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农村社会学

李里峰 土改结束后的乡村社会变动——兼论从土地改革到集体化的转化机制

2009-07-09 作者: 李里峰

土改结束后的乡村社会变动

——兼论从土地改革到集体化的转化机制

李里峰

 

内容提要 中国乡村社会在土改结束后出现了新的变动。阶级同化和阶级分化的趋势同时并存,新中农和新富农成为重要力量;土地买卖、雇工、租佃、借贷等自发资本主义倾向和以富为荣的价值观重新抬头;基层政治精英开始出现抗衡国家意志和去政治化的离心倾向。从土地改革走向集体化,存在着阶段论、条件论、替代论三种相互关联的转化机制,土改后的乡村社会变动为这种转化提供了动力和合法性。 ( http://www.tecn.cn )
    
    
关键词 中国 乡村社会 土地改革 集体化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土地改革运动,结束了中国延续数千年之久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也为新生的共产党政权赢得了空前强大的统治合法性。然而,土地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成果——农民土地所有制,仅仅数年之后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区土改刚刚结束,中共中央就于1953 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确定为党的基本任务之一,随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到1956 6月,全国已有1. 1 亿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占农户总数的91. 7 % ,其中大多数为土地集体所有的高级社,据此,中共八大宣告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基本建立。在两年后的人民公社化浪潮中,全国74 万多个合作社被进一步改组成2. 6 万个政社高度合一的人民公社,个体农民最终转变为国家农民。 ( http://www.tecn.cn )
    
土地改革旨在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帮助农民翻身做主;集体化则要将土地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引领农民迈向社会主义。既然二者代表了乡村社会变迁的两种不同方向,那么从土地改革到集体化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笔者认为,土改运动和集体化运动主要都是外部力量嵌入的产物而非乡村社会自然演化的结果,党和国家意志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党和国家意志的形成又是与乡村社会持续互动的结果。土改结束后的乡村社会变动,既坚定了国家向集体化迈进的决心,也在很大程度上赋予社会主义改造以合法性和正当性。本文将以华北地区为例,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简要考察土改结束后的乡村社会变动以及党和国家对此的认知,进而对从土地改革到集体化的转化机制略陈己见。 ( http://www.tecn.cn )
    
    
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由于小农经济的固有特性使然,土改结束后乡村社会很快出现了新的贫富分化现象,这正是党和国家发起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依据。毛泽东在1955 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在农村中存在的是富农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像汪洋大海一样的个体农民的所有制,照此发展下去,农村中向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一天一天地严重起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 ( http://www.tecn.cn )
    
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已经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土改结束后乡村阶级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是中农化而不是两极分化。笔者所见到的个案资料和典型调查,完全支持这一判断。兹举数例如下: (1) 河北蠡县赵锻庄、褚岗二村,从1948 年确定地权到1950 年间,富农从25 户降为15 户,贫农从451 户降为128 户,中农则从269 户增加到618 户。(2) 山东泰安上高乡,从1951 年结束土改到1954 年间,原353 户贫农已有313 户上升为中农,原21 户地主全部降为中农,变动后共有贫农74 户、中农662 户、富农29 户。(3) 莱西县河东乡,从1949 年结束土改到1954 年间,贫农由339 户降为67 户,中农由158 户增至474 户,地主由10 户降为4 户,中农占总户数的比例由28. 9 %增至78. 6 %(4) 据山西潞城等3 县所属的5 964 户调查,土改前中农占总户数的比例为32. 3 % ,贫农为42. 4 % ,而到1949 年中农比例已剧增至84 %(5) 1952 年山东9 个典型乡44 个典型村调查,贫农占总户数的比例约为1520 % ,中农比例达到7075 % ,富农比例约为12 % ,多者占到45 % ( http://www.tecn.cn )
    
总体看来,土改结束后乡村阶级结构存在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一种是两头向中间集中的阶级同化趋势,原贫农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多数成为中农;中农阶层迅速扩大,占据了村中户口和人数的绝大多数,并有部分上升为新富农;原富农普遍受到削弱;原地主几乎全部降为中农或贫农。这主要是土改中强力再分配和土改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的结果。另一种是从中间向两头转变的阶级分化趋势,土地财产向少数有余粮有余钱的农户集中,有少数家户因为劳力缺乏、疾病、灾荒或者懒惰等原因而重新陷入赤贫境地,这主要是小农经济自然演化的结果。已有研究成果和上述统计数据都表明,从地富和贫农向中农转化的阶级同化趋势,才是土改之后乡村阶级结构变动的主要方面,而阶级分化的各种迹象虽已出现,人数和比例却都很小。 ( http://www.tecn.cn )
    
在土改后的乡村阶级结构变动中,新中农和新富农问题尤其值得关注,新中农是土改后乡村社会中人数最众的群体,新富农问题则直接关系到土改的合法性和乡村社会的发展走向。而贫农阶层的人数和地位都大为降低,在土改后的乡村阶级结构中不再占据重要位置。 ( http://www.tecn.cn )
    
新中农是指原贫雇农在土改后经济地位上升而形成的阶层。土改期间新中农的数量已在迅速上升。1948 年初,中共中央估计中农已占到老区乡村人口的5080 % ,其中新中农有达一半以上者。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