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分层

社会阶层定位的主观感知模式——基于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的解释

2022-11-23 作者: 周扬


内容提要: 本文借助社会阶层心理学的分析视角,探讨社会阶层定位如何系统地影响人们感知与评价自我、他人与社会的方式,从而塑造主观感知模式。本文指出,社会阶层定位存在客观与主观两重内涵,强调主观阶层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由于主客观阶层间存在普遍不一致性,客观阶层无法替代主观阶层来解释主观感知等特定社会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社会认知视角下的社会阶层理论,提出社会阶层塑造主观感知的基本分析框架:首先,静态的阶层定位对主观感知与评价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主观阶层定位的解释力远高于客观阶层;其次,动态的阶层流动带来预期、经历与局部参照三种调整校正机制,进一步影响主观感知模式的形成。笔者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五期数据对这一分析框架进行了实证检验。这一系统分析主观分层现象的解释框架,有助于弥补结构决定论分析主观感知与评价时解释力不足的局限性,同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当前社会中主观层面涉及的诸多不平等现象。

关键词:主客观阶层;阶层认知倾向;阶层定位校正机制;主观感知模式

作者简介:周扬,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社会生活中一个常见的说法是,“位置决定想法”,即人们的社会地位决定其意识。但现实世界中常常可以观察到与此相悖的现象,例如,优势阶层不一定感到幸福,劣势群体也不一定觉得社会不公平(刘欣、胡安宁,2016;怀默霆,2009;李骏、吴晓刚,2012;马磊、刘欣,2010)。主观感受和态度似乎因人而异。那么,社会阶层地位是否会塑造规律性的心理认知倾向,从而系统地影响人们对自我、他人、社会三个认知领域的感受、态度和评价?既有研究表明,社会阶层地位既包括客观阶层地位,也包括主观阶层认同(李春玲,2004;王春光、李炜,2002),且两者间并不总是一致的(范晓光、陈云松,2015)。由此引出了进一步的问题:主客观社会阶层如何系统且有差异地影响人们的感受、态度与评价?

本文使用“主观感知模式”来分析与解释个体在自我、与他人关系、社会三个基本认知领域做出的逻辑一致的感受、态度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供一个从社会阶层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主观层面分层后果的解释框架,用以探讨社会阶层定位特别是主观阶层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体的主观感知模式,并使用2010—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期改进结构决定论在分析主观感知与评价时解释力不足的局限。


一、主客观阶层地位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讨论

(一)社会阶层的双重内涵与主客观阶层的不一致现象

关于社会阶层地位的论述,从古典社会学理论到现代、后现代理论,一直存在着客观定位和主观认同两重内涵(Jackman & Jackman,1973),即包括以客观指标界定的社会阶层和以自我评价与认同界定的主观社会阶层。马克思理论主张客观结构决定论,强调不同利益群体身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客观经济地位,主观阶级意识由此产生,而个体的主观阶级认同是群体阶级意识产生的前提。但马克思也指出了阶级定位不仅取决于客观状况,还受到与其他阶级相比较的影响(刘欣,2002)。韦伯则强调社会阶层地位存在收入、声望、权力三个维度,客观市场地位与依据声望划分的身份群体可能存在不一致性(Weber,1978)。这种多维标准意味着客观地位可能与个体主观判断的地位存在错位。韦伯提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活动与社会地位有关,但其仍主要强调阶层的客观方面,并没有特别关注个人的主观阶层判断。布迪厄的理论有别于古典社会学家对社会阶层地位客观性的偏爱,特别关注主观性的阶层认同对阶层的塑造。布迪厄强调,除了经济资本、政治资本等客观指标,一定社会阶层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语言、行为会带有特定倾向,表现为“符号资本”。生活方式、消费、文化、品位等符号元素在各阶层之间形成明显的“区隔”,惯习产生的过程就是阶层形成的过程(布迪厄、华康德,1998)。后现代社会学家福柯则进一步解构阶层的客观实在性,指出人们可以通过话语来形塑出与客观实在并不相同的一种思想话语结构,着重强调了阶层结构的主观层面(王春光、李炜,2002)。在古典到现代以至后现代理论的演变过程中,社会阶层的主观定位逐渐得到社会学家的重视并被着以更多的笔墨进行讨论。

对于宏观社会来说,“一个社会既存在社会阶层的客观实在,又存在社会阶层的主观建构”(王春光、李炜,2002);对于微观个体来说,社会阶层反映个体承载的两重内涵,既综合体现了个体所拥有的客观社会经济资源,又综合反映了自己对所处社会等级的主观定位。基于此,既有研究进一步指出,主客观阶层定位间存在普遍的不一致性,即客观阶层定位无法替代主观阶层定位,我们不能将两者混同为个体或群体的同一个特征。这些研究发现,社会地位认同具有社会情境性,主客观阶层认同偏差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和显著性,主观阶层地位虽受客观阶层地位影响,但与客观阶层地位之间只有中等强度相关。这一结论在不同国家和社会中均得到了验证(Hodge & Treiman,1968;Hout,2008;Kraus & Keltner,2009;范晓光、陈云松,2015;黄超,2020)。

(二)主观阶层定位

主观阶层定位是个体对于自身所处社会等级的主观评价。虽然分层文献中已有关于社会阶层的主客观双重内涵的细致讨论,但长期以来,社会分层与流动领域中的经验研究主要关注社会客观结构与客观社会阶层的分布及影响,对与社会阶层相关的社会心理结构和认知倾向差异关注较少。文献中对客观阶层的研究偏重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客观层面的分层状况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结构地位决定论为众多经验现象与社会事实提供了基础性解释(马克思,1995),如家庭背景体现出的客观结构地位有助于解释客观的教育获得(Blau & Duncan,1967);其次,客观结构对探讨主观层面的分层后果,如公平感,通常有一定的解释力(马磊、刘欣,2010)。因此,社会阶层背后的认知心理差异在文献中常常被简化处理或不予关注。然而许多研究显示,当研究问题涉及反映个体心理过程的主观感知变量时,客观社会结构与个体的客观阶层地位带来的解释力往往差强人意(Hodge & Treiman,1968;胡小勇等,2014)。忽略主观阶层定位,绕开个体的心理特质和认知倾向的解释可能是不充分甚至是无效的(胡安宁,2019)。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社会阶层的主观层面纳入理论分析框架之中。


二、主客观社会阶层对主观感知模式的塑造机制

在这一部分,笔者提出探讨“位置如何决定想法”的理论分析框架——主客观社会阶层对主观感知模式的塑造的两个层次:(1)从社会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静态的主客观阶层定位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塑造主观感知模式;(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动态的阶层流动感知参与这一塑造过程的其他社会心理机制。

(一)社会认知视角下阶层定位对主观感知的影响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社会阶层理论提出,客观物质资源和环境与主观感知到的社会地位差异导致个体对自身产生高低梯度不同的主观阶层定位,带来个体的阶层地位认知差异(Kraus et al.,2012;Kraus et al.,2013)。该理论认为,社会阶层具有客观和主观双重性,但强调社会阶层的主观定位对认知模式的塑造作用。其中,主观阶层定位是指个体以感知到的相对等级位置为核心、在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时产生的自我定位与认同。同一阶层中的人们由于共享的经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认知倾向。不同主观阶层定位的人存在着不同的社会认知倾向和归因方式,而认知倾向上的差异进一步影响其感知与评价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方式。克劳斯等系统总结了社会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阶层理论,强调主观阶层地位不同的群体具有差异化的社会认知倾向(Kraus et al.,2012)。客观物质资源与主观感知到的社会等级差异导致了个体间高低不同的自我阶层定位:主观阶层定位越高,越倾向于采取唯我主义(solipsism)认知视角;主观阶层定位越低,则越倾向于采取情境主义(contextualism)认知视角(见图1)。

图1  社会阶层定位的不同认知模式

具体来讲,较高社会阶层群体由于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并感知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可以较为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其面临的社会环境或条件主要是相对充裕的资源、更多的选择与更少的限制。长期浸染在这种社会化环境中的高社会阶层群体会形成唯我主义的社会认知倾向,其特征是威胁敏感性低、自我控制感高、倾向于内部归因,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个体内部因素(如性格、能力、努力、目标、情绪等)的影响。因此,拥有较高主观阶层定位的群体对自我、他人与社会的评价相对积极。与之相反,较低社会阶层群体由于长期处于客观物质资源缺乏的社会化环境中,感知到自身的低社会等级和面临的各种限制与不确定性,行为受限,对外部的依赖更多,形成了情境主义的社会认知倾向,其特征是威胁敏感性高、自我控制感低、倾向于外部环境归因,寻求情境性(如环境、制度、结构等)的解释,对自我、他人与社会的评价从而也相对消极(Kraus et al.,2012;胡小勇等,2014;郭永玉等,2015)。简言之,不同社会阶层群体拥有不同的认知倾向,而不同的认知倾向将进一步带来差异性的主观感知后果,形塑着个体对态度与感受的判断(见图1右侧)。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社会阶层理论尤其强调等级视角(Kraus et al.,2013),即个体通过与别人进行比较而形成对自己在社会层级中等级排名的感受和认识,强调社会阶层地位的主观排序。在这一研究进路下,学者们通常使用麦克阿瑟主观社会地位量表(the MacArthur Scale of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简称为麦克阿瑟量表)对主观社会地位进行测量。麦克阿瑟量表是一个10级阶梯量表,不同的阶梯等级代表了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所处的位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研究者向受访者展示一个10级的阶层梯子(见图1中部),并告知阶梯越高表示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等级越高,以启动个体的社会阶层认知的心理过程,从而测量他们自身的主观社会阶层地位,以期发现个体在不同认知倾向下态度、感受与评价上的系统性差异。

总结主客观阶层定位塑造的主观感知模式,基于既有研究发现,社会阶层的主客观定位之间存在普遍且显著的偏差,因此,主客观阶层的主观感知后果也并不相同。根据结构决定论的讨论,客观社会阶层对个体的主观感知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社会阶层认知理论认为,由于主观感知受个体的潜在心理特质和认知倾向影响,主观阶层定位对自我、他人与社会感知和评价的影响更大。比较结构决定论和社会阶层认知理论对于主观感知模式的分析,既有研究表明,客观结构决定论对于主观分层现象的解释存在矛盾性结果;另由于个体对自我、他人与社会做出的系统性感受和评价受其所拥有的认知倾向影响,因此,本文预期,主观阶层地位对主观感知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第一组假设,检验主观和客观性的阶层定位对主观感知模式的影响。

假设1a:基于结构决定论,客观社会阶层对感知后果的影响作用大于主观阶层地位。

假设1b:基于社会阶层认知理论,主观阶层定位对感知后果的塑造作用大于客观社会阶层。

(二)影响主观感知模式的阶层定位校正机制:预期、经历与局部参照

社会阶层认知理论强调社会阶层的主观定位及其背后反映的相对稳定的认知倾向。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不同主观阶层定位的群体会形成较为稳定地看待自我、他人、社会的感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对客观结构决定论无法有效解释主观感知模式进行理论解释上的补充和修正。一般来讲,主观感知的相对稳定性低于主观阶层定位(胡安宁,2019)。因此在实践中,仍有可能出现主观阶层定位与感知后果不相吻合的情形,如一些主观社会地位高的人仍然感觉不幸福并觉得社会不公平,等等。这意味着,个体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的其他机制对主观感知后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除了静态阶层定位的一般性塑造作用外,阶层定位的动态方面——阶层流动——会进一步调整阶层定位对主观感知的影响。社会学有关文献为本文提供了有益的线索。下面笔者根据相关理论提炼出三种影响主观感知模式的阶层定位校正机制:预期、经历、局部参照。

第一,预期机制。主观感知状况不仅是拥有不同主观阶层定位的人们对现状的感受和评价,还受到人们心理期望的影响。预期机制强调,个体对未来发生阶层流动的预期会影响当前的主观感知评价。默顿(2008)提出“预期社会化”概念,指出人们会预先习得预期的社会价值观、自我概念和角色规范。经济学家赫希曼曾针对社会收入不平等扩大如何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问题提出“隧道效应”理论,指出尽管人们会观察到较高程度的不平等,但当看到别人收入增加时,个体可能会对自己未来的状况产生更好的预期,从而非但不会降低幸福感水平,反而可能提高主观幸福感(Hirschman & Rothschild,1973)。这意味着,预期机制会对当前主观阶层地位进行调节,从而带来不同的感知后果。如果个体在既定主观阶层定位下,预期到未来能够实现向上流动,则会预先习得更高阶层的认知倾向,表现出更加积极的自我控制感,从而更加积极地认知自我、他人与社会。

第二,经历机制。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有很大的影响(班杜拉,2015)。布迪厄同样强调阶层轨迹的变化会内化到阶层关系中,从而影响心理结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向上流动轨迹带来积极评价,向下流动轨迹带来消极评价(布尔迪厄,2015)。即便个体当前的主观阶层定位较低,如果他/她经历过向上流动的阶层轨迹,也有助于其通过社会学习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并倾向于内部归因。因此,过去的阶层流动经历同样会对当前主观阶层地位进行调节,从而影响个体当前的主观感知评价。

第三,局部参照机制。个体在评价自我、他人与社会而形成主观感知时,往往会参照局部环境。局部参照机制强调的是个体感受到的横向阶层流动对当前主观感知的调节作用。社会比较理论指出,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人们选择的参照对象不同,对客观条件的认知与态度也不尽相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Festinger,1954)。由于人们通常处于有限的社会关系中,对日常生活的局部小环境有更深的认识,在参照群体可及性的约束下,人们更倾向于参照局部情境进行比较(黄超,2020;默顿,2008)。在局部参照机制作用下,无论个体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客观位置以及主观认同自己处于何种位置,当他/她认为自己在局部情境中的状况相对较差时,就会将自己置于弱势的位置,低估自我控制感,甚至产生相对剥夺感(刘欣,2002),从而消极地认知自我、他人和社会。而个体如果在小环境中认为自己情况较好,即使实际状况糟糕,仍然可能产生积极的主观认知模式。

以上讨论的三种校正机制,为研究社会阶层定位与主观感知间的关系提供了进一步改进建模的思路和具体可辨的研究空间,从动态的阶层流动角度提出了影响主观感知的其他社会心理过程与机制。基于此,本文提出第二组研究假设。

假设2a(预期机制假设):个体的向上流动预期越高,其对自我、他人与社会的主观感知的正向作用越大。

假设2b(经历机制假设):个体经历过越大程度的向上流动,其对自我、他人与社会的主观感知的正向作用越大。

假设2c(局部参照假设):个体参照局部环境,认为自己的相对情况越好,其对自我、他人与社会的主观感知的正向作用越大。

综上,预期、经历与局部参照三种机制,是通过对个体当前主观定位的社会阶层进行调节,校正社会阶层认知倾向中情境主义与唯我主义连续谱中的位置,从而影响主观感知后果。三种机制均是通过“比较”来发生作用的:预期机制来自个体自己的现状与未来的比较,经历机制来自现状与过去的比较,二者均为纵向比较,而局部参照则是个体在自身可及的社会情境下进行的横向比较。这三种调整校正机制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或仅涉及其中的某一两种(刘欣,2002;陈云松、范晓光,2016;马磊、刘欣,2010),或仅简单作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而非深入讨论的重点(刘欣、胡安宁,2016)。本研究的推进之处是将其纳入社会阶层认知视角下主观感知模式塑造的分析框架中,并强调这三种机制可能同时发挥作用。这既弥补了既有文献讨论的不足,也增加了本文讨论的系统性,并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三、数据、变量与方法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五期横截面调查(CGSS2010、CGSS2011、CGSS2012、CGSS2013、CGSS2015)。CGSS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实施的综合性社会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概率抽样方法,数据具有全国代表性。本研究所用信息主要集中于CGSS的核心模块,其调查问题在五期横截面调查中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将五期调查样本进行有效整合。研究对象限定为18~60岁劳动力群体,经过数据清理,最终得到34300个样本。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探讨主客观阶层定位的主观感知后果,因变量为主观感知变量,反映个体在自我、与他人关系、社会三个社会认知领域中的感知与评价。对自我的主观感知评价包括主观幸福感、主观健康与心理抑郁情况,反映了个体对自我范畴下的社会生活、状态与行为的主观评价;对他人与社会的评价与感知包括社会友好感、社会信任感与社会公平感,反映了个体对自我之外的人际交往、社会关系与社会过程的主观评价。结合数据提供的相关信息,本文将因变量操作化为一组二分变量,具体的问题表述与因变量的分布情况详见表1。

本文的核心自变量为主观社会阶层定位。五期CGSS调查均采用麦克阿瑟量表收集受访者的主观阶层定位,得分为1~10分。另一关键自变量为客观阶层地位。学界通常使用不同的客观指标来衡量客观社会阶层。本文基于既有研究传统和数据可得性,整合了受访者职业特征与收入两方面信息,经极值标准化得到与主观阶层定位同一量纲的变量——客观社会阶层定位,得分同样为1~10分。这样操作化的好处在于纳入了多种客观社会资源与特征来表征客观社会地位,同时主客观阶层变量的测量单位相同,也便于在模型中比较两个变量对主观感知影响作用的相对大小。

对于影响主观感知模式的三种调整校正机制的检验,本文使用CGSS中的三道题进行变量的构建。预期机制所对应的调查问题为“您认为您10年后将会在哪个等级上”,预期变量操作化为10年后所在阶层与当前阶层定位之差;经历机制对应的问题为“您认为您10年前在哪个等级上”,经历变量操作化为当前阶层定位与10年前所在阶层之差。两个变量取值范围为[-9,9],数值越大,分别代表向上流动预期越大、经历的向上流动程度越大。局部参照机制对应的问题为“您家的家庭经济状况在所在地属于哪一档”,操作化为“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处于当地平均水平”和“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三分类变量。

其他控制变量包括居住地(城镇=1)、性别(男性=1)、年龄、户口(非农=1)、受教育年限、所在省份、调查年份。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详见表2。

本文所用的统计模型为Logit模型。


四、数据结果

(一)主客观阶层定位的分布特征

既有研究表明,主客观阶层定位之间存在普遍的认同偏差(范晓光、陈云松,2015)。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得到了类似的发现。图2直观地展示了主客观阶层分布上的差异。首先,从客观阶层地位的分布特征来看,第四层级(得分为4)上分布的群体所占比重最高,超过30%;第五层级上分布的群体所占比重次高,超过20%。客观社会阶层的分布总体趋于“洋葱型”,即中层以下群体的分布高于中层以上,同时最高层级群体的分布比重低于最低层级群体。其次,从主观阶层定位的分布特征来看,第五层级上分布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群体,所占比重最高;整体呈比较明显的“趋中型”分布。最后,同时考察主观与客观阶层定位可以发现,主客观阶层分布存在明显错位,客观阶层地位高的群体具有比较明显的认同下偏趋势,而只要客观阶层不是偏低的层级,即第三层级及以下,有相当比重的群体对自己的主观阶层定位趋近于中层位置。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客观阶层地位之间存在显著的弱相关(相关系数为0.14)。

(二)社会阶层定位的主观感知模式

由上文分析可知,主客观阶层之间存在显著但有限的相关性,这与既有研究结论相吻合(Hodge & Treiman,1968)。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在承认和强调社会阶层地位的客观性的同时,不应忽略主观阶层地位的存在,且这种研究存在的必要性正是建立在主客观阶层地位差异的基础上,也是讨论社会阶层具有主客观两重内涵的起点。下面从实证检验的角度进一步分析社会阶层的主客观双重内涵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主观感知模式的系统性影响与塑造。表3展示的是主客观社会阶层分别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体对社会、他人与自我的六种主观感知与评价。Panel A是客观阶层地位模型,Panel B为主观阶层定位模型,Panel C为全模型。对比Panel A和Panel B的结果可见,客观阶层地位对主观感受的影响效应大大低于主观阶层定位,甚至对社会友好感和心理抑郁程度没有显著影响,而主观阶层定位则显著影响六种主观感受。进一步地,当同时加入客观阶层地位、主观阶层定位和阶层地位校正机制的相关变量来考察全模型(Panel C)的结果时,客观阶层地位的影响效应大大减弱,但主观阶层定位的影响程度则下降非常小。

下面聚焦于表3中的全模型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首先,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主观阶层对六种主观感知结果均具有显著影响。个体的主观阶层定位越高,对自我、他人与社会的主观评价的正向作用越大。其次,客观阶层地位对个体不同方面的主观感知评价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客观社会阶层可以显著地正向影响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感、主观幸福感,但对于社会友好性评价与自己的心理健康评价方面无显著影响。最后,在比较主客观社会阶层对不同主观感知评价的影响作用大小时,可以发现在各个主观感知指标上,主观阶层地位的作用均大于客观阶层。特别地,模型中同时纳入主客观阶层后,客观阶层对社会友好感和自评抑郁程度的影响均不显著,这一发现凸显了主观阶层定位的独立影响。因此,在假设1a与假设1b这组假设中,数据结果支持假设1b,即主观阶层对主观感知的影响更大,而客观阶层的作用相对有限,甚至存在无显著影响的情况。

进一步考察预期、经历与局部参照的三种机制是否进一步调节主观感知。这三个变量也涉及主观地位的影响,因为模型中的向上流动预期与向上流动经历两个变量均是通过与主观阶层地位相比较而建构的,它们在模型中的意义是起调节作用。局部参照变量在模型中作为虚拟变量,以处于当地平均水平为基准组,比较低于或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对主观感知的影响,在实证意义上仍然反映了个体对主观阶层评价的调整与校正。

这三种机制的影响不尽相同。首先,拥有向上流动的预期会显著提高感知社会公平的发生比,也会提高主观幸福感、自评健康并降低心理抑郁发生的可能性;但这一预期并未增加个人对他人的信任度或友好性评价的概率,这可能是由于预期机制更加适用于评价与自我相关的感受和态度,因此未能在评价与他人相关的变量上发挥显著作用。其次,拥有向上流动的经历会显著提高社会公平感、信任感与个体幸福感的积极评价,但这种流动经历并未对社会友好性与个体身心健康方面的评价产生显著影响,这意味着经历机制对于客观性相对更高的自评健康类主观变量的解释力比较有限。最后,相较于认为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群体而言,认为自己低于平均水平对感知社会、他人与自我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相反,认为自己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则会显著提高社会公平感等主观评价,但对社会是否公平、他人是否友好和自身是否抑郁的感知无显著影响,这可能是认为自己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群体所占比重太低造成的。

(三)辅助分析:主客观阶层定位对感知结果影响的相对效应

由相关分析得到,主客观地位之间存在低于0.2的相关性,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主客观阶层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对方的影响?这一评估可以侧面验证主观阶层对主观感知变量的重要作用。为此,本小节借助KHB模型(Kohler et al.,2011)进一步回答:在以上的主观感知变量中,主观阶层与客观阶层分别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对方的影响,即传递多大的间接效应比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KHB模型不是关心中介效应。在本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中,主观阶层不是一种中介机制。

表4的分析结果显示,首先,客观阶层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主观阶层进行解释和传递,在各个感知结果变量上均呈现显著影响,且效应传递比很高,在5%~47%之间。反之,客观阶层仅可以解释主观阶层影响的1%左右,且在社会友好感、主观健康和心理抑郁感这三个结果变量上并不显著。在估计社会信任感的影响因素时,客观阶层对主观阶层产生的间接效应最大,传递的效应比达到3%,然而这一影响程度仍然有限。这意味着,在探讨社会阶层定位对主观感知模式的影响时,客观阶层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主观阶层所解释,而主观阶层则更为独立地影响主观感知后果,客观阶层对主观阶层的效应传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结果再次表明,在塑造主观感知模式时,个体的主观阶层地位存在着不可忽视且无法用客观阶层地位替代的重要作用。


五、总结与讨论

“位置如何决定想法?”这一通俗表达可以转化为学术问题,即社会阶层地位如何塑造主观感知模式。针对这一问题,客观结构决定论的解释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学者从不同层面尝试做出新的解释,如局部比较论或地位认同的社会情境性解释,又如针对收入公平感知的新制度主义解释(刘欣、胡安宁,2016;马磊、刘欣,2010),等等。这些解释通常针对某一类主观评价或感知(如公平感、幸福感),为弥补结构决定论解释力不足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不过,这些机制性解释通常会面临适用边界不明确或解释力不稳健的问题,而且难以推广至其他类型的主观态度感知上,从而无法成为对主观感知模式的基本且有效的系统性解释。本文借助社会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理论,提出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框架,从两个层次解释社会阶层定位对主观感知模式的塑造过程。

社会阶层具有主客观两重内涵。结构决定论在解释个体的主观态度和感知评价时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观认同下的社会阶层地位与客观结构中的实际位置通常存在错位。而强调主观阶层定位的必要性和意义正是在于主客观阶层之间存在普遍偏差和不一致性,以至于客观阶层定位无法在理论建模过程中替代主观阶层定位。当我们忽略这种不一致性时,将会给解释特定社会分层现象带来困难。

基于社会阶层的主客观两重内涵,我们可以进而讨论主客观阶层定位所带来的分层意义上的心理认知后果——对主观感知模式的系统性塑造。主观感知后果的形成涉及个体的心理特质,为此本文引入社会阶层心理学的认知倾向理论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客观物质资源和主观感知的社会地位差异导致个体形成对自身所处不同梯度的阶层定位,表现为主观阶层定位,而不同的主观阶层定位的群体拥有系统而差异化的社会认知倾向,影响其感知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方式,从而在主观感知后果上形成差异化模式(Kraus et al.,2012,2013)。高低阶层间存在从唯我主义到情境主义的认知倾向和思维模式的区别。静态阶层定位在塑造主观感知模式时,一方面表现在阶层定位越高,越会对自我、他人与社会产生积极的态度、感知和评价;另一方面表现在主观阶层定位的影响远大于客观阶层定位。这是社会阶层定位影响主观感知的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则是动态的阶层流动对主观感知模式的调整校正作用,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社会流动预期、社会流动经历和局部参照三种机制。在静态的主观阶层影响的基础上,这三种机制是进一步联合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机制,通过影响社会认知倾向来系统性调整个体的主观感知。因此,通俗地总结就是,当我们讨论“位置”如何影响“想法”时,需要综合分析静态位置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两个方面,以及动态位置的流动与变化,单一的客观结构决定论或局部比较论等其他补充性机制在解释力上都有缺憾。

本文借助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系统分析了社会阶层定位对主观感知模式的塑造过程,弥补了结构决定论解释主观感知与评价时解释力不足的局限,同时提供了一个分析多种主观分层现象的系统性解释框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前社会中主观层面涉及的诸多不平等现象,如幸福感的阶层分化、获得感的阶层差异等。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讨论的主观阶层定位对于主观感知模式的塑造作用,属于“主观变量解释主观变量”的分析进路。这种分析进路存在“混淆偏误”的方法论争论,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均是个体的内在心理特质(胡安宁,2019)。但在本文提出的社会阶层认知心理学理论框架下,这种内在心理特质恰恰是稳定的社会性构建,即主观阶层定位背后是社会化基础上的认知倾向,这些不同的认知倾向塑造了差异化的主观感知模式。希望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改进本文提出的解释框架,推进有关主观社会分层领域的研究探索。


(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全文详见《社会学评论》2022年第5期)

0
热门文章 HOT NEWS