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董磊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李欣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4年第6期/《开放时代》2024年第1期。
【内容提要】同乡同业的基本特征包括经济、社会两个维度。一种同乡同业的发展是不同产业的经济发展需要与不同社会结构条件之间双向选择、形塑的结果。基于此视角,本文引入生产要素的组合模式作为中介变量,归纳出三种理想类型来区分不同个案在经济层面上的差异。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模式将对同乡间的社会支持的强度与形式提出各种要求,进而形成对乡土社会纽带的选择与形塑。作为结果,同乡同业分化出松散型、联合型、整合型三种不同的经济-社会整合形态,从而在资本化的经济浪潮下具有不同的发展前景。当同乡同业得到较好的发展时,经济上的成功既可能对乡村社会形成正反馈,使乡土社会纽带在产业运转过程中得到再强化,也可能形成负反馈,加速乡土社会纽带的消解。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可能原因是村庄共同体在传统经济时期社会结构紧密程度及其意义生产能力的差异。
【关 键 词】同乡同业/乡土社会/生产要素/理想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