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农村社会学

姜柏林 农民组织化与乡镇工业的发展 

2007-07-04 作者: 姜柏林

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向大家报告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路和想法,有不对的地方希望给予批评,有好的建议也希望大家能够借签。今天这个演讲题目,我想了有一周时间,为什么呢?因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关系整个农业组织化问题,关系到农村市场问题,关系到农村金融问题,关系到城乡互助问题,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农村城镇化问题,总之乡镇企业发展关系中国农民和农村发展命运的问题。这么大的问题,无论如何是不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能全部的和完整的系统的讲清楚的,但我相信会给大家能留下深该的印象和另类发展思路的启迪。
今天所讲的话,完全是个人的意见,不代表任何的组织,有哪些不对的地方由我个人负责。
我想这一个小时的时间用45分我与大家交流,用15分左右的时间,大家与我交流,可以提出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共同探讨。
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金融问题,二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民组织化问题,三是对乡镇企业发展建议。
一、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金融问题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发展的,经过群众创造、政府认可、政策扶持、市场运行等几个阶段和发育、成长、高峰与回落周期。
我国乡镇企业发育是在家庭承包经营推开后,社队集体经济显现活力的表现。80年代初,我国乡镇企业处于发育和创造期,那时政策对乡镇企业发展还有很多阻力和障碍,正如我们现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样,存在着认识上的争论、法律上的空白、政策上的约束一样,发展乡镇企业是举步维艰的。但由于乡镇企业代表了新的力量,按照小平同志所说,乡镇企业是农民群众的又一创造,超过了他老人家的想象,因此也就存在着不可阻挡之势,国家也顺应了发展潮流,给予政策支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80年代末90时年代初,乡镇企业经过10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到了90年代,乡镇企业经过一段过热发展后,国家几次宏观调控和保证国有企业脱困改革的宏观条件下,乡镇企业开始进入低谷期,直到现在乡镇企业也没有突破困难发展周期。
对乡镇企业发展我没有更多的研究,但我经历了这一变化的过程,也经常探讨乡镇企业崛起的原因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约束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因此,用我外行看内行的视角,向大家报告一下我对乡镇企业发展的认识问题。
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的原因分析:一是物质高度短缺,只要有供给市场就有需求的卖方市场,决定了乡镇企业发展(各种粮票、布票和自行车票等等,价格较高属于紧宿型通货彭胀);二是农民广泛参与,具有一定的社区合作经济特征,土地、资金、劳动力三要素紧密结合,是农民的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一点证明了只有以农民为主体的改革才能创造奇迹)三是以农村改革为重心,各项政策配套,特别是融资政策基本能满足乡镇企业发展要求;(商业货币关系,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条件之一)四是市场对产品的技术与质量要求不高。这四个方面,我认为是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的主要因素。
那么什么因素决定了乡镇企业走向低谷呢?一是经过十几年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受乡镇企业交通与资源等自然条件约束,不符合边际成本收益,无法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完成产业升级的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的全面发展,不断的将落后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吸走,丧失了乡镇企业基本的发展条件;三是国家对资源与环境控制的加强等,乡镇企业创立成本过高;四是农村金融向城市转移,乡镇企业融资难制约发展;四是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向个体私营经济转变,失去了政策扶持条件;五是技术落后与产业升级没有跟上丧失了发展机遇。
总结乡镇企业崛起的原因和分析走向低谷的因素,我们不难发现这样几个共同特点:(1)市场需求(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生存;(2)企业的组织形式决定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3)有效率的融资是提高竞争能力的保证。
下面分析一下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1、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期我国乡镇企业贷款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额的40%,现在降到金融机构贷款的5%左右。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大部分乡镇企业近十几年没有得到金融的有效支持,自然难以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起来;说明乡镇企业融资难和难融资,一个企业在生产与交换中反映出的是商品与货币关系,如果没有金融货币来联结,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发展壮大起来,企业家如果用过多的时间与银行家交流,那么必然失去市场商机,造成企业走走停停,不能持续稳定发展。一个好企业发展的标准应是与银行家打交道时间不应超过8%,而我们现在的多数乡镇企业可能需要80%时间来与大小银行家打交道,当你用这么多时间说服银行家给你贷款时,市场商机早已过去,银行家也不会再向你贷款了,你不仅付出了时间价值函数,也付出了其他的费用支出。再想发展就更没有条件了。这是我们现在金融与企业同时出现的一个问题,说明了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我就不需要再说了。
2、建立起信用是企业融资与发展的条件。企业真的都不讲信用吗?我们说多数企业都是讲信用的,那么银行家为什么一户企业都不相信呢?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呢?我提出这个问题也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来的。现在出现的情况是银行家怕企业家骗,企业家怕银行家托(手续繁杂、环节过多、时间过长、成本过高、使用时间过短)。我们做两个假设(其实是常见的现象):如果你是企业家,花了三个月时间办了资产评估和抵押手续、花了一个月时间等待层层审批,用了4个月办下了贷款,时间为一年,不说这4个月是否错过了商机,等一年后到期得归还银行贷款,当你再需要时,还得重新来花4个月时间办,还得重新评估与登记,你能受得了吗?你的市场和你的客户可能全跑没了,如果你不到期还款,那么你的信用记录为不良,有骗贷之嫌,谁还敢与你打交道呢?这就是我们现在讲信用企业两难选择的所遇情况。所以一户企业老总与我讲,现在不敢用银行贷款,这是真话。如果用了贷款,规模上来了,再收回去,再也办不下来,上的规模可能成为负担,几年都缓不过来。
银行贷款的繁杂程序与手续制约了供给造成了企业贷款难和惧贷款,只能依靠自己积累发展,这个发展速度是极其缓慢的。
再举个假设:如果你是银行家,有一户企业为发展任可多付点利息而暂不愿还款,你就要对企业采取加息50%,企业可能因财务成本过高失去竞争力,导致无能力还款,你还敢向其他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吗?何况还真有一些不想还贷的人存在呢?这就造成了银行必须通过繁杂的程度与手续来放贷,而我们的大多数乡镇企业根本不符合银行条件,因此融资难是必然的。
3、乡镇企业贷款担保难以解决。由于乡镇企业多数是微小型企业,财务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不高,缺少适应银行需要的财产抵押品,而无法通过银行融资解决发展问题,只能依靠血缘与业缘关系来融资,不仅制约了乡镇企业发展,也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信用担保是联结借贷双方的纽带,本来是利于担保公司的信息对称性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担保公司同样要求你做的手续与银行一样,这不仅很多企业难以做到,更增加了企业成本。难怪银行讲,担保公司能够担保的企业,我们就可以直接贷了,银行不认可的,担保公司也不能认可,这是银行与担保公司同质性决定的。因此现在的担保公司也起不到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
归纳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让我们大家清楚,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很难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自然乡镇企业发展也难以突破困境。我们必须创新新的融资体制与机制来解决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
二、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民组织化问题
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在于农产品的加工业,和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的配套与服务企业。为什么要这么讲呢?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不仅是生活消费品,也是工业原料市场,围绕着食品、饲料、生物、能源、制药、棉纺等产业进行深加工,就会发挥出乡镇企业原料优势、市场优势。我现在讲的乡镇企业已不是传统的乡镇企业,而是按照一定区域进行联合投资的企业。
所以我这里重点讲一下农产品加工与农民组织化问题。我们知道,农村是巨大的农产品卖方市场,同时又是工业农产品的买方市场。举几个例子:农村卖出生猪,买回火腿肠;农村卖出大豆,卖回饲料和豆油;农村卖出的牛和羊,买回来的是皮鞋和毛衫;农村卖出的大米,买回来的是米酒,农村卖出的苹果,买回来的是饮料;农村卖出的玉米,买回来的是药片。我举这么多例子,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农村卖出去的东西经过加工后又让农村买回来了,这一卖一买农村就变穷了。这就是最直接的工农产品剪刀差。这差一下哪差一下,农村就差到底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资金办工厂?我们为什么不问一问,为什么农村用其市场能养活无数的工厂而自己却办不起工厂呢?无工怎么能富裕呢?农民卖给烟厂的烟3元每斤,如果抽烟丝一个人可抽2个月,但买回的卷烟是三块钱一包,仅够一天。政府讲烟厂税收大,是谁养活烟厂呢?是这些农村市场,如果这3元钱有1元钱是税金的话,按1亿农村人口抽烟计算,上缴国家和地方政府税收就是360亿元,这360亿元可以办多些烟厂?农村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加工业,是因为没有钱,这就与现在的城市一样,100人可以每个人买1户房子,没有人能建筑1栋楼,结果大家的钱都让一个建楼的挣去了。如果这100个人合作起来建房,可能会省掉30%-50%的成本。
大家都想这么办,怎么实现呢?要提高组织化,而能够促进农村组织化提高的有效手段就是发挥金融组织和金融杠杆作用。
前几年搞订单农业,价格涨了农民不卖,价格降了,企业压价不收。结果是两败俱伤。现在农产品加工需要标准化产品,但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方式,难以生产出满足质量和数量要求的农产品,这些都是明摆的问题,我们政策上采取了公司+农户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结果并没有带来双赢。我们需要破解的正是公司的社会化大生产与农户的小生产矛盾,却被简单的相加一起了。
  因此说,农村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和农业组织化过低造成的,所以发展农产品加工需要从提高农民组织着手。这样不仅能解决资金、土地、市场和劳动力问题,同时也能解决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可以不断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我在前面讲了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的原因,那么我们现在发展加工企业是否有新的优势呢?
这个优势比较明显,我们国家现在已经立法推进农民合作经济发展,谁率先带动农民组织化提高,谁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一提高农民组织化,可以完成产业资本积累。
二提高农民组织化,可以完成原料基地建设,生产出符合质量和数量要求的农产品,提高市场品牌竞争力;
三提高农民组织化,可以利用农民的买方市场来支持加工业的发展。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能否做强做大,关键是与农民合作经济相结合,形成共同利益体。现在的合作经济与80年代的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历史相似,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合作社经济将为加工业提供巨大的买方市场(是因为合作经济要联合进入市场购买),这与80年代的乡镇企业卖方市场相同,可以直接拉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受到国家政策扶持,具有政策配套优势;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可以为农户融资提供买方信贷,直接拉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提高农民组织化,发展农产品加工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建立合作工厂,用农村市场支持农民工厂的建立,围绕着加工业配套服务企业,建立起区城城镇经济,用二三产业将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实现土地制度的变迁,实现规模化经营。
三、 发展加工业需要发展金融业
上面所说的归纳起来,乡镇企业的发展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受制于农民组织化和农村金融问题困扰。而农民组织化和农村金融问题其实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这些年一个教训是研究组织化的绕开金融找出路,研究金融的多对组织化不感兴趣,结果问题一大堆无从下手解决。
农产品加工企业一个重要市场是分散的农户,如果不把农户组织起来,通过组织进行交易,这个加工企业就会无力支付与分散农户交易成本,同时农户也没有经济条件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更不会有标准化的产品。提高农民和农业组织化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必然选择。
农民组织化问题实质是农村合作金融问题,通过发展农村互助资金组织,农民就会组织起来。农民通过金融工具组织起来后,就有了联合的利益纽带和经济基础,就会形成新的生产关系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我认为农产品加工业的未来属于合作社和与合作社紧密结合形成共同利益体的加工厂,而那些看似很强很大并没有与农民组织化相联系的加工业,将随着合作社的发展,而会处于艰难生存的地步,会被崛起的合作社收购。这应是我们能够体察到的,因此要求企业家要有战略家的眼光来认真对待农民组织化问题。
那么,如何破解融资难题呢?我的想法是:发展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农村社区担保公司、发展农村信托合作社、发展农村互助保险合作社。
发展资金互助社,现在有农民自发搞的,就是只吸收社员股金并按照1:5或1:6相互融资调节余缺,很好的表达了农民诉求,这种自发的资金互助组织能够增强农民对合作的认同和文化的了解,现在梨树、公主岭等地有了较大发展。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收购基地引导和支持农民建立这样的合作社。
发展农村社区担保公司,由社会企业和自然人出资注册农村社区信用担保公司,向基地农村提供��资担保,基地农户组成互助担保合作社向担保公司缴纳担保金,这样形成银行+社区担保公司+信用担保互助社+农户运行机制。我的判断是这种运行模式在不长时间就会被大的商业银行广泛接受。
发展农村信托合作社,即通过社会投资形成集合资金信托基金用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其成员放贷。
上述金融体系建立起来后,商业银行就会主动的回归农村,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或参股现有加工业,企业就会做强做大起来。随着信贷投入的加大,互助保险也就相应发展起来。因此,发展互助金融,是提高农民组织和促进农村工业化的核心要求。

(本文是农业部在吉林农产品加工业培训会议上的发言)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