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其他分支

杨凤岗 林巧薇: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型

2007-05-24 作者: 杨凤岗,林巧薇

            杨凤岗博士谈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型

2002
1212日,美国普渡大学社会学系(Purdue University) 杨凤岗教授到我所访问讲学,并在宗教学研究所会议室与我所师生座谈。座谈会由陈建明教授主持,李刚所长及各位学者、研究生与会交流。杨凤岗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宗教社会学、北美华人宗教等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了一 系列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在主题发言中,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目前美国宗教学术的研究前沿、北美华人社区中的宗教状况,随后就国内学者感兴趣的问题回答了大家的提问。杨凤岗教授指出,在宗教学研究的漫长的历史中,科学的宗教学是在过去一、二十年才成熟起来的。伴随科学的宗教学的成熟,一个社会科学范式的转变逐渐形成,宗教学的一场革命开始出现了。教授的发言旨在叙述这场革命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也向我们阐述这个科学的宗教学与旧的范式的主要区别所在。杨凤岗教授界定和区分了西方在宗教研究的发展中神学的人文的科学的三大进路。指出科学的宗教学使用实证的方法,收集实证的数据和材料,并且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科学的理论来理解宗教现象以及宗教与社会其他方面的互动关系。科学 的宗教研究使用的是实证的方法(包括量化的和质化的研究),测试的是科学的假说,得出的是可以被进一步证实或证伪的结论。科学的宗教学具有高度客观性的特色。宗教的社会科 学研究包括了宗教心理学、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政治学、宗教经济学、宗教历史学等分支学科。他指出,西方社会科学对待宗教的关系,经历了一个过程,早期是决裂与批判,后来是漠视 与忽略,直到最近才真正摆脱了其原始偏见和成见,开始对于宗教做出心平气和的、客观公允的研究。社会科学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奠基人如孔德、涂尔干、韦 伯都对于宗教给予很多论述,但是基本上都是对于宗教进行批判和攻击的,也一致预言宗教 必将在现代化过程中走向衰落、直至最终消亡。宗教世俗化理论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宗教学术研究辩论的主要理论问题。


二十世纪社会科学的发展在实证研究方法方面的日趋完善化,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o bert Merton, 1910- )提出应该把着眼点放在中层理论(middle-range theories),使得社会实证调查研究得以广泛开展起来。教授建议,科学的宗教学要在中国社会中开展,也要以实证调查研究为主。此后,美国教会内部研究人员也越来越重视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对教会自身进行实证研究。 同时,一批有宗教信仰的社会学家组织起自己的团体以便提供相互的支持和学术性交流。比如,宗教社会学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出版学会刊 物(《Sociological Analysis, then Sociology of Religion》);科学研究宗教 学会”(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出版《科学研究宗教学刊》(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这些学会和刊物成为科学宗教学的主 要阵地。随着科学宗教学的迅速发展,1994年,美国社会学会内终于增设了宗教社会 学分会可以看到,在经过了大约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科学的宗教学终于走向成熟,1993年,伊利 诺大学社会学教授沃纳(R. Stephen Warner)在《美国社会学刊》(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上发表文章,总结了实证研究之发现与旧范式之预设的不协调和矛盾,以及新的理论探索的日趋成熟,第一次宣告了宗教社会科学新范式的浮现。关于科学的宗教学新范 式的讨论立即成为宗教学术的一个焦点。一次社会科学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一场 社会科学的革命已经出现。

     
杨凤岗教授总结了华盛顿大学的斯达克(Rodney Stark)教授的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 hoice theory),向我们阐述了科学的宗教学新旧范式的主要对立所在。指出,

(一)旧范 式断言宗教是错谬的和有害的,新范式则认定宗教行为主要是理性的。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宗教事实上有助于身心健康。宗教的功能是多重的,而不都是消极破坏的。

(二)旧范 式预言宗教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注定要衰落直至消亡,新范式则指出宗教变化同现代化没 有必然的联系。大量实证数据显示宗教信仰和参与在欧美社会没有走向衰落,而是相当稳定,甚至在美国有显著增长。在欧美以外的社会,在其现代化过程中,也出现很多的宗教复兴 。时至今日,宗教世俗化论题可以说已经被彻底推翻。新范式承认宗教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起伏变化,而某一特定宗教会衰落甚至消失,但是认为没有一个关于所有宗教的单方向的必 然趋势。(三)旧范式把宗教当作其他东西的附带现象,把宗教对于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正面影响归约为宗教之外的那个所谓实质(人的属性、社会、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等)所带来的 影响。新范式则既承认不同社会因素对于宗教现象的影响,又把宗教现象当作有其自身本质的宗教存在。比如说,信仰本身就会对于个体行为和社会产生直接影响,而不一定要通过其 他的东西间接地显示其影响。

(四)旧范式把宗教当成心理现象,即把宗教看成是属于个人 的,不同心理性格的人对宗教有不同的接纳。新范式则把宗教当作社会现象,是属于社会的 或社会群体的。新范式的标志之一就是强调宗教的社会属性,强调宗教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而不仅仅是不同个体的心理差异之结果。

(五)旧范式认定宗教多元性有损宗教自身发展 ,认为宗教的辉煌时期是一个宗教的垄断时期,而把近现代的宗教多元局面当作非常态,当 作一切宗教共同走向消亡的一个过渡阶段。新范式则认为宗教多元性会带来宗教总体的兴盛,而宗教多元性才应该是常态。我们看到,在宗教非常多元的美国,宗教参与率很高,而在 宗教一元的社会中对于制度化的宗教参与率相对要低。越来越多的实证数据清楚地说明宗教多元性与宗教参与是成正比的。

新范式不是从主观的立场引申出来的信条和意见,而是把宗教当作一个客观的研究对象而对 待的,是以大量累积起来的实证研究数据为根据的。作为新范式,它不是一种理论,而是容纳了不同的理论立场。

杨凤岗教授最后总结说,科学的宗教学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漫长过程才使得其最终成为可能的。客观性和实证性是科学的宗教学的根本特征。他认为,教内教外学者,超越自身各 自信仰的界限,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宗教现象,是非常必要的。科学的宗教学已经成熟,它正在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迈向主流。中国的宗教学研究正在起步阶段,了解欧美 学界的研究状况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愿科学的宗教学也能在汉语学术圈中得到开展。(责任编辑:曦和)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