是构建和维系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谐的主体。从教育的性质功能看,教育之根本在育人。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以人为衔接点,教育通过对个人维护社会稳定的意愿(心理层面)和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实践层面)的形塑与提升,有效统合社会系统中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要素,使其有机凝聚并整合发展,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整体和谐稳定。
二、教育对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作用机制
正如前文所述,人是构建、维系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谐的主体,要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根本在于解决人的问题。在社会各子系统中,教育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与人最为紧密相关。以人为衔接点,教育通过形塑社会成员,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以及族际交往等实践能力,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谐。
(一)教育是培养各族人民和谐心理的关键
培养、强化各族人民维护社会稳定的意愿,是保障民族地区能够自发形成维持稳定的内在动力的前提。维护稳定意愿的强弱,与民族地区群众所拥有的各层次认同之间的协调统一程度、族群互动态度、对生活现状的认知理解程度等心理因素紧密相关,它是各族人民内在民族心理是否和谐的集中反映。构建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和谐,必须注重作为建设主体的各族人民的心理和谐,而教育则是培养各族人民和谐心理的关键。
1.教育能促进少数民族成员建立包容、理解、开放的心态
积极健康的族群互动态度以包容、理解、开放的心态为基础。首先,包容、开放的心态与个人可接触到的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对不同族群文化的理解程度紧密相关。
除传授课业知识,讲解、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对于民族地区的学校来说,族群多样性为学生了解学习本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文化多样性场域。无论是正式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互动交流,以及整体校园文化的建设,都为学生以及身处校园的每个个体打开了近距离接触不同文化的窗口。除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之外,目前很多民族学校、民族班都会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了解、学习他文化,以建构积极的族群互动态度。以笔者的田野调查经历为例,调查中接触的学校都采用了许多方式来建设本校和谐的文化多样性氛围:在物质环境上,校园内都有大量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展板、宣传标语、文化墙、雕塑等;在实践上,文艺汇演、自主设计展板、办手抄报、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都能调动学生主动去搜集学习他文化的积极性。在多种方式的影响、作用之下,学生对族群文化多样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心态会更加包容开放,进而能够更好地与其他族群互动,这种积极健康的族群互动态度对个人影响深远。曾有被访者这样说道:“高中在XX民族中学,我们学校每个月都让每个班的同学自己去做一个民族文化展板,而且会特别注意让一个民族的同学去做其他民族的文化展板,而不是只做自己本民族的。就这样我们其实了解到很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的时候也就会更注意不要触碰到他们的文化禁忌。而且对别的文化了解多了,就知道这个世界文化有太多太多,每种文化都有它的价值,自然地遇到(和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形式),也不会大惊小怪,更不会轻易去说别人不好。”
其次,养成认真分析现象、理解事实,不轻易断言社会问题归因的理性心态,从而避免对社会产生偏颇和认知,对个人维护社会稳定的意愿影响重大。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个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个人认知能力的提高,对现实情境辩证分析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对社会变迁理解、适应的心理承受力,同时消除由于认识偏差造成的社会偏见等因素对心理和谐的消极影��[15]。
2.教育能实现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协调整合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统一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源泉,也是国家安身立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激发、促进个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意愿,需要实现个体包括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在内的各层次认同的协调统一。而实现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协调整合的根本在于认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包含着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和共同的文化基础,同时族群命运与国家稳定和谐休戚相关,族群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国家的保障。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教育形式,在中华民族文化大背景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再挖掘、再阐释,不仅赋予了本民族文化以新活力,激发师生的民族自 豪感与爱国热情,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培育、铸牢了广大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笔者参与的一堂初中唐卡艺术赏析课为例,课堂中当讲解唐卡图案“大象、猴子、兔子、鸟四和谐”时,老师指出:“藏族传统文化推崇团结和睦、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精神,而现在我们更应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不仅要与周围人和睦相处,更要懂得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在分析“长寿老人与松树”图案时,老师表示:“大家请看,老人在树木茂盛的优美环境中生活,人变得幸福长寿,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要爱护环境,绿水青山就是——(老师还未说出口,学生抢答)金山银山。”就唐卡中常出现的双头鸟图案,老师并未介绍它在藏传佛教传统教义中的“善恶”象征意涵,而给它赋予时代特征:“双头鸟是佛教中的传统图案,它表现了我们民族自古就强调人应该要掌握两种及以上的语言,才能和人良好地沟通交往。我们现在不仅要和全国各地的人交流,更是要和世界各国的人打交道,所以国家才要开设双语班。大家不仅要学好普通话和藏语,也要学好英语,有机会还要多多学习其他语言。”
在学校教育之外,社区教育等教育模式也是培养社会各界非在校人员协调统一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要渠道。教育者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大量的事例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在民众眼前,让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认识到:只有族际之间团结协作,才能使各个不同的族群都获得更大发展;只有在国家统一、和谐、富强的大背景中,才能实现族群的繁荣向上、稳定安康。没有统一、稳定、强大的国家,就没有某一族群的发展。唯有基于此种认识,才能真正实现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协调统一,进而促使个体在族际交往以及社会互动中选择和平共处、团结协作。
(二)教育是提升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第一动力
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谐的内在基础,要实现民族地区整体全面的发展,从根本上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最终营造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必须依靠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16]。教育是提升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第一动力,它以改善人口素质的方式,具体地从实践层面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谐。
1.教育是实现个人生存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保障
第一,个人实现生存发展,自身能力是最核心的因素,同时如何在遭遇不公、困境之时,合理表达自身诉求、合法捍卫自身利益也至关重要。教育是个人提升自身人力资本、获取向上面的阶层流动的机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渠道。教育对个人知识学养的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资本的积累、全面发展能力的塑造都是直接而强有力的,它也是个人实现抱负、获得发展的方式中相当扎实、稳妥的选择。同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个人在遇到自身合法合理利益遭到损害时,采取更加理性、合法的方式来表达诉求、捍卫利益,避免因使用极端方式带来不良影响,造成个人与社会的双重损失。
第二,底线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点和着力点,底线公平之“底线”在于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包括温饱的需求(生存需求)、基础教育的需求(发展需求)和公共卫生与医疗救助的需求(健康需求)[17],这实际上是要解决民生保障问题。相关研究强调,保障民生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第一要务,其中就业衔接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18]。促进就业,使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得到保障,才能减缓不满情绪,避免社会动乱。人的生活充满希望,才能减少族群交往中的暴力倾向,实现和平稳定。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市场需要的是具备优秀思想品质、良好个人素养,拥有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多种形式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是培养社会所需之人才、解决就业难等问题的根本措施。
2.教育是提升信息辨别处理能力的关键
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个人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互联网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大发展拓展了信息资讯的传播渠道,目前暴恐非法信息的肆意传播已成为危害全球各国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带有分裂、煽动、极端思想的不良信息同样威胁着我国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谐。是否能够正确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拒绝不良非法信息的消极影响,有赖于个人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包括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核实报道能力)的提高。有调查显示,教育与媒介信息处理能力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9],即通过发展教育,提高民族地区民众受教育水平,能有效提升其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从而使其抵制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
3.教育发展是提升族际互动能力的重要推力
良好的族际互动能力建立在积极健康的族际交往心态、对他文化的深刻理解、跨文化适应能力以及谈吐等交际能力之上。正如前文所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自身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展演功能对于培养个体积极健康的族际交往心态以及理解他文化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开放的族际交往心态能鼓励个人积极与不同族群进行互动,在不断的互动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族际互动能力。而理解他文化、尊重他文化从而注意族际交往的方式以及避免触犯其他族群的文化禁忌,是友好族群交往的前提,也是族际互动能力的核心。民族地区学校中有来自各个民族的学生,这使得学校天然成为跨文化族际交往的场域。学校师生的互动,学生间的沟通交往,都为个体获取跨文化族际交往经验提供实践场域,从而实现族际互动能力的提升。
(三)教育能理顺社会系统,实现民族地区的良性发展
依靠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能理顺民族地区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民族地区社会的良性发展。多元共生是和谐的重要理念,我国民族地区多民族、多类型、多层次,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特征,要求以教育来调和实现文化、生活方式等系统的共生共谐,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的自然/文化生态的构筑,进而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20]。在观念上,依靠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促进民族地区向前发展的方式是“以人为本,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体现,有利于改善目前民族地区仍以物质投入刺激发展为主的粗放型发展理念。在实践措施上,教育发展,人口素质提升,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才能共同探索更高效合理的资源利用技术,创造更友善和谐的族群互动文化环境,制定更协调而有弹性的社会运行制度,最终使社会各子系统协同共进,实现民族地区全面稳定和谐的发展。
(四)教育发展是民族地区稳定和谐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社会”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强调目标实现过程的和谐,同时它也是认识现实社会的视角[21]。教育为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助力,同时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自身的和谐发展也是民族地区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议题。与过去相比,在“两免一补”“三通两平台建设”等多项政策的支持下,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教育经费不足、基础教育资源匮乏、教师人力资源短缺、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其他教育形式缺乏等问题[22]得到极大改善。伴随基础硬件设施的充实与完善,影响民族地区教育和谐的主要问题已由前期基础投入不足,转型升级到如何进行资源优化开发使用上:由基础资源等硬件条件上数量的缺乏转变为优质师资、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由教育经费的缺乏转变为如何结合当地学校、社会实际的情况,实现经费、资源精准投放与高效使用的问题;由职业技术教育等教育形式的缺乏转变为如何统合、完善民族地区的教育体系,实现多种教育形式的共同协调发展。教育系统与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平衡共生的、相互作用并互为促进的,亟待进一步发展、提高的民族教育本身即是限制民族地区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要实现民族地区稳定和谐全面的发展,民族教育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以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繁荣
作为社会子系统,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以人的培养为旨归、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系统,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又是通过培养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来促进和谐社会建构的。教育要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首先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与教育结构等方面着手,追求自身的和谐发展。同时需要社会从资源分配、制度规划等宏观层面上为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以此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等系统的协调匹配,实现民族地区的整体和谐繁荣。
关于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的教育理念需要符合社会现实。我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了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自198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以来,学术界不断对其中诸多概念进行探讨,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理论实践与解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体系对包括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在内的诸多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有机深化的联结,才能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具体来说,民族地区文化多元的社会环境要求秉持文化多元共生的教育理念,即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个人自尊自爱、尊重包容、平等开放的文化态度的培养,增强人们在跨文化情境中积极与其他文化和谐共处、协同发展的文化适应能力。同时,多元共生理念不仅指向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实现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也需要以文化多元共生理念为指导。
关于教育内容的选择。由于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并不必然是矛盾和对抗的关系,国家的日常管理行为常常积极地强化和保护着公民的族群认同[23],因而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构富有凝聚力的教育体系,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与生命力,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的内容。但在探索以教育实现认同一致的研究中,大多研究理所当然地将我国各民族多元文化共生图景理解为具有显著文化特征的民族文化在独立生长的过程中又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忽视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互嵌型格局在现代化过程中已然发生变化这一情形——根据调查,当前在民族地区,特别是生长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互嵌度高的地区的中小学生,不会听说读写本民族语言、对本民族文化风俗不甚了解的人数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对于他们而言,双语教育中本民族语言成为了需要重新学习的第二语言,本民族文化认同后于对主流文化、对以国家认同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没有对各自民族文化这一基础层面的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必然也是虚无空泛的,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也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实践中,需要依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与现实背景,处理好各族人民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与保持、传承和发展本族优秀文化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各民族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民族文化认同来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进而以和谐教育推动认同和谐、区域和谐稳定。
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教育结构。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全社会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这需要指向民族地区全体群众的综合性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是实现全民综合教育的关键。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民族人口素质、开发智力资源的基础和前提,努力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是稳定教育结构的基石。注重中层教育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效益:一方面,应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弥合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建设需求之差异,同时,不能忽视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工作。成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人们只有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明确地认识到本民族的社会地位,不断增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逐步提高政治觉悟,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24]。
最后,在全国范围考察,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与其他地区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和谐社会语境下,改变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落后的现状,使之和全国的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并以此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其他地区协调发展,对于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5]。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在教育起点上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扩大教育体系覆盖面、降低求学经济负担的工作,从入口保障受教育者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利用网络科技等新技术,对全国整体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精准化投入,发挥其最大效能,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在教育结果上,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充分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保障教育成果能切实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责任编辑:c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