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黄泽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
【文章来源】《社会》2025年第1期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访谈与观察,以“正常”为核心概念,探讨抗病毒治疗如何通过打造“正常”参与到感染者日常生活的建构中,感染者又如何通过自身的生活实践与规范对话。艾滋治理体系将打造符合医学标准的“正常身体”以保障社会安全视为首要目标,将抗病毒治疗作为针对感染者的正常化改造。为此,治理体系借助道德与法律将接受抗病毒治疗塑造为感染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为其擘画了一个“正常未来”,使得接受抗病毒治疗成为感染者自然而然的选择。然而,在接受治疗后,感染者会产生诸多“异常感”和对“正常生活”究竟为何的质疑,但为了维持治疗,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逻辑建构有别于甚至背离规范的“正常生活”。
【关 键 词】艾滋病, 正常, 日常生活, 抗病毒治疗
【基金项目】北京玉润公益基金会“玉润健康研究基金”(2019YRJK-003)
【全文链接】https://www.society.shu.edu.cn/CN/Y2025/V45/I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