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其他分支

吕朝晖 社区和谐建设的实质及其意义

2007-12-17 作者: 吕朝晖

社区和谐建设的实质及其意义

——南宁市望州南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随想

9月18日,广西南宁市召开望州南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探求和认识这一典型的思想内涵和普遍价值。此前,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已作出了向望州南社区学习的决定,显然,南宁市要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社区和谐建设工作。

  建设和谐社区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南宁市要做,全区也要做。因此,研究社区和谐建设的属性,认识其实质、价值,对于提高做好这一工作的自觉性和有效性是有意义的。

  
一、社区和谐建设的实质

  (一)社区和谐建设是社会和谐的局部建设。社区是区域性社会。区域是全局的局部,局部叠加可得全局。社区和谐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关于社区和谐建设是整个和谐建设的基础的认识是不确切的。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应该是社会的经济建设——主要是生产关系的建设。生产关系包括人与生产资料、劳动工具、人们的分配关系和相互关系。社会和谐与否,终究由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说社区和谐建设是“和谐建设在基层”可以,若说社区和谐建设是社会的和谐的基础则不准确。

  (二)社区和谐建设从本质上讲是道德建设。因为社区是以居住区域的同一为前提的,不是经济组织,不能硬性规定或者用法律条款要求大家“守望相助”,只能靠道德的良知、良心来维系,靠道德褒扬、道德谴责维持。

  (三)和谐建设是社区这一社会组织建设的综合性建设。所谓社会组织是指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社区组织、中介组织、公民志愿团体各种协会、利益团体等等。社会组织建设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小政府大社会”有重大意义。既可以对政府退出的某些领域进行管理,又可以维护、代表各自成员的利益与政府或其它部门进行协商。这实际上是使社会与国家保持一定距离,实现二者的互补。社会组织可以成为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中介,国家通过社会组织对公民进行管理,同时社会组织保护公民的正当利益不受国家侵犯,公民利益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合法、平稳表达,避免通过过激行为表达,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作为社会组织的社区,其建设包括许多方面。从大处着眼,可分为软件和硬件两大类。诸如环境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商业教育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治安建设、道德建设、制度建设等,虽说从本质上看社区和谐建设是道德建设,但要使社区臻于和谐之境,必须是各项建设全面推进,进行综合性建设。

  
二、望州南社区建设的启示

  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第一是关于价值论方面的启示。

  (一)为我们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建设要抓局部”这样一个有益的启示。这种局部就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家庭、直到每一个人。这种局部就不只是基层工厂、学校、社区、村庄,也包括国家的上层建筑,党政机关、军队、警察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部门。

  (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抓社会和谐的局部建设的典型范例,。使我们有了一个参考系——培育、建树“六种精神”;互助、榜样、关爱、团队、创新、自强。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城市如何运用典型推动社会和谐构建的经验。

  第二,望州南社区和谐建设给我们提供了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启示。

  方法论是指解决问题的办法、策论,是关于怎么办的问题,它同前面讲的第一个问题——关于社区建设的实质——概念阐释,即是什么——本体论,第二个问题的第一部分,社区和谐建设的意义,即价值方面的启示——价值论,同属理论的一般建构中三个部分的一个部分。

  对望州南社区和谐建设进行理论研讨,自然有必要进行全面探求。那么望州南社区和谐建设对我们有哪些方法论的启示呢?

  
(一)坚持不重叠原则

  什么叫不重叠,即是指社区的和谐建设不要与行政区划的同类建设复合、同一。也就是说,要保持社区和谐建设的独立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居委会作了定性:“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市社区在街道居委会区域之内,当然是居民的自治组织。顾名思义,自治组织便不同于行政组织。政府系统的行政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执行上级意图,完成交办的任务,而公民自治组织的功能则是双向的,既要协助政府完成各项任务,但同时要代表域内公民意愿,反映公民意见要求,与政府沟通,即所谓“谈判”。

  这种保持距离、不使重叠的做法有许多好处:

  第一,使社会管理适应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正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经济的多元化必定要求上层建筑与之适应,过去曾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的从中央到农村生产队、到工厂、学校、企业、街道一竿子到底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之所以要求在城乡进行社区建设,正是为了适应市场方向改革的需要,使社会管理与经济改革要求相适应。如果二者重叠,就离开了社区建设的本意,即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适应,使社会臻于和谐的宗旨。

  第二,是保持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和谐的需要。政府是社会管理者,是强势力量,而公民个人则任何时候都处于弱势,客观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总是存在利益冲突的,这就需要一个缓冲力,一个中间地带,包括社区在内的社会组织可以起这个作用。社区的设置就有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何况是社区内部的和谐建设,其意义就更大,使二者不致重叠的必要性不言自明。

  第三,二者不重叠是世界先发展国家的经验,也是我国的历史经验。从先发展起来国家的情况看,社会组织与国家的行政机构是不重叠的。在他们那里,非政府组织、中介组织、公民志愿团体、社区组织、利益团体虽然很多,能量很大,但都不是政府的行政机构的一部分,都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使社会的民主法制得到深入的贯彻,社会管理更为有序。我国古代的民间社区组织与政府机构也不总是重叠的。民国以远,社会自治组织首称家族、宗族、祠堂,举凡有一定之规,多所约束;再则聚落,即自然村,一般都设有神社,祭祀社神,俗称社公庙,供俸一方土地司农之神,春秋两季皆有宴集。在城市则有城隍,是城区方土之神,也有定期的祭典。村社、城隍组织也讨论各处理公众事宜,且立有团规,规范人众,不存在与官府的行政隶属关系。到了清末,民间社会组织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型,城市纷纷成立商会,缙绅则要求实行地方自治,这种不与行政机构重叠的社会组织代表一方民人支应突发事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民初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那时,尽管“城头变幻大王旗”,政府一次又一次更迭,而社会相对稳定,起码不至离散,这就是社会组织与行政机构分置不使重叠的好处。

  
(二)坚持仁爱原则

  仁与爱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本来是相同相近的概念,所谓“仁者爱人”,讲的就是两者的同一关系。但并不完全等同,仁有强者关爱弱者的意思,而爱则是不分强弱贵贱的,不居高临下。不管如何,仁爱即爱他人。这里为什么要提出要以仁爱作为社区和谐建设的原则呢?

  第一,因为社区和谐建设是道德建设,这在前面已经说过,城市社区是以居住的接近性为特征的人群的共同体,不是生产组织,人们的共同纽带是安居。安居就有个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不仅要守法,还要有人文关怀,守望相助,这就要靠道德来维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和谐建设的本质是道德建设。道德的核心是什么呢?道德的核心是爱,是无私奉献。我们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精神加以提倡,要求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本质是提倡爱,爱社会、爱他人。

  这里提出一个值得注意或者可以商讨的问题,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区和谐建设的口号是否恰当的问题。我认为这个口号不合乎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精神,更不合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因为其落脚点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为了“人人为我”,出发点是自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有私心原可厚非,何况我们正在利用人们的私心、牟利心促进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不过这是从政府和法律的层面所作的考虑,而这里讲的是道德建设问题,理当别论。道德是高尚的,是爱他人,是无私奉献。作为社区道德建设的口号、方针,强调自私就离开了本意。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口号也不合乎中国传统道德的要求。《古文观止》收了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的一些文章,其中有一篇叫《原道》,他解释的仁义道德就很可以给人以启发。他说,什么叫“仁义道德”呢?“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这是什么意思?是说广泛地爱大众、爱他人就是仁,行而宜之,做得恰当,爱那些应该爱的人就是义。这些话很有水平,当时就已经把爱的范围作了界定,要求人们不要爱坏人,诸如东廊先生爱中山狼就属非宜。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像这样广泛地爱他人,爱得恰当,一直做下去,不是做一件,而长期做,把爱的思想渗透到各个方面,形成习惯、规律就是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烦劳、麻烦他人,就是德。这个关于道德的概念解释得十分全面。既确定了道德的本质属性——爱,又划定了范围——宜,还指出了道德的另一些重要属性:连续性、渗透性、习惯性。这是就道德主体对外而言的,同时提出了关于道德秉持者个人的内在要求——足乎己无待于外,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干扰、烦劳社会。

  韩愈的这一解释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本质认识的最高水平,所强调的是利他,而不是自私。所以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建设口号可以不提。

  
(三)经济优先原则

  所谓经济优先,是指社区和谐建设有赖于经济发展,要以经济作后盾、作依靠。

  其理由,第一,社区和谐的基础在于经济发展的程度。如果有人连饭吃不上就可能发生偷盗,就可能要卖房子。个别人不要紧,多数如此,社会就不得安宁。

  第二,社区和谐的根本在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和谐。生产关系是人们的经济关系,如果生产关系不和谐,作为区域性社会和社会的基本单元的社区是不会和谐的。这就要求我们跳出社区和谐建设抓社区和谐建设。当前最要紧的是调整人们的分配关系和相互关系,使分配不至过于悬殊,不至“富者一席酒,穷人半年粮”,要把将近突破0.5的基尼系数降下来。

(责任编辑:郑光魁)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